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牛頓,一個在近代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數百年來,其「科學巨人」、「神聖理性主義者」、「理性化身」的形象被牢固樹立且廣泛流傳。今天英國流通的1英鎊紙幣的背面圖案就是伊薩克·牛頓的頭像。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版發行。1704年,《光學》出版。伴隨兩本科學巨著的面世,牛頓正式確立了自己在科學史的重要地位。牛頓在數學、物理學、光學等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不僅為後世所銘記,當時的英國社會也對此大加讚揚。牛頓去世時,英國政府在先賢祠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當時的詩人蒲柏用詩歌贊道:「自然與自然規律隱匿於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於是一切都變得光明。」


幾百年來,伊薩克·牛頓一直被視為科學家的典範。但到了20世紀,隨著牛頓生前的大批手稿被拍賣、研究,一個不為人熟知的牛頓形象開始被大眾所了解。在這些有關牛頓負面行為的故事裡,牛頓沉迷鍊金術的現象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誰也不曾想到,一個以理性著稱的科學家竟然從事江湖術士的勾當。20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就說道:「牛頓並非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他是那些鍊金術師中的最後一位,是巴比倫和蘇美爾人中的最後一位,是用與一萬年前起就開始建立我們知識遺產的人們同樣的目光來觀察這個大千世界的最後一個偉大的心靈。」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面額1英鎊紙幣的背面的牛頓



與化學糾葛不清的鍊金術


作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牛頓為何會沉迷於非科學的鍊金術?這一巨大的反差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和牛頓的手稿,英國作家邁克爾·懷特在其《最後的鍊金術:牛頓傳》一書中給出了比較可信的解釋。

鍊金術,起源自古希臘時代。其整個實驗過程是為了尋找一種哲人石——它可以將普通金屬變成真正的黃金。中世紀的人們對這項充滿神秘色彩的鍊金術並不感興趣,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曾頒布敕令譴責鍊金術,以但丁為代表的作家也對此頗為鄙夷。然而數千年來,鍊金術還是吸引了各種各樣的人為此獻身,其中就有波義耳這樣的「傳統化學家」。鍊金術雖然帶有神秘性質,但它的發展研究給近代化學的誕生帶來了很大幫助。在牛頓生活的時代,也很難區分鍊金術與科學研究之間的區別。


對牛頓來說,自己「存在的理由」是要重新發現「自然的架構」。為完成這一工作,沒有哪個途徑不該去琢磨,沒有哪塊石頭不該翻開來看看。探索鍊金術,必定是因為鍊金術里有什麼東西讓牛頓覺得有價值。同時代的許多偉大科學家如巴羅、波義耳和巴賓頓等人痴迷於鍊金術的情形,也不可避免地對牛頓產生了影響。再者,在近代科學誕生前,神秘的鍊金術與正統的化學實驗是相互交匯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時,即便偉大如牛頓,也無法真正地將二者區分開。當然,牛頓的自大心理也促使他轉向這一江湖術士的研究。當時作為牛頓對手兼朋友的科學家波義耳,極為沉迷鍊金術,並且冒著風險發表文章和公開辯論。面對波義耳的成就,牛頓自然不甘屈居人後。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伊薩克·牛頓


科學家的秘密探索


牛頓對鍊金術產生興趣,最早可追溯至其少年時期。當時他的鄰居克拉克先生是一名藥劑師,在格蘭瑟姆的藥房,牛頓學到了一些製藥技術。等到上大學的時候,為了治癒自己的病症,牛頓開始自己調製配方。他製成了一種叫做拉克特勒斯香脂的葯,並時常服用。孩童時代的製藥配方活動,對牛頓後來探索將不同物質混合的鍊金術產生了影響。17世紀60年代早期,牛頓開始對「傳統化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在牛頓生活的年代,有志於研習化學的人,都無可避免地發現自己正面對一堵寫滿鍊金術教條的牆。從事化學實驗和鍊金術的修行是不可分開的。儘管牛頓一開始研究的並不是鍊金術,但不久,他就如前人一般走上了一條充滿神話和巫術的混亂道路。


大約在1667年,牛頓開始修習化學。為了更好地入門,牛頓大量地搜集資料,編纂了一本包括名詞、儀器和專門術語的詞典。雖然這本詞典里大部分包含的都是化學知識,但牛頓也意識到有些東西需要保密。例如,詞典中Elixar這個詞,是指能治百病的靈藥,就是鍊金術追求的長生不老葯,但牛頓在這個詞條的下方並未做注釋。相反,其他的詞語都有簡短的說明。在牛頓探索鍊金術的過程里,波義耳起到了指導老師的作用。兩人的首次公開會面是1675年,一年後,他們的通信往來開始頻繁。在修習鍊金術的過程里,牛頓經常與波義耳交流探討。當波義耳在皇家學會上發表《與黃金同在時水銀的增溫反應》這篇有關鍊金術的文章時,牛頓曾寫信給皇家學會的秘書奧爾登伯格,請求奧爾登伯格制止波義耳向社會公布他在鍊金術上的發現。牛頓在信里提到:「它有可能產生一些高貴的東西,但就算如鍊金術的作者所言含有一絲真理,即不會對世界造成極深的傷害,也不應該開誠布公……」除此之外,牛頓還經常建議波義耳用假名來發表相關的文章,以免被大眾識破真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牛頓正在研究鍊金術,但他並不願意正大光明地進行相關工作。為了維護自己辛苦奮鬥來的名譽和地位,牛頓必須以秘密的方式來探索哲人石。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鍊金術場景


