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創作中筆法的運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

書法創作中筆法的運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

要根據創作書體,選用與其書體相對應的筆法。精湛的筆法是就勢而書、隨意而行,使毛筆在中鋒、偏鋒、側鋒等不同狀態下自然轉換運行。


除此之外,還要兼顧用筆力度、書寫速度、行筆節奏的變化。這些變化可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八個字來概括;這八個字是四對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矛盾,分別有它不同的涵義:


「輕、重」指的是用筆力度的大與小;

「緩、疾」指的是行筆速度的快與慢;


「抑、揚」指的是思想情緒的收斂與放縱和字體形態的緊縮與誇張;


「頓、挫」指的是行筆的停頓與轉折。


這些矛盾需要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去化解,把它們融為一體,以達到和諧統一的目的。

一、「輕、重」不同的用筆力度,表現在提、按的用筆方法中。把筆向上輕提,筆畫會變細,向下按筆畫會變粗,適當地提、按會使筆畫產生粗細變化,藉此產生輕、重對比,加強動感。


二、「緩、疾」不同的行筆速度,是創作情緒、意境的表現。「緩」則心平氣和;「疾」則情緒奔放,一發而不可收。以緩、疾相間的速度行筆,會產生自然的節奏感。書法的「神氣」就產生在行筆速度的緩、疾對比之中。


三、「抑、揚」是掌控書寫情緒的收斂或放縱、字體形態的緊縮或張揚的手段。「抑」則收斂;「揚」則放縱。書寫情緒收斂,字體形態則緊縮;書寫情緒放縱,字體形態則張揚;字體形態參差錯落的變化情趣,就產生在這一收、一放之中。


四、「頓、挫」是毛筆在行進中的停頓、轉折的處理技巧。「頓」則停頓休止;「挫」則轉折。「頓」是行筆間突然駐筆停頓,猶如懸崖勒馬,驚恐險絕;「挫」是行筆間的方向轉折,猶如乘坐過山車,時而直行、時而環繞、時而升上頂峰、時而跌入低谷,在起伏跌宕的律動節奏中把情緒推向高潮。字體形態的平正險絕、筆畫的環轉縈繞、節奏的起伏跌宕都是用「頓、挫」的技巧來表現的。


請欣賞王羲之《上虞帖》 感受一下:

書法創作中筆法的運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



《上虞帖》的草法隨意洒脫,輕鬆自然,不拘小節。首先,在筆法上它不是靠輕重提按變化來豐富線條內容的,而是以節奏和運行速度(疾澀之變)來充實線條內涵,提按為輔。其次,結構上強調開合變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構架的視覺效果顯露出一種「張力」的特徵。


下面,我們分頁放大欣賞:

書法創作中筆法的運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

書法創作中筆法的運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



關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現。

您可能感興趣

筆法四要:力、重、厚、質
平、留、圓、重、變最核心的筆法黃賓虹講透了
筆畫、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的關係對比
手繪教程:書法基本筆法之點、橫、豎、撇、捺及線條
中國畫的筆法、皴法、墨法、設色圖解,非常實用!
王羲之書法的「造形、情感、筆法、章法」是如何處理的?
書法中的腕法、身法、筆法
臨帖你要學會筆法、結構、章法、墨法、心態的置換
中國畫的筆法、皴法、墨法及設色圖解
米芾《清和帖》的筆法、字法和章法
筆法、墨氣、丘壑、氣韻為畫家四要
字法、筆法、墨法——書法欣賞的步驟和方法
書法基本筆法之點、橫、豎、撇、捺及線條手繪圖解教程,值得收藏
楷書的地位、楷書的筆法、楷書的流派
楷書的地位、楷書的筆法、楷書的流派!
《書譜》筆法談(一):起筆和收筆,中鋒和側鋒、提和按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龔賢《柴丈畫說》:筆法、丘壑、墨氣、氣韻為畫家的四要
名副其實的中國書法最高獎,融合孫過庭筆法、二王書風、米芾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