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清代科場一景


作者 馮翊


「太陽底下無新事」,這句感嘆或類似表述,同樣可能出現在乾隆四年(1739)。當年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兩起讀書人對抗官府事件,的確是自清朝建國以來N起事件的重複。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地方官與乾隆帝的處理態度並不一致,前者主張懲罰主事官員,後者主張懲罰讀書人。二者認知的偏差,預示風向的轉變。


兩起讀書人對抗官府事件


乾隆四年三月初七,福建福安縣。生員吳毓甲、李志炳等人出入文廟十餘次,將大門塗黑,抗議知縣蕭荃鎖禁生員郭向高。按當地教官夏鳴雷的說法,後者因侵佔寺租而被拘。更讓生員在意的細節是,知縣蕭荃還親自打了郭向高十五大板①。

打讀書人的屁股,這讓享有特權的生員無法忍受。在清朝,生員指獲得入學及考試資格的秀才、監生,雖是士的最底層,但人數龐大,特權不少:糧租可以少交乃至不交,不需服勞役、不必當差,皇帝也多次下諭旨規定,如果生員犯小事,州縣官批評教育,予以「申飭」就可,犯了大事,就交給省級教官「學政」處置。嚴禁縣官擅自杖責士人。②


因這等小事,生員郭向高就受了杖責之辱,代價太大。知縣趕在學政處置之前就打屁股,有違「程序正義」,讀書人不可能不看在眼裡。在重視禮儀的年代,生員們以塗黑文廟這等大不敬的方式抗議,可見事態之嚴重。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無錫縣學,官辦,生員讀書的地方,與民間書院互補。


不過相比直隸省昌黎縣知縣劉延泰的遭遇,蕭荃的事算小。乾隆四年四月初五日,劉延泰的縣衙被一群生員拿磚頭堵住了門,起因是生員趙汝楫控告他縱容鹽商漲價。案件尚在管轄昌黎縣的永平府審理,帶頭的生員邢謨烈等9人就急不可耐地擁向縣衙大門,拿著磚頭,要求劉延泰出來說話,被拒。劉延泰閉門不出,正待生員壘門之時,當地駐防軍隨後趕來,抓了6名鬧事的生員。③


上述事件均在一個月內發生,分別驚動了當地最高長官福建巡撫王士任、直隸總督孫嘉淦,二者分別在事件發生後的第十四天(三月二十一日)、第十一天(四月十六日)上報乾隆帝。皇帝收到題本,知道這事兒並做出處理指示已經是五月初六。從最先爆發的福建福安生員對抗官府事件到諭旨下發,將近兩個月。這段漫長的時間內,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督撫與皇帝的處置「分歧」


如果把揣摩皇帝意旨作為臣僕的第一要務,直隸總督孫嘉淦與福建巡撫王士任的表現算是很差的。兩起事件經過不同,二者把責任均推向當地官員,要求革職。


王士任在提請知縣蕭荃革職之前,看到了兩份責任描述輕重不一的說辭。福安縣教諭夏鳴雷告訴王士任,郭向高因欠租被打屁股導致事件擴大化,自己對此負有領導責任,「不能覥顏斯位」,願意引咎辭職,「交印縣堂,掛冠歸里」。福安縣知縣蕭荃說,郭向高侵蝕寺廟的田租150石,「把持各佃欠租」,控制各個佃戶拖欠的租稅,「匿犯毆差」,藏匿罪犯,毆打公差,干擾執法,還「咆哮公堂」,他不得不親自打郭向高屁股。而教諭夏鳴雷於是乘機起鬨,就出現生員塗黑文廟這一幕。④

分析二者稟告發現,夏鳴雷避諱了自己在此事中的角色。清制,省府(州)縣分別設有學政、教授、教諭,管理士人、組織科舉,夏鳴雷作為教官伸向基層的觸角,平日里與生員接觸甚多,不可能與「鬧事」毫無干係。蕭荃則曆數郭向高為非作歹,指控夏鳴雷,並承認杖責士人,也就是承認犯法。


因此,王士任的題本相當好寫,他綜合二者稟報,不尋求第三方核實,將蕭荃、夏鳴雷一併視為「違例」「大幹法紀」。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晚清秀才形象。


王士任稱,生員郭向高無論行為多麼惡劣,也應當讓學政去管,而蕭荃不「持躬謹飭,待士以禮」,不盡「教養士民」的責任,反而「凌辱青衿」,打人屁股,已經違背了先帝「生員有犯,不許地方官擅行杖責」的諭旨,其親自執責刑罰,更是「狂躁失禮」。夏鳴雷平日里「失於訓誨,不能約束」,又在此事中「公然縱庇」,包庇縱容「劣生」鬧事,其辭職之舉,更是「狂肆無忌」。他請求皇帝將二者革職,交由上級嚴審。⑤


