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他曾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創造了匪夷所思的一個太陽,也曾在丹麥阿羅斯奧胡斯美術館屋頂創造了美輪美奐的彩虹全景。突如其來的風,應約而來的雨,大自然無處不在的水、霧……都已成為他作品的一部分。沒錯,本期的《芭莎藝術》封面人物就是近年來最受大眾歡迎的藝術家奧拉維爾 · 埃利亞松。新刊上市,先來一睹為快吧!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芭莎藝術》2016年5月刊封面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十幾年裡,埃利亞松創作出了大量科技含量很高同時又兼具自然和文化雙重性的經典作品,他希望通過觀眾在特定情況下對不同元素的感受,引發觀眾對於自我與周圍環境之間關係的反思。


【封面專輯】奧拉維爾 · 埃利亞松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丹麥 - 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 · 埃利亞松是近年來最受大眾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語言能夠超越國籍,引發各個階層的討論。他30年如一日地在「人與空間」感知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用藝術追問「真實」的本質,為世界引入一場持續不斷的思辨。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在2016年1月「全球私人美術館佔有率最多的藝術家」前10榜單中,丹麥 - 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 · 埃利亞松( Olafur Eliasson )以「全球7 % 的私人美術館都擁有其作品」位列第8位,僅在畢加索之後。炙手可熱的背後,不僅僅是他引人入勝的大型景觀裝置作品,更是他背後堅持了30年的藝術價值觀:藝術從不應該將世界表面的「真實」視為理所當然,而應該視世界為一個模型,不斷疑問、不斷思考。他用藝術觸動著進入現場的每個人,藝術之路也不停經受著人性的考驗。他用藝術營造的虛擬空間,一步一步接近真實。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埃利亞松是個健談者,關於藝術、建築、心理學、社會學……沒有他不關心、不能聊的話題,像一本百科全書。他的英語帶著一點德語和丹麥語口音,語調微微上揚,對待提問從不敷衍,喜歡用精確的措辭、層層遞進的邏輯向你展開他的思路,而這一次訪談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提起埃利亞松,他的朋友們用的最多的辭彙是「智慧」與「平和」,我們與他身邊的多位好友、同事(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等)對話,他們見證了埃利亞松藝術之路上的無數次「冒險」,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更為立體的埃利亞松。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2014年,埃利亞松在路易斯安娜美術館舉辦了「河床」個展,在美術館搭引入了一條河流。他一直在現場觀察觀眾的反應,展覽過後,他對空間與人的關係產生了諸多疑問,於是展開了一場電話馬拉松。他打給了數個藝術領域以外的專家,向他們尋求自然、身體、工藝與人之間的關係。

埃利亞松認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總是和我們的參與密切相關。不過,這些多樣的空間語言不單純是一種工具,而是可以為我們提供打破空間耐受性示範的某種方式。


【昆明專輯】在這裡找到二萬零一種活法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昆明,這座偏遠的西南小城,可能是中國陸地上接受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這裡的街道以東西向為主,因此城市裡永遠有金色的黃昏,光輝的街道。從昆明出走的藝術家和這裡的日照一樣,耀眼而閃爍—張曉剛、葉永青、楊麗萍等等,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名字。但昆明的魅力並不在於『成功者』的衣錦還鄉,更不在於反覆稱頌的輝煌過往……年輕的昆明,它將怎樣生長?《芭莎藝術》遠赴雲南進行採訪拍攝,尋找城市中正在發聲的年輕人,他們對城市的改造、他們對城市的期許,將成為未來城市藍圖上最生動的痕迹。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中國當代藝術初見端倪之時,許多闖蕩的年輕人來自昆明。數十年後,又一批年輕人從昆明出發,他們似乎沒有在父輩的光環下成長,他們選擇在青春時期遠離家鄉,留學海外。他們是否過早地意識到,這個城市無法承載他們的夢想?通過幾組來自昆明的藝術家庭中兩代人的講述,也許我們可以去理解兩代藝術人深厚也微妙的關係,兩代人類似又不同的困惑和追尋。


採訪藝術家庭包括:藝術家張曉剛與女兒,毛旭輝與女兒賀晶、葉永青與女兒葉甫納、聶榮慶與女兒聶芯荻。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雲南夢』,中國文藝界最特殊的存在,其中以大理和麗江最負盛名。儘管經濟欠發達,卻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前往。我們探訪雲南,找尋那些當初的嬉皮士和柴米油鹽的現實,還原他們的生活變遷,也展現烏托邦的現實境遇。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一座城市的氣質,其實存在於大多數生活於此地的人的性格中。雲南這個地方,走出了太多輝煌的名字,但這一次,我們將目光投向那些選擇留下的人,他們的才華、理想、現實和牽掛,才是正在發生的,最真實的雲南。


