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家張光賓逝世 享年102歲

書法家張光賓逝世 享年102歲

書法家張光賓逝世 享年102歲



台灣書法界泰斗張光賓先生。 新華社 圖

據台灣島內媒體中時電子報報道,著名書法家、書法研究者張光賓5月19日凌晨在台北逝世,享壽102歲。


張光賓精研元代畫史,也是知名書法家,精擅書法五體。


張光賓,字序賢,號於寰,1915年生於四川省達縣。1942年考入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國畫科。在學時曾受業於黃君璧、傅抱石、潘天壽、豐子愷、李可染、高鴻縉諸名家,得傅抱石、李可染熏陶較多。


張光賓於1948年赴台灣。

為了養家,張光賓投身軍旅20年,年過半百才得以從事自己喜歡的書畫研究工作,因其底子深厚、個性謙沖,不多久即奠定「元代書畫史的活字典」的地位,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工作19年。


張光賓書法研究出名的一個例子是解決有關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爭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富春山居圖》有兩件,分別是子明卷和無用師卷,作者均指向元代大書畫家黃公望。此畫完成於黃公望八十二歲,受贈對象是一位無用和尚,是元代書畫代表作。


清朝年間,《富春山居圖》子明卷先收入清宮,乾隆皇帝十分喜愛,並題詩賦詞於上。次年,無用師卷也收入宮中,從而在畫壇產生兩卷的真假之論。乾隆親自定下子明卷為真跡的判斷,群臣無人敢反對。


上個世紀三十、四十年代,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吳湖帆認為無用師卷才是真跡,而現藏於大陸的《剩山圖》應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的前段。1974年,學者徐復觀則持相反意見,徐文一出,引發許多學者撰文發表看法。

張光賓從地方志查證「富春山居」並非指「富春山」,而是山城富春(現今杭州富陽),間接指出徐復觀文章中的錯誤。他的立論嚴謹,獲得學界認同。

您可能感興趣

著名茶學家張天福逝世,享年108歲
藝術家傅小石於8月17日晚逝世,享年85歲
每日科學家:2004年2月18日,核農學家徐冠仁逝世
每日科學家:1984年5月14日,著名醫學家黃家駟逝世
逝世日曆 1966年8月6日藥物化學家趙承嘏逝世
每日科學家:2011年3月19日,顧知微逝世
每日科學家:1970年5月10日,微生物學家鄧叔群逝世
每日科學家:1989年4月20日,我國林業專家朱志淞逝世
英特爾前CEO保羅歐德寧於10月2日逝世 享年67歲
每日科學家:2004年3月25日,著名昆蟲學家龐雄飛逝世
每日科學家:1981年3月9日,植物學家蔡希陶逝世
每日科學家:1929年3月18日,著名建築師呂彥直逝世
1967年10月17日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逝世
每日科學家:2010年2月24日,著名昆蟲學家張廣學逝世
楊絳於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
每日科學家:2009年2月27日,理論物理學家吳式樞逝世
每日科學家:1988年3月26日,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逝世
逝世日曆 1976年3月27日顧震潮逝世
史上今日:1934年1月29日 德國化學家哈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