王士任或許沒有意識到,知縣蕭荃不可能不知道皇帝的諭旨,其親自打生員屁股,也許是出於重壓而情不自禁。


地方大事無非刑名與錢糧,至於錢糧,縣令負有督催之責,不按時按量完納,輕則罰俸,重則降級、革職。此前的乾隆三年十一月,蕭荃剛剛交完任內拖欠的漁稅銀兩,被免去了工資降級戴罪的處分。⑥僅僅過了兩個月後的乾隆四年,郭向高「把持佃租」,侵蝕寺租,必然影響政績,蕭荃可能會再次受到處分,其激動之舉不難理解。


時隔一年,蕭荃又面臨革職的處分,昌黎縣令劉延泰與他同病相憐。不同的是,他前一年還受到表揚。時任直隸總督的李衛,奏請摘下他昌黎縣代理縣長的帽子。孫嘉淦號稱直臣,並沒有理會對劉延泰「為人老成」「辦事勤慎」等考語⑦,也沒有理會生員關於縱容鹽商漲價的「誣告」,他在奏疏中首先痛斥劉延泰失責:


查該縣平日如果無貪婪苛虐貽害民生之處,該衿監等何至列款首告?又復糾眾尋釁,且當率眾擁鬧之時,如果心無愧怍,日應即行拿究,乃復畏避不出以至肆橫無忌,迨至把總韓英拏獲解府。該縣並不具詳通報,似此昏庸不職之員,斷難姑容,貽悞地方……若不革去職銜衣項一併嚴審,無以肅吏治而警刁風。⑧


相比王士任,孫嘉淦更站在生員一方去看待此事,他說生員首告劉延泰,並非空穴來風,一定是平日惡政所致。劉延泰閉門不出,不出來抓人,是心虛,而等駐防軍拿完人,又不及時通報,實屬「昏庸不職」,如果不革職,不足以肅吏治。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乾隆初期名臣孫嘉淦,山西人。



孫嘉淦發這麼大的火,要求嚴懲一個前幾年還幹得不錯的知縣,而對生員如趙汝楫以及其他「人犯」則以「靜聽審詳」「嚴加懲治」等客套之語帶過,一方面可能是出於「愛士」「養士」之意,更重要的是,乾隆三年十月孫嘉淦才任直隸總督,事發時,他上任不過半年時間,沒有太多時間熟悉直隸官場,與劉延泰過不去,不排除「新官上任三把火」、「肅吏治」抓典型的可能。


話說回來,王士任與孫嘉淦都在正常職權範圍內辦事,督撫有監督下級的權力,地方有事,理論上首先須監察屬下有無責任,再論其他,他們均將案件的主要方面定性為官員的失職違例,符合朝廷自順治帝以來一貫的「養士」精神。不過,居於官僚、讀書人第三方的皇帝卻並不這麼看,五月初,面對二人遞上來的題本,乾隆帝把板子打向了士人。


引向整頓「士習」的話術


王士任與孫嘉淦在題本里均提到一個細節:繕寫題本時,布政使、按察使都同來要求糾參,以示支持。皇帝在率先抵達御前的王士任題本上寫下諭旨,後到的孫嘉淦題本則沒有多說,只說「已有旨了」,還特意挑出了一個錯別字。


很明顯,乾隆帝把這兩件事當作一回事看待。事實上,收到孫嘉淦題本之前,乾隆帝從別的渠道知道了此事。直隸提督永常密奏了昌黎縣生員鬧事案,其中提到,劉延泰親自帶著官印交到永平府,要求辭職。⑨聯繫此前福安縣教諭主動交官印的情景,兩案均具備了「生員鬧事、官員辭職、督撫提請革職」的元素,人們很容易將生員鬧事與逼迫縣令辭職聯繫在一起。乾隆帝對此頗為反感,他決定否決督撫的意見,但實在繞不開此前司法上優待士人的諭旨、官員違例的事實。怎麼辦?乾隆帝精心編織了一套話術,這在隨後發布的諭旨中充分體現。



整頓知識分子:乾隆帝的翻轉把戲


清代膠東書院生員日課三種之《子曰苗而不秀》八股文一篇



首先,他承認朝廷加給士子的特權:


「伏查皇考當日優待士子,原有不可擅加笞杖之恩,朕御極以來,諭令士子免派雜差,有因糧褫革者,完納之後,准其開復。蓋以膠庠多士,讀書明理,諒能恪遵法紀,爲庶民坊表,是以格外優恤之也。」⑽


