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仲富蘭,1950年11月生於上海市,男,漢族。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上海市社科聯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上海文史研究館禮儀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民俗學通論》《現代民俗流變》《圖說中國近百年社會生活變遷》《民俗傳播學》《江南民俗》《老鏡頭:中國百年風物與民俗過眼錄》等30多部著作,另有大量論著和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報章雜誌。】

好久沒有去羅店了,2005年,我在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帶著幾個碩士研究生去採訪「羅店龍船」的往事彷彿就在眼前,一晃眼的功夫又是十幾年過去了。記得那個時候得到上海文化基金會的資助課題,我們還拍攝了一部《羅店龍船》的專題紀錄片。很想有機會再去寶山區的羅店鎮,去看看「羅店龍船」的發展情況。


明清時代,上海就流傳著一句民謠:「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教化嘉定,食婁塘,武舉在徐行……」的說法,羅店在農耕文明時代排在首位,一定有它的道理。據稱,羅店排名居首,是因為當地商業發達。相傳有個叫羅升的人在此經商開店,羅店便以此為地名。到了清代康熙年間,發展成為一個頗具特色的棉花、棉布交易中心,生意興隆,成交金額超過了南翔鎮,因此有「金羅店、銀南翔」之稱。


羅店龍船,始於明、盛於清,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這種龍船的體量不比北方龍船的大,但是它輕巧,重觀賞、輕競渡,以表演、競技為主,船體製作工藝精細、造型別緻,既全面傳承了吳越地區龍船之特色,又有諸多的獨特創造,地域文化風格明顯。船身小、船底平、行駛快、宜在當地狹小河道行進,龍頭用香樟雕刻,栩栩如生,龍嘴朝天張開,龍尾高翹,船的前部有本鎮標誌性古建築「北極閣」式樣的牌樓,後有艄亭,牌樓前扎「台角」,船上「旗帳鮮明,錦彩奪目」,整體布局,別具一格。羅店龍船的表演更是別開生面,舵手以腳踩船板,指揮劃手,船上的樂班演奏專門曲目以配合表演。表演時,數船並發,或前後追逐,或左右穿梭,或旋轉調頭,或交叉迂迴,更能以「打招」變換出千姿百態。


清光緒《羅溪鎮志》風俗卷中有詳細記載:「里中舊有龍舟五六號,旗仗鮮明,錦彩奪目,擅一邑之勝。粵寇時俱毀,今重造五號,不改舊觀,更將生鐵煉成熟條,於灣處對接。高丈余,安插船頭,將十三四歲小兒裝扮故事扎縛其上,謂之出彩。種種奇巧,然究屬險事。又有一等拳勇之人,另駕小船,戲弄槍棒,各獻武藝,佐以鑼鼓,名曰快船……」。詩人錢彝著有《競渡即事》:

我醒人醉感靈均,荊楚當年第一人。


底事淚羅馮弗後,年年水馬一番新。


錦標快奪耀朱旗,來往飛鳥水上嬉。


台榭珠簾高卷處,便應狂煞冶遊兒。


羅店龍船始於明,盛於清,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龍船以龍體為船身,上建羅店鎮明代古宅北極閣式樣的樓宇,龍尾高翹,艄亭披錦挂彩。龍船表演以輕競駛、重觀賞、小巧玲瓏著稱,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表演技巧,無不呈現出典雅的水鄉風韻。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1950年代的龍船節老照片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瑞典西格圖納市民間藝術團在羅店龍船節上演出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羅店龍船文化節的盛況

非遺與人文圖典:羅店龍船



羅店龍船文化節的盛況


桐花社:分享和傳播人間知識。桐花寓意:自然時序,社會習俗,還有文人,高士。桐花社區,匯聚桐「和」花美,人真善美,自然之美。桐花社區有個地球哈咖村,生產獨一無二的哈咖HAKKA客家知識。桐花社區的南山書院,只做書。[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後台聯繫原創作者微信公眾號:國風文化記憶]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傳統文化:扒龍船
龍船微語:歷史和哲學編
龍船記-譚鑒洪
利好:興齊眼藥 海辰葯業 奧聯電子 江龍船艇
一艘前往極樂世界的船:般若龍船 韓國館藏朝鮮時代佛畫
龍船花的花語傳說
一位緬甸姑娘的中國故事《龍船花》之翡翠緣
湖北旅遊:利川龍船水鄉
龍船花的繁殖方法
龍船花盆栽技術
A股重磅消息:江龍船艇 紅牆股份 金銀河 翔鷺鎢業
《龍船花》之甜蜜的轉機
龍船花的栽培管理
大型山水實景音樂劇《龍船調》掠影
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
古勞水鄉龍船飯香飄百年老仁和
龍船擺件的寓義及位置?
姚貝娜與父親一起演唱家鄉的《龍船調》畫面太美太溫馨了
郭晶晶老公帶兒子去看龍船大賽,網友:馬賽克是擋不住他的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