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莊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千百年來,「江湖」不再是指大江大河,而是一個充滿了自由與傳奇色彩的空間,「闖蕩江湖」是一個讓一代又一代年青人熱血沸騰的詞。


江湖,是男兒的沙場,英雄的天下。

《卧虎藏龍》中李慕白有句話:「江湖中卧虎藏龍,人心裡其實也是卧虎藏龍。」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江湖。江湖,並不只是打打殺殺,氣貫江湖,情滿江湖。愛恨情仇,西風白馬,江湖的魅力正在於它的大起大落,永遠未知的神秘。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分子》中說:「儒、隱、俠構成中國知識分子三大性格要素。」只有中國,才有最地道的俠客;只有中國詩人,才寫得出最正宗的江湖。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劉叉《偶書》】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事,磨損胸中萬古刀。


劉叉是唐代詩人中最像江湖好漢的,也是唐代江湖好漢中詩寫得最好的。

這哥們兒少「任俠」,還因酒殺人,亡命江湖。後來成了詩人,「任氣」,最喜評論時人,看不順眼就「叉」你一下。


時韓愈接待天下士人,劉叉慕名前往,作《冰柱》、《雪車》二詩,韓老師挺欣賞他。那就留下來一塊兒玩吧。


不過沒多久友誼的小船兒說翻就翻了。


當時流行請名人寫墓志銘,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韓愈就是寫這個最著名的一位,收費極高。人死為大,墓志銘當然得說點好話吹捧吹捧,但劉叉很不以為然,認為這個是不義之財,一天,他拿了韓老師掙的一大筆錢跑了——「 持愈金數斤而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


你這錢是吹捧死人得來的,不如給我這個活人花花。「歸齊魯,不知所終」。

韓老師都快氣死了,這是什麼鬼!跑我這兒玩劫富濟貧吶!


…………………………………………………………………………


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


王維《少年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李白《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杳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歡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這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這首《俠客行》古風,寫的是戰國時魏國信陵君門客侯嬴和朱亥的故事,千載之後讀來,英銳之氣,兀自虎虎有威。


李白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書生,讀書的同時苦練劍術,文武雙全。他有詩曰:「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而且李白還參加過畢業實習,真干過行俠仗義、舔血江湖的事,據他自己說,「少任俠,手刃數人」。


李白盛讚戰國時齊國的俠士魯仲連,在秦國圍攻趙國首都時卻秦救趙。平原君欲封以官爵,贈千金,魯仲連堅辭不受:「所為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既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


田單攻聊城不下,魯仲連射箭傳書,幫他拿下聊城,然後又是拂衣而去。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才是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陸遊《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陸遊中年入蜀,在國防前線擔任過軍中職務,軍事生活大大大豐富了他的創作,他的詩句也頗有壯詞。如「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的詩始終貫穿著愛國主義精神,錢鍾書說:「愛國的情緒飽和在陸遊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到幾朵鮮花,聽到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讎,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衝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別人的集里找不到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貫休《獻錢尚父》


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勤苦踏林丘。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


他年各上凌煙閣,誰羨當年萬戶侯。


錢鐐在錢塘自稱吳越國王,詩僧貫休向他獻了這首祝賀詩,錢鐐對「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這一句不太滿意,認為「十四州」有點兒少,於是發話說:「告訴這個和尚,如果他把詩中的 『十四州』 改成『四十州』,我就親自接見他。」


貫休一聽這話馬上來氣了,梗著個脖子叫板說:「等他管轄的州增加到四十個,我再改詩吧。」說完想想話還不夠狠,咬著牙又加一句:「州亦難添,詩亦不改!閑雲孤鶴,何天不飛?」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白居易《李都尉古劍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


白光納日月,紫氣排鬥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


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願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


不願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詩中此意白居易多次使用。其《折劍頭》一詩亦曰:「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數寸碧鋒頭。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繞指柔」一詞源自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現在知道劉琨的人不是很多,說「聞雞起舞」大家就熟多了,這事兒就是劉琨和祖逖乾的。


劉琨出身貴族,「少負志心,有縱橫之才」,以雄豪聞名,當年是風雲一時的人物,包括桓溫等權貴在內的許多人的偶像。祖逖是劉琨最好的朋友,兩個人都有遠大的報負,同為司州主簿時,同床共寢,互相鼓勵,一聽到雞叫就起床舞劍,鍛煉身體保衛祖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龔自珍《漫感》


