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緬因龍蝦見證中美貿易複雜性:沒有贏家輸家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美媒稱,一座美國小鎮將命運寄托在中國食客身上。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7日報道,在緬因州的小紅莓島上,日出時分,如同大多數清晨一樣,自這座偏僻小島上無拘無束的漁民到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的漫長旅程再度啟程。布魯斯·弗納爾德,一位祖傳六代的漁民,將他38英尺長(約11.6米)的玻璃鋼漁船裝載上半噸重的餌料,出發捕撈緬因州久負盛名的水產:龍蝦。
一個接一個地,弗納爾德仔細檢查自己放置於緬因灣海底的800個捕蝦籠。他身手敏捷地把一個個鐵絲籠拉上船,一隻手戴好保護手套伸入籠內,拽出仍在揮舞利爪、負隅頑抗的龍蝦。出水的龍蝦中,「老弱病殘孕」被扔回大海,剩餘的「青壯年」則被裝進海水槽,生龍活虎著被運往7000英里(約合1.13萬公里)之外的中國。
「盡量不要讓它們過度勞累、緊張,」64歲的弗納爾德認為保持龍蝦鮮活的秘訣很簡單,「它們承受的壓力越小、它們就會越健康,就跟人一樣。」
報道稱,隨著世界經濟的風雲變幻,僅有70位居民的小紅莓島和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的關係愈加緊密,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恰好同緬因州龍蝦產量的大幅增加「撞到了一起」。短短十年間,緬因州向中國的龍蝦出口總額從零激增至去年的2000萬美元(約合1.3億人民幣),煮熟後外殼鮮紅、象徵著好運的緬因州龍蝦成為中國人宴席上的常客。
龍蝦的傳奇驗證了全球市場的複雜性,也證明了橫亘在經濟贏家和輸家間的那條界線並不總是清晰的。不論是在華爾街還是總統競選活動中,中國總被說成是一個「惡棍」,股票市場暴跌、發展中國家經濟衰退、藍領崗位消失,統統歸咎於中國,其中包括緬因州伐木場和紙漿廠的大量倒閉造成數以千計的工人失業。
但現實卻與這些論調存在細微差別。即便外來競爭壓力摧毀了美國部分經濟,但中國依舊是最大的國際買家,從人蔘到飛機到豬肉。去年,中國進口總額達到10.45萬億人民幣,緬因州龍蝦僅僅佔據其中一個小之又小的份額,而這個出口額在過去十年里幾乎增長了三倍。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總經理肖恩·賴因表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經濟轉型,正是這個新興的購買階級改變了全球的貿易模式。」
報道稱,從賣不出去到市場需求激增,中國可謂是緬因州龍蝦產業的救星。但緬因州仍在測試雙邊貿易關係的潛力和極限,緬因州希望與中國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繫,進而協助發展其他關聯產業。不過,這一嘗試也會增加當地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導致抵禦風險的能力降低。
遠眺一望無際的澄清海面、頭頂萬里無雲的朗朗晴空,耳邊響起漁船馬達的轟鳴聲以及咸濕海風的呼呼聲,弗納爾德說他信奉的人生哲學很簡單,「我的父親總告訴我『繼續拉下去(捕蝦籠),你就會賺到一天的報酬』。大多數時候,這是條真理」。
日復一日,弗納爾德家族從1850年就住在這個島上,以捕龍蝦為生。近幾十年來,雖然捕捉龍蝦的技術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整個產業卻面臨嚴峻的轉型——產量過剩了。
