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從來不記事?
最近,我回了趟西雅圖老家,我們做的事情跟大多數家庭一樣:回顧往事。在我們交談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題。我弟弟幾乎無法記起他孩提時代的任何事情,甚至他以前是個童星的事情也沒印象了。(有一次他從地下室樓梯上摔了下來,要在急診室里縫針這種事情呢?記不得。有天下午我們都以為他失蹤了並感到驚慌失措,結果發現他就躲在自己的屋子裡睡著了這件事有印象嗎?完全沒印象。)「男孩子從來不記事。」我媽氣鼓鼓地說。
我媽是對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一些初步的證據來證明女性的確在回憶往事、尤其是自傳性往事方面更具優勢。相較於男孩和男人,女孩和女人在回憶這些往事時更為迅速,也能記起更多特殊的細節,一些研究證明,她們回憶起的事情也更為準確。在這方面有一個解釋:歸根結底還是在孩子發展記憶技能的時期,父母與女兒交談的方式和與兒子交談的方式有所不同。
要理解回憶方面的性別差異,就要先了解我們的童年——尤其是2至6歲的這段時間。無論你是否知曉,在這段時間,你都會學習「如何」形成記憶,研究人員相信,記憶大多是在與他人、主要是與父母的交談中形成的。這些交談從本質上教會我們怎樣訴說我們自己的故事;例如,當媽媽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所發生事情的更多細節時,她是在暗示這些額外的細節也是這個故事的重要部分。
研究顯示,這種講故事式的早期實驗有助於記憶的形成。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追蹤調查了一些學齡前幼兒,這些孩子的媽媽經常讓孩子精心並詳細地講述他們的故事;待長大一些之後,相較於那些媽媽沒要求講述故事詳細細節的同輩人來說,他們能夠回憶起更多早期的記憶。
但是父母與兒子交談的方式和與女兒交談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研究也顯示,相較於與兒子交談,媽媽們與小女兒聊天的時候會讓她們介紹更多的信息。而且媽媽也會問到更多一些女兒情緒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當與兒子交談時,父母會更多地告訴男孩們應當如何「處理」這些情緒。
研究性別差異和記憶問題的漢密爾頓大學心理學家阿茲列爾?格萊斯曼(Azriel Grysman)解釋道,這至少在部分層面是父母對於男孩和女孩期望不同的一個體現,儘管父母甚至還沒意識到;並且這可能是一種長期的結果。「女孩學到的是,在描述故事的時候,自己的感受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格萊斯曼說,「而對於男孩來說,除非情緒本身占故事的很大一部分,否則情緒都與事件無關。隨時間流逝,這種趨勢更有可能讓女性在腦中將一件事的不同片段聯繫在一起,這會讓女性擁有更清晰的長期記憶。」
記憶並非如我們所想那樣存在於腦中;記憶並不是單一的,將一些事情深埋在我們腦中某個小小角落。相反,它是「心理活動的一種模式,我們擁有越多進入這種模式的切入點,我們就越有機會能回憶起一些事,」格萊斯曼說道。研究員將這種切入點成為「線索指引」,它們看上去就與你的感覺、你吃的東西、穿的衣服一樣平凡無奇。
對於一件事情來說,你的切入點越多,你就越有可能記得它。這也是格萊斯曼在複習迎考方面給學生的建議。「我告訴他們,試著將學習內容與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事物聯繫起來,這樣的話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就會成為知識記憶的切入點,」他如是說。
格萊斯曼的理論在他去年發表的一篇大型文獻回顧中有所體現,他的理論是,這種孩提時代與父母的談話會隱隱告訴你,你遇到的事情中,哪些細節是很重要且要記住的,哪些不是。而鑒於父母與女兒的交流更多地兼顧了信息和情感兩方面內容,它們幫助女孩形成了強烈的生活記憶。(但值得指出的是:格萊斯曼在2013年的一篇論文中承認,性別認同比生物學性別更為複雜,在基於其理論所進行的研究中,並非每個個體的經歷都能用這一理論來解釋。)
交談進行至此,我不禁問了格萊斯曼一個問題:他自己的記憶力怎麼樣。「在結婚以前,我一直都覺得自己記性不錯,」他說道,「但現在,我愈發意識到,相比別人來說我記不住的事情還有很多。我擅於記下日期、事例、數字這些事物,但我們無法從這些事物中發現性別差異。我能給你報出自1914年以來斯坦利杯(譯者註:美國、加拿大職業冰球全國錦標賽杯)每一屆的冠軍得主,但無法記下來一些交談會話。」
這實際上也是格萊斯曼起初對自傳式回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 recall)方面的性別差異研究如此感興趣的原因所在。幾年前,他的妻子談及了前不久才與某位朋友進行的一次重要的談話,但是他幾乎忘了個精光。「這實際上刺激了我要研究此事,」他說。我便問他現在是否還能記得當時的談話講了些什麼。
「記不得了,」他坦言道,「不過這也許也證明了我的觀點。」
※我們在嬰兒時期為什麼不記事兒?
※人,要記事,不要記仇
※三歲不記事?有密碼就行
※這個星座超級愛忘事,並不是腦子不好,只是單純不記事
※嫌棄自己的記事本太單調不好看?裝飾一下,驚艷到你說不出話來
※為何嬰兒時期不記事兒?
※你有沒有用筆記本記事的習慣?
※人老了,糊塗不記事,骨質疏鬆,多吃點這種豆製品
※小本創業記事:商機,只不過是比別人多想一點
※父母總覺得孩子不記事跟誰睡無所謂,其實影響孩子一生
※每天倆蘋果,記事牢
※這樣治療胎記事半功倍!
※天使並不來自地獄——神的記事本
※澳洲女子出生僅12天就開始記事了,這就是自傳式記憶?
※最忠誠樸槿惠的這個男人認真聽寫記事本,把主子「送進了監獄」
※厲害了!這款插畫記事本還沒上線就已悄然走紅
※夏日記事#玉露到底可不可以夏播?
※父母總覺得孩子不記事時無所謂教育,其實孩子跟誰睡影響其一生!
※青春記事本:誰動了你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