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何以「淫」治天下?
現存於海寧古鎮的青樓遺址
經常會被問及一些很穿越的問題。比如:你最想回到歷史上哪個朝代?我一向都很政治正確地說哪朝都不如今朝好,但心裡其實也陰暗地揣度過各種可能性。一般來說,古拙之人大概傾慕兩漢,風雅之人多半喜歡唐宋。至於有意穿越回明朝的人,這個嘛,我認為此人多少有淫邪之嫌。
當然,這話頭是我起得邪惡了。大明朝在不少嚴肅且並不淫邪的史學家眼裡,其實是很值得稱道一番的。例如,漢學家費正清就極贊明朝,稱其為封建帝制進化成的「完全體」;而英國史家崔瑞德與牟復禮則在《劍橋中國明代史》里稱頌明朝說:「它在其最後階段所具有的內部相對穩定的封閉的和光輝燦爛的傳統中國文化是越來越成熟了。」這句子我佩服得緊,主要是第一遍沒讀懂,反覆琢磨以後才發現其牛逼之處——說了一長串好像又什麼也沒說。
於是我們還沒正式出場的主人公就這樣悲劇了——開個玩笑,以上段子其實是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的一小段情節。這本清代初年人寫明代的小說,對於市井人物生活細節的刻畫,最為真實微妙。明代市井階層讀書之風興盛,但讀物並非聖賢書,而是子不語的黃色書籍。尤其是晚明時期,一般居家男人的枕邊,大約都放著《肉蒲團》、《金瓶梅》、《如意君傳》這樣的黃書。口味更咸重一點的,則是《綉榻野史》、《浪史奇觀》等極低俗的地攤讀物。奇怪的是,它們竟然都被當成教科書在看,入夜時,男人們會有樣學樣,照著書里的描寫與自己的妻妾來一番「實地演練」。時刻想著臍下三寸的事兒,乃明朝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狀況。
不過,有明一代,理學的發展可謂登峰造極。巍乎岸然的道德之士在檯面上天天喊著「存天理,去人慾」的高尚思想,但民間廣布流傳的,卻是春宮圖、房中術和各色咸書。而在普通百姓的閨房之外,明朝燈火通明的城市街道更是妓院林立、笙歌不斷。與檯面上的偉大光明兩相對比,大明朝豈不是長著一張「二皮臉」?表面上那層光鮮的皮寫著孔孟的仁義道德,但撕下那層皮,卻是滿目的男盜女娼。
先打住。匆匆得出這樣的結論是不是太過激憤、太「魯迅」了一些?檯面上裝出來的仁義道德固然顯得虛偽,但哪朝哪代不是如此?統治這麼幅員遼闊的一個國家,誰能不裝裝腔,歷史上那些個不裝腔的倒是很快就做了土。表面上的裝,是為了私底下更好地不裝,聰明人對此心裡敞亮得很。於是,在世俗生活的「誨淫」方面,聰明的明朝就這麼集了古之大成,還經常有青出於藍的發明與創建,不可不著零墨以談之。
人們常說,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明代民間色情文化之所以如此發達,與上層統治者「以身作則」的提倡大有關係。看看明朝歷代那些皇帝,自太祖以來,基本上一個比一個好色,一個比一個荒淫。武宗朱厚照在京城西苑建豹房供淫樂,包房間數超過兩百,實為史上最氣派的「天上人間」。其後的世宗朱厚熜,當政期間沉迷春藥,吃完葯就在後宮玩「千人斬」,居然玩到二十多年不上朝。他的兒子穆宗朱載垕、孫子神宗朱翊鈞還有重孫光宗朱常洛,均繼承了祖上的光榮傳統,基本上都把壯陽葯當開水喝,每天都在「海天盛筵」中度過。流風所及,連當時的偉大醫學著作《本草綱目》也快要成了一本春藥大全,其中記載的近半數藥物都具有類似偉哥的功效。
情色的明朝偏偏又是一個講求「以孝治天下」的哲人國家,不過,道德家們視君臣如父子的觀點倒是為群臣們效仿皇帝的淫樂生活作了一個極好的借口。難道老子淫得,兒子淫不得?服用春藥和淫亂之風因而得以在群臣中流行起來。白天講先進性,夜裡性先進,中國官員的這個傳統大概就是從明代開始興起的。最厲害者如嘉靖時的權臣嚴嵩,明史里說他卧室里擺放的唯一傢具是一堆裸女,從夜裡玩到早上,起床時連吐痰洗漱也是用的「人肉便器」。這就不光是淫,而是淫到深處,近乎變態了。
