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尹飛卿:你以為自己在練字,卻不知是在「練錯誤」

尹飛卿:你以為自己在練字,卻不知是在「練錯誤」


王羲之講,我練字總也不好,後來夢到仙人傳筆法,書道才大進。


明代大書家董其昌對這民間傳說很鄙視,他講,天上若真有神仙,能知道王羲之?言下之意,是莫吹牛逼了,天無私覆,私密就是私密,別假託神仙了。

我有時候不覺得董其昌這鄙視是對的,因為把字練好真的太難了,難到可以在身心疲憊的時候出現幻覺,大概王羲之夢到神仙傳筆法,或是幻覺的一種。


練字幸苦,而且是越練越幸苦。練不到幻覺但練到摔毛筆總是有的吧?



大部分人練字,都要去臨帖,學的越久臨的越精或者越多。

因為我是臨帖複印機背景,所以我不會否認臨帖臨到近乎複印一般的水準是蠢貨,實際上,臨的像意味觀察得准,手放置操控地好,這是需要真功夫。


但,


我總又有種奇怪的觀點,去年今年見你是複印機,這是真牛逼,明年後年還是複印機,那證明你沒出息。


我臨帖臨很精過,所以我明白,臨帖真不等於練字。文徵明他老師罵他寫蘇東坡——什麼破爛玩意兒,讓你學成王羲之,你也就個王家奴才——話糙理正。


又有人以臨帖數量龐大沾沾自喜,其實常識上講,數量超過一定範圍,就跟吃飯一樣,過頭就消化不良了,消化不了,必然發神經,比如清代何紹基,啟功先生一輩子找他麻煩,為什麼?討厭他學得太多發神經而已。

我曾說,臨帖臨少點,因為一般人以及平常的方法,是無法消化和處理龐大信息量的,在更新系統硬體軟體前,別蛇吞大象,有人看完我的話,一槍掃來——傻逼放屁。。。呵呵。。


好吧,還是那句話,臨帖不等於練字,除非你是真能懂董其昌。



但不臨帖叫不叫練字呢?


還真叫練字,比如唐伯虎,人稱學李北海,又說學趙孟頫,真實的情況是這人根本就不臨帖。

可你別忘了,人家是唐伯虎,天文地理什麼都懂,能畫畫,更能做數學題,這可是百世一出的高才,而且生活在當年文化昌隆人人手持毛筆寫字的時代和環境,而現在一般的人不臨帖,基本是等於生練傻練。


見過一朋友。


練字勤奮努力程度都跟考高考一樣,有的時候我稿子打累了已是凌晨兩三點,但打開微博還能見到他在幾十分鐘前曬日課。翻看他的記錄,你會發現他一年365天幾乎簡直算得上是筆耕不輟。


可問題是我最早認識他的時候他字就是那樣,四五年過後,還是那樣。

你說練字就只是修身養性而已,好吧,我不敢反對,但務實點講,修身養性之後呢?好比釣魚,釣魚以我俗人的觀點看,起碼也要釣起魚來——哪怕是放掉——這樣的釣才有意思吧?


蘇東坡講,聖人發明藝術,是教唆迷惑常人去悟道,聖人閉目就悟道了,故所以講,我們都跑到常人領域了,就沒必要端著自己有老子孔子姜子牙的領悟了。還是要釣到魚,哪怕是放掉,練字,還是要練得有進步,這樣的修身養性,也才有趣,不是嗎?



其實,不管是精臨帖,多臨帖,還是直接修身養性派,或多或少可能都會忘了,練字是種自我的雕鑿和溶解,是明我心見我性,而不是堆積堆積再堆積。


臨帖準確講就是種感染,是種中毒,臨的越精越多,中毒越深越病入膏肓。


而修身養性派的不臨帖,其實也是在中毒,他中一種叫做天資很大概率平庸但徹底排斥「修」和「養」的毒。


這些學習方式,往往不叫修鍊,而叫重複錯誤。


古代很多書法家其實並不長壽,很多煊赫的名作也包括二三十歲的作品,為什麼二三十歲就有那麼高的成就,情況多數指向有個相當給力的老師或者爹,老師和爹給力,不走彎路而已。


是臨帖還是不臨帖,又或者是使用特殊方法臨帖練字,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個給力的老師或者爹,古人講,書法這玩意兒除口傳心授,別想入道,我十六七歲的時候覺得這話太吹牛逼了,現在回頭看看經歷,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是要我們都認命嗎?不,有句話說,功夫在詩外。

您可能感興趣

練字有訣竅,只是你還不知道!新式練字神器,讓你的字出手不凡
候車在草地上練字,看到他再不好意思說「練字沒時間」
郭德綱:相聲說好了還不夠,練練字也不錯,有些道理用字表達更好
這些明星寫的字丑到不忍直視!李晨鹿晗你們該練練字了!
朱之文題字欣賞,網友評:練練字,可以怡情養性,若賣錢就不對了
如此勤奮練字的你,真可憐
誰也別攔著我,我要去練字!
練字不是盲目練習,請聽聽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進步的更快!
當你沒時間練字,你就看看她
當你沒時間練字,你就看看她吧
當你沒時間練字,來看看她吧!
練字幾年還沒什麼長進?教你個練字小訣竅,不出一月就能練好字
如何系統地練字?首先你的握筆姿勢可能就不對!
陳傳席:寫意畫如果有捷徑,那就是練字
練字究竟「練」得是什麼
書法入門最常犯的錯誤,這麼練字就是浪費時間,再努力也沒用
家長必看: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上大學!
你還好意思說「沒時間練字」
練字真有那麼難嗎?這些合體結構的字應該這樣寫,讓你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