從1669年起,牛頓接連幾次去倫敦購買實驗材料和設備,並與一些鍊金術士和特殊的書商接觸。在這些書商里,牛頓通過一個叫做庫珀的書商購買到一些在歐洲各地風行的鍊金術手冊,其中有澤茨納的《化學論》和菲拉利塔斯的《重現里普利》。在實驗所需要的東西全備後,牛頓開始日夜守在實驗室的爐火前,一遍遍做著實驗和詳細記錄。修習鍊金術期間,牛頓還加入了「哈特利布社團」。這是一個鍊金術士和巫師的社交圈,它的目標就是將鍊金術的教條和機械哲學的知識架構結合起來。牛頓是被當時的科學家摩耳介紹進來的。那段時間裡,牛頓多次離開劍橋,參加社團聚會,與圈子裡的社友一同探討相關的鍊金術事宜。在交流中,牛頓曾鮮明地表達過自己對鍊金術的感受:「鍊金術並非如無知的民眾所以為的,只是買賣金屬而已,那種錯誤的想法對此高貴的科學是侮辱……而是為了教化和造福人類。」可以說,在哈特利布社團里的交流探討,為以後牛頓研究鍊金術提供了廣泛的知識架構。


三十年心血毀於一旦


在最初的煉金實驗里,牛頓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牛頓是按照前人的經驗和套路進行相應的操作。他先是試驗如何讓金屬性質改變。水銀作為鍊金術士心中的宇宙第一物質,被稱作「哲學家的使者」,它可以讓金屬轉化性質。因而牛頓起先的實驗就是試圖製造出水銀。根據波義耳的方法,牛頓將普通的水銀溶解在硝酸里,然後加入鉛屑,但得出來的銀白色固體和原來加進去的水銀相同。在第一次失敗後,牛頓繼續把不同的金屬加入含水銀的硝酸溶液,然而每一次都只得到普通的水銀,「哲學家的使者」並沒出現過。

雖然在開始階段遇到了一系列挫折,但牛頓並未氣餒。接下來的研究中,牛頓用銻元素代替先前的金屬。這一次,在1670年底的時候,牛頓成功製得了一種神秘的東西——軒轅十四銻。儘管軒轅十四銻可能並不是能將金屬轉變性質的水銀,可牛頓卻對這個成就欣喜異常。


到了17世紀70年代中期,牛頓又花費了5年多的時間從事鍊金術實驗。在幾十年的研究後,牛頓將自己的見解寫成了1200字左右的文章,名為《實驗之論》,這是他這些年鍊金術研究的精華。然而,正當牛頓對鍊金術實驗的探索有所起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毀滅了一切。1677年至1688年冬之間的某天早晨,牛頓的實驗室發生了火災,大火燒掉了他辛苦搜集的鍊金術文獻。


很多人一直疑問,牛頓究竟在這個耗時30年的鍊金術研究中得到了什麼?或者鍊金術與他真正的科學研究有什麼聯繫嗎?對此,我們很難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作為化學前身一部分的鍊金術,必定給予了牛頓在其他方面研究的幫助。雖然鍊金術本身是神秘色彩籠罩下的江湖術士行為,但其操作過程中的方法理論、現象研究都與正統的科學有著不可忽視的聯繫。鍊金術里的「發氣原理」,促成了牛頓想到物體間能有超距作用,而這是萬有引力理論中的關鍵一環。「軒轅十四銻」也為牛頓打開地球引力之門助力,這些都與鍊金術的研究和體會有關。正如邁克爾·懷特所說:「如果我們以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冷靜明智態度來審視鍊金術,我們應該承認它帶給了這個世界一些有用的技術與器具……最重要的是它至少激起一位偉大的17世紀哲學家的靈感,使他產生了一系列構思,單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心滿意足了。」


牛頓一生中創造出許多令世人驚嘆的成就。即便今天,他的理論成果也影響著現代科學的發展演進。然而,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夠一直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牛頓作為科學的解惑者,探索者,一個天才,當然具有理性的光輝,但同時他也與江湖術士、秘術知識的尋覓者共享隱蔽的和諧。(文/王雪松)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您可能感興趣

「最後的鍊金術士」——牛頓
為何今天的西方人視牛頓為「最後一位煉金士術」
牛頓曾痴迷於鍊金術?——鍊金術與現代科學
牛頓:偉大科學家牛頓的另一面 痴迷不靠譜的鍊金術
牛頓身份是預言家和鍊金術師
牛頓鍊金術手稿將公開,鍊金術士相信可以將不同的金屬轉變成「黃金」
牛頓的名言
大科學家牛頓為何痴迷於神學和鍊金術?
牛頓除了研究蘋果和鍊金術,還曾瘋狂炒股,結果賠了10年薪水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小肚雞腸的科學家!
諾拉和愛德華·賴森講座: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
讀蘇菲:哥白尼、伽利略、牛頓,近代物理學的產生
金髮貧乳小蘿莉!島國福利遊戲竟推倒女牛頓
「富二代」牛頓的出世
穆里尼奧的「穆三定律」,足球界的牛頓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沒有比肩牛頓、達芬奇、特斯拉、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呢?
搞笑段子:老師牛頓的頭髮哪裡燙的?
宇宙的外邊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牛頓、亞里士多德 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