幾十年來緬因州龍蝦首次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這其中既有氣候變化的因素,也有人們對於龍蝦的天敵鱈魚過度捕撈的後果。2012年,創紀錄的捕撈數量給這個行業造成了一次重大打擊,價格跌到近20年來的谷底。漁民們的收入幾乎快要跟不上成本。
對緬因州的經濟來說,這是一個難以負擔的趨勢。該州的傳統製造業,比如木材和紙漿,也正在走下坡。據經濟政策研究所分析,從2001到2013年間,中國進口產品的競爭讓緬因州丟掉了1.14萬份就業機會,佔全州就業的2%。
報道稱,為了不讓龍蝦產業也跟著崩盤,緬因州的官員想了非常簡單的方法:既然供過於求,我們就提高需求吧!找到更多愛吃龍蝦的人——中國「吃貨」成了他們的救世主。
2012年年底,緬因州的貿易代表團抵達香港,還在上海成立了辦公室,創造頻繁的貿易交流機會。
他們最大的困難之一是知名度,在中國,更多人熟悉的是波士頓龍蝦,「在亞洲時,很多時候人們根本不知道緬因州在哪裡,」緬因貿易中心主任克雷回憶。
克雷說,她對買主們的介紹通常以地理位置開始,然後介紹緬因州純凈的水域、清新的空氣、嚴格的海洋保護——最大的賣點就是食品安全。
專家表示,富有的中國消費者正在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類似包包這樣的奢侈品上,轉移到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他們的餐桌上現在需要來自澳大利亞的牛肉、紐西蘭的蜂蜜、智利的葡萄酒以及來自緬因州的龍蝦。
報道稱,中國投資人現在在境外的投資也相當簡單粗暴。需要非洲的銅,他們就買下當地的礦產;想要吃美國的豬肉,他們就買下了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廠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
不過緬因州的龍蝦不一樣。緬因州國際貿易中心負責人克利說,緬因州的龍蝦業是獨立的,並且不會出售。該州的法律對此有嚴格的限制,所有5785名龍蝦漁民都有執照,而且不準參與經銷。這種做法是為了確保這個價值5億美元的行業能夠盡量分散化。
「對我來說,這是我們的最後一塊陣地。」緬因龍蝦營銷合作組織的負責人馬特·雅各布布森說。「我們得把這事搞好。」
報道稱,至少,對漁夫弗納爾德來說,中國龍蝦吃貨們已經改善了他家的生活——他的雙胞胎兒子順利上了大學,他也開始儲備一筆退休基金。
「我知道不可能永遠是這個樣子,」 弗納爾德說,「但任何沒有跟上這個勢頭的人,可能會陷入困境。(編譯/許燕紅)
資料圖片:龍蝦






※推薦龍蝦的家常做法 在家吃到美味龍蝦
※南京這家龍蝦館沒有十三香,但有全世界的滋味
※德媒稱中國人酷愛美國龍蝦:美國漁民因中國需求保住飯碗
※泰國曼谷一家餐館的大龍蝦美食
※美味的龍蝦被外國人這麼個吃法,好好的美食搞成了大雜燴
※漁民海中捕撈到變異藍色小龍蝦,煮熟做成美食邊橘色不受待見
※美國中產消夏時光 龍蝦任性吃
※實拍美國人燒烤,美味龍蝦被弄成大雜燴,網友:需要一個中國廚子
※麻辣小龍蝦的家常做法
※從丹麥生蚝到美國龍蝦,吃遍全球不一定要離開家
※號稱「小非洲」,龍蝦吃到吐,愛中國勝於歐美,把華為印上郵票
※小龍蝦讓人垂涎欲滴 學會清洗自己在家泡製美味
※小龍蝦入侵加州海岸,專家卻呼籲大家不要吃!激怒了一群中國吃貨
※神猴還是龍蝦?張家界武陵源面向全球選吉祥物
※活久見!小龍蝦炸雞味指甲油,韓媒如何看神奇中國KFC
※小龍蝦泛濫成災,網友自創創意捕蝦法獲得美味
※中國第一家龍蝦學院刷屏網路,網友:我能讀到博士後!
※我不要LV愛馬仕巴黎世家,我只要你給我剝的小龍蝦
※美國緬因州百年龍蝦產業絕望之際,碰到中國吃貨大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