自古以來,揭竿造反者往往不是那些餓得快死的人,而是吃飽了飯、多餘精力沒處發泄的屌絲。近代有位偉人考察了湖南農民運動後得出結論說,最具革命造反精神者,並不是窮鬼,而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過多的社會閑雜人員。如果逆向思維,想要最大限度消除造反者,莫過於讓社會上溢出的多餘荷爾蒙有個歸宿。淫穢文化與情色產業,自然是其最佳去處。
對於明代的「誨淫」,漢學家高羅佩的解釋頗有見地。他認為,所謂房中術和色情小說的泛濫,其實是一種與當時社會形態高度吻合的世俗道德。在《秘戲圖考》中,高羅佩寫道,明代的女人們深居簡出、生活操勞,「督米鹽細務,首飾粉妝,弦素牙牌以外,所樂止有房事歡心。」因此,當時好男人的標準是「每御其妻,必候彼快。」一夫多妻制下的社會,要想女人們都幸福、家庭都和諧,只有寄望於男人在「那方面」勤快一點了。因此,淫字從某種意義上講維護了家庭的穩定。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把家裡那點事弄和諧了,這是國治、天下平的第一步。再者,對於那些夫妻生活不和睦者,大明朝官方蓋了數不清的妓院青樓。例如,當時一線城市南京的聲色場所眾多,「一般桃李三千戶」。裡邊既有最粗俗的賣肉,也有稍上檔次的感情陪護、陪聊以及詩詞歌賦助興。各色服務一應俱全,被時人稱為「欲界之仙都」。壯漢憤青們一旦進去,兒女情長,馬上就英雄氣短。明朝自我定義的「和諧盛世」,大概就是這種如夢如幻、醉生夢死的慾望仙境了。
或許真如《劍橋中國明代史》所說,封建統治在大明已臻於成熟、完美。面子上以孝治天下,里子卻是以淫治天下。這的確不失為一種政治智慧,但並不是大智慧。否則,這國祚兩百七十餘年的大明朝為何又一夕敗亡了呢?《金瓶梅》里有首詩說得好:「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靠慾望搭建的一切終究都是虛幻的,而一種依靠慾望來維持的統治,它的「精盡人亡」,恐怕也是指日可待吧。
※明朝為何以「淫」治天下
※大腳馬皇后何以母儀天下?明朝的紅板倉!
※清朝倒了我稱王:白狼軍何以在民國初年狼行天下?
※李雲天塔羅地藏禪牌: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
※明朝官員「清流」氣節何以不如「青樓」?
※蒙古騎兵何以天下無敵?
※先天下之憂而憂,何以讓天下皆憂?
※若無陽光,何以為夏
※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
※大明王朝的覆滅或許是「天意」,沒有內部動亂,滿洲何以奪取天下
※明清兩朝的對日作戰,何以明朝成功了,清朝卻失敗了
※何以解暑?眠琴聽泉
※若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此文已火)
※若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漢唐以後 金丹大道何以隱晦不明?
※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
※唐朝人為何以胖為美?
※古都洛陽:「何以解憂」的杜康酒到底如何而來?
※朱元璋為何以「明」定國號,歷史上真的有明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