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今天老師為大家講一個關於九一三事件的故事。


說起九一三事件,大家一定不陌生。眾所周知,1971年9月13日,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林彪及其家人叛黨叛國,乘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一架256號「三叉戟」飛機從山海關機場強行起飛外逃。

熟悉這件事件的人都知道,九一三事件時,空軍有兩架飛機外逃,一架是林彪乘坐的三叉戟飛機,而另一個則是一架3685直升機。在面對這兩架飛機的時候,黨中央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對於直升機,毛主席堅決下令打下來,而為什麼對於256號三叉戟飛機卻是任其飛走呢?


據當時在空軍指揮所的目擊者回憶,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已經下令讓附近機場的航空兵部隊和導彈部隊進入一級戰備,準備隨時擊落256號三叉戟飛機,但最終也沒有下打的命令。為何會這樣呢?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老師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


九一三林彪乘機逃離,空軍請示是否派機攔截,毛主席說了一句話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如果說是否擊落256號飛機是一個極大的政治問題的話,那麼根據當時的空軍指揮所作戰值班參謀朱秉秀的回憶,當時我軍從技術上也並不具備打下三叉戟的能力。因為當時三叉戟起飛是在夜晚,而空軍夜航大隊的飛機都是殲-5,殲-6,而當時此範圍內的飛機上也未裝備空空導彈。重要的是殲擊機起飛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三叉戟的速度也並不比殲擊機慢,所以飛機攔截也不大可能。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殲擊機不行,但地空導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那時我國的地空導彈主要是打擊台灣的U-2高空偵察機,上萬米都不在話下,但此時三叉戟飛機的飛行高度又太低,當時的無線電根本跟蹤不到,導彈因此也無法制導。看樣子,林彪出逃時選的時間與路線是經過仔細研究過的,並也一定研究過如何躲過殲擊機與地空導彈的打擊,而三叉戟選擇的航線沿途也並沒有解放軍的機場和地空導彈部隊,再加上茫茫黑夜,所以說無論是飛機還是導彈攔截是基本上沒有希望的。


九一三事件,中央為何不擊落飛機?除政治原因,技術因素不應忽視


9月3日凌晨至下午,周總理親自向11大軍區和29個省、市、自治區主要負責人通報,從現在起,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各地空軍一律聽從大軍區司令員的智慧,關閉全國所有機場,避免再有飛機外逃。總之,要準備應付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

三叉戟飛機墜落後,黑匣子被蘇聯人拿走,飛機失事的原因也由此成為歷史謎團。


林彪到底是怎麼死的,蘇聯人拿走了飛機的黑匣子為何絕口不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史思 的精彩文章:

病床前,劉伯承請求鄧小平主持自己葬禮,但鄧公最初為何婉轉拒絕
他生性正直,既是政治局委員又是副總理,為國家大義,他三拒江青
經濟轉型,為何鄧小平反對使用俄休克療法?因為一個道理鄧公深諳
她是西路軍戰士,拚死逃出西北魔爪,五十年後,夫妻相見只剩淚眼
79年約兩千萬知青回城,就業問題如何解決?鄧小平說了三個字
您可能感興趣

軍事:美坦克不用裝填機的四大原因,政治正確也是其中之一
有法術思想的韓非,是一流政治家,為何在政治上卻犯若干低級錯誤而被殺
慈禧並不喜歡政治,為何卻要握住政權不放?原因竟然是這樣
不吐槽「蘋果春晚」就是政治不正確?
這不是女性第一次在政治史上落敗,也不是最後一次
項羽也有政治謀略失敗是因為信息不對稱
政治不確定性消除,英鎊匯率隨即反彈!
一位封疆大吏,為何如此愛惜自己的政治羽毛,不惜逐妻以止謗?
軍事是一種政治延續,但坊間常誤稱為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
政治不倒翁張之洞是如何煉成的?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從政手冊》!
一位懂政治但不懂政策的總統,一位懂政策卻不懂政治的議長,最終讓醫保折戟沉沙
吳三桂曾三次被騙,只因不具備政治家好素質出洋相
讓明朝滅亡並不是兵荒馬亂也不是政治腐敗,居然是這幾隻老鼠?
不問政治的有錢「孝子」:賭城槍手作案動機依然是謎
其實韓信之死不全是因為兔死狗烹,還有這樣深層政治制度因素!
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
LV歧視胖子:職場沒有政治正確,幹不了就滾蛋!
勿謂言之不預也!既然如此心虛,就請不要再繼續政治賭博了!
突然,批評景甜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