採訪人物包括:大象書店創始人楊雄、2016《新周刊》年度藝術家羅旭、在山谷中蓋起「鑽石塔」的彭濤、昆明城的文藝老炮兒李都、以及五位在昆明土生土長的年輕文藝人。


設計專之變——哪些細節決定了我們的消費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也許你站在畫廊里,看不懂一幅抽象畫背後的深意,但當你拿起一個產品,一定能分辨出設計的好壞——設計是離我們最近的藝術;如果說5年前的設計還是為大眾而生,那麼今天的設計則越來越小眾化,只需要滿足特定的消費群,就可以獲得立足的資本。我們總結了過去一年以來被討論最多的設計細節,無論是工業設計中蘋果手機的外形回歸、 UI 設計中 Uber 的圖標變化,還是圖形設計中 Logo 的改變,設計被放在公眾的放大鏡下討論,即使是1°的變化,也像蝴蝶效應一樣,悄然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如果你想讓世界變得更好,來當設計師吧;如果你想讓世界變得更糟糕,來當設計師吧!」設計師不僅負責畫出我們身邊每個產品,更設計出了我們的城市、美術館、大學課程……我們活在一個被設計包圍的工業時代,我們的生活質量依賴這無處不在的設計。


本期我們邀請了城市設計、收藏設計、產品設計、設計教育等不同領域的設計師來分享他們的設計經。


【香港專輯】2016芭莎藝術玄如之夜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時光長河接縫為一,成就歷史。人類將目光注入其中,發現美,從而把藝術凝聚成最感人的形式。2016年3月22日,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期舉行的——2016「芭莎藝術玄如之夜」( HONG KONG BAZAAR ART & XUANRU NIGHT )亞洲頂級藝術慈善晚宴及頒獎禮於香港四季酒店閃耀綻放。恰逢香港「芭莎藝術之夜」五周年之際,「芭莎藝術」與「玄如藝術」首度聯袂呈現藝術盛會,以感動世界的藝術情懷支持慈善,開拓藝術的邊界。


藝術感動世界五大看點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名家談傑作】向京談雕塑攝影與電影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跨界對談】張曉剛&劉瑜:藝術一定要自由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藝術與政治似乎是毫不相干的兩門學科。一派理論家們深信,藝術從屬於政治,是政治的附屬品,它的存在為政治服務。另一派則認為,藝術是完全獨立的,它與政治沒有關係,不受政治的影響。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現代社會,藝術與政治常常如影隨形。《芭莎藝術》特邀藝術家張曉剛與政治學者劉瑜暢談藝術與政治,他們從忽略與迴避說起,聊到了失憶、獨立性乃至自由……


【經典魅力】誰在收藏古典大師藝術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2016年2月,法國盧浮宮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美術館以1.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的價格聯合購買了倫勃朗的一組全身婚禮肖像,打破了古典大師繪畫的價格紀錄。古典大師藝術曾是藝術市場中最大的版塊,而印象派和戰後藝術市場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這一局面,但同時,古典大師藝術也開始面向身份更加多元的藏家群體,這其中不乏像雅克·杜塞、畢加索和傑夫·昆斯這樣的文化名人,如今,中國也可能成為古典大師藝術的新興市場。


【獨家特稿】站在爭議浪尖的策展人


獨家專訪MOMA首席策展人克勞斯·比森巴赫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我們在紐約獨家採訪到了近年被推至風口浪尖的策展人——克勞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通過與他的對話,或許能解釋那些被熱議卻「看不懂」的展覽,這些展覽背後,是一位西方策展人從歷史、政治、流行文化出發衍生的個人思考。如果你跟得上他的思路,也就跟上了這程急速發展中的當代藝術。


【獨家特稿】艾默格林&德拉賽特


來自北歐的「雙頭怪」:一次真實卻並不嚴肅的對話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那個渾蛋!大渾球!」提起《芭莎藝術》2012年9月刊中刊登的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訪談專欄《莫瑞吉奧·卡特蘭與邁克爾·艾默格林和英格·德拉賽特的嚴肅對話》,邁克爾·艾默格林(Michael Elmgreen)笑著大叫:「他壓根就沒聯繫過我們。」


那麼,艾默格林和德拉賽特究竟是誰?本期《芭莎藝術》與這對來自北歐的「雙頭怪」面對面進行一次真實而不嚴肅的對話。


[編輯/書羽][本文由芭莎藝術新媒體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顧——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用藝術與世界和解


您可能感興趣

用嗅覺感受世界的藝術家——西塞爾·托拉斯
南美隻身穿越紀行:聖地亞哥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藝術中心
埃舍爾的神奇藝術
四方框框|奧爾加·索科洛娃~俄羅斯舞者的藝術生活
貝斯曼的普遍藝術
撒丁島的藝術壁畫小鎮奧爾戈索洛
從酒神讚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在清華藝術博物館開幕
時空穿梭中的哲思:克里斯托弗?諾蘭與他的科幻藝術
塞爾維亞舒適的藝術氛圍公寓設計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探秘塔斯馬尼亞大學朗塞斯頓校區
弗吉尼亞海灘藝術與人文委員會或將停止對弗吉尼亞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資助
《與藝術沾邊》第 56篇 ·佛羅倫薩的維納斯(上)——西蒙內塔 · 韋斯普奇
奈及利亞青年藝術家阿林茲斯坦利的鉛筆畫作品
走進紫辰院 感受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的莊園藝術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藝術家推薦第二期:克里斯蒂娜?盧卡斯、肯德爾?吉爾斯、胡慶雁、許哲瑜
阿德利·薩羅個人藝術展
藝術家們的維特根斯坦
夏志華:凡是傑克遜·波洛克擁護的——老赫藝術行動與思考的比例
畫壇兩大聖手弗洛伊德與培根,用藝術「撕咬」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