但這項來自皇恩的特權的前提是,生員須「讀書明理」「恪遵法紀」。而福安縣生員卻「恃衿包抗,率衆挾制,敢將文廟黌門,乗夜塗黒,」昌黎縣生員「控告知縣,率衆欲壘縣署,」不遵法守紀,這是「青衿中之敗類,爲國法之所不容」。因此,福安知縣蕭荃打屁股,並不是「凌辱青衿」,而是正當執法。昌黎縣生員趙汝楫舉報知縣這一行為本身,也「為國法所不容」。⑾


至此事件的認知倒轉,由二位督撫眼中的知縣瀆職違例,定性為讀書人違法亂紀。這樣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否決督撫奏請革職提議。不過皇帝並不滿足這一點,他還拔高提議的負面影響:


乃該督撫遽請將知縣革職,與劣生一同審擬,是縣令官長之去留,劣生竟可操其權柄。⑿


皇帝認為一旦革職並與「劣生」一同審理,即等於將縣令官長去留之權,交由生員把持。一件普通的鬧事案子,升級到爭奪朝廷的任命權,茲事體大。乾隆帝指出,此例一開,將「挾制刁風,以滋長縣令必有不能約束士子之勢,」會更加鼓勵生員鬧事,給人以縣官約束不了士人的印象,這「於人心風俗,大有關係。」最終影響地方穩定。⒀


二者最終沒有受到革職處分,安然完成剩下任期,這場風波他們全身而退。但全國的士子卻因之受到不小的「衝擊」。六月,乾隆帝借湖南省上報的長沙府生員因善化縣訴訟誘發的「群體性事件」由頭,發布了一道「訓飭士習」的諭旨,斥責生員「藐視憲典,以安分為恥,以抗法為榮」,這樣的人不能指望當好官。「各省學政當……時時訓誡」,「其盪閑踰檢,有玷宮牆者即行斥革,毋得姑容」,該取消生員資格的就取消,「地方督撫大吏,亦當竭力一一化導,並嚴加約束」。⒁


這是乾隆帝即位以來處置的第一件生員鬧事案。29歲的乾隆帝的思路是,在皇帝諭旨、朝廷律法與想要達到的整頓目的之間,編織一套話術,將前者屈就於後者。而官僚因循舊軌(康熙雍正時期寬待生員的例子甚多),與皇帝出現認知上的偏差與錯位。不過,這種情形日後再難出現,「訓飭士習」諭旨之後,乾隆朝對生員的控制由寬變嚴,越來越嚴,直到嘉慶朝才有所軟化。


注釋:


①王士任《題為特參福安縣知縣蕭荃教諭夏鳴雷違例行杖大幹法紀請革職嚴審事》,清宮檔,乾隆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檔號:02-01-03-03688-006


②清《欽定學政全書》,卷24、25


③孫嘉淦《題為特參昌黎知縣劉延泰衿監聯謀鬧署等請旨革職事》,清宮檔,乾隆四年四月十六日,檔號:02-01-03-03725-008


④⑤:同注釋①


⑥:訥親《題為會議閩省福安縣知縣蕭荃續完任內漁稅等項銀兩開復降級處分事》,清宮檔,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檔號:02-01-04-13046-005


⑦:李衛《題為署昌黎縣知縣劉延泰等員辦事勤慎請實授事》,清宮檔,乾隆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檔號:02-01-03-03494-001


⑧:同注釋③


⑨:永常《奏為昌黎縣知縣劉延泰拿獲壘砌衙門人犯解赴永平府事》,清宮檔,乾隆四年四月十七日,檔號:04-01-01-0048-009


⑽⑾⑿:《清高宗實錄》乾隆四年五月辛亥條


⒀⒁:《清高宗實錄》乾隆四年六月戊戌條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您可能感興趣

陈寅恪的五句话,告诉你什么叫知识分子的风骨
陳寅恪的五句話,告訴你什麼叫知識分子的風骨
葉兆言:扔進糞坑裡的臭雞蛋,以及吃掉肥皂的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使命:傳承與變革
黑爪:約翰·伯格,當代白左知識分子鼻祖
蔣勛:知識分子的風範
知識分子被稱臭老九,鄧小平大怒,說了句重口味的話
為何純良的瑞典卻盛產聖戰分子?
湯序波:為一代知識分子立傳
季羨林: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
魯迅筆下的九類知識分子
消逝的知識分子?
我和「知識分子」主編喝下午茶
知識分子的風範
特里爾:毛澤東是個半知識分子
中國知識分子:與麻木和蒙昧的鬥爭!
錢穆:一個守舊知識分子的情懷與論辯
孔子:永續生命活力的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污起來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