絕城從軍計惘然,東西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這兩句簡直就是黃老邪的寫照。


黃老邪隨身攜帶的就是一管碧玉簫,既能吹著解悶,又是一種厲害之極的武器。桃花島積翠亭有幅對聯:「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此聯乃黃老邪所撰,內含兩門絕世武學,「落英神劍掌」和「碧海潮生曲」。


龔自珍的詩詞最具江湖味道,「簫」、「劍」兩字常在一首詩中出現,再如「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這一簫一劍,代表著兩般不同人生滋味。劍氣縱橫,男兒闖蕩江湖,匹馬快意恩仇;簫心一片,紅顏柔情似水,款款吐氣如蘭。大多數人心中那個夢幻迷離的江湖夢,最終坐實在這裡。


劍氣簫心,幽情俠骨,怨去吹簫,狂來說劍,這不知是多少人想像中浪漫主義兼理想主義的江湖,也是中國人最嚮往的生活方式之一。這一點,黃老邪輕輕鬆鬆做到了。


其人:形相清瞿,風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


其行:清高孤絕,卓然不群,至情至性,特立獨行,一個眼神,便足以睥睨天下。


煙雨樓頭,黃藥師摟著女兒笑道:「黃老邪自行其是,早在數十年前,無知世人便已把天下罪孽都推在你爹頭上,再加幾樁,又豈嫌多了?」


有資格這樣說話的,不是人傑,便是霸主。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姚淑《過洞庭湖》


一入洞庭湖,飄飄身似無。


山高何處見,風定亦如呼。


天地忽然在,聖賢自不孤。


古來道理大,知者在吾儒。


姚淑貌美艷,性明慧,善丹青,工蘭竹,此詩卻是極具江湖氣。


總覺得「一入洞庭湖,飄飄身似無」這句大有江湖感覺,第一次讀到就想起了古龍《邊城刀聲》中的那首歌:「天皇皇,地皇皇,眼流血,月無光,一入萬馬堂,刀斷刃,人斷腸。天皇皇,地皇皇,淚如血,人斷腸。一入萬馬堂,休想回故鄉。」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史上最具俠氣的10首詩



…………………………………………………………………………


【龔自珍《己亥雜詩》】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


金庸頗喜此詩,他的大兒子名「傳俠」,據說源於此句。


龔自珍《已亥雜詩》曰「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俠客的社會,江湖仍在,惜無大俠,幾乎幾代人的江湖感覺都來自金庸的武俠小說。


一種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精神,一種永不屈服的意志和鬥志,一種百折不回的決心,一種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這就是武俠小說中對英雄俠客的總結。


古語有云:「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江湖中人的行為準則。現代社會不再提倡「江湖義氣」,然而那「恩怨一揮手,只求得朋友間肝膽相照」的情意,卻是世間最可寶貴的財富。


對於「義氣」許多人有一種誤解,認為那不過是「兩肋插刀」的玩意,其實「義」更多的是一種忠實、責任與履諾,是每行每業乃至每個人都有其所不為、有其所必為的處世方式,它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和基礎。


江南嫵媚,雌了男兒」,這是宋詞人陳人傑在一首《沁園春》序中記下的友人詞中的一句。而這十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真希望我們的國家血性男兒能更多一些。

您可能感興趣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才是俠客的最高境界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現代之俠——古天樂
中國好典故-俠之大者
《射鵰英雄傳》簡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聽了這位和尚的話,網友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的郭靖,在歷史上確有原型「中天神將」郭侃!
97版《天龍八部》,黃日華詮釋真正的俠之大者
遊俠劉邦的迷茫期:何謂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除了武功絕頂,還擁有三項第一!
金庸武俠世界裡的道士,其中一人竟是俠之大者的恩人?
何謂俠之大者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DC一哥與漫威一哥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水滸中俠之大者,卻是一名求死之人,精明蓋過宋江
俠之大者ppwan《楚留香新傳》天涯浪子大盤點
俠之大者:聊聊優質偶像古天樂
此人為隋末亂世的俠之大者,有一統宇內之志,一念之差,敗於李唐
射鵰英雄傳中被忽視的三個人,因為他們,才有了郭靖「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