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


本期人物: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 腦血管專業組 ——曹 勇


大醫生兵器譜主筆 | 趙閃閃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狄更斯《雙城記》的開篇,「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似乎,這句話放在哪個時代都有意義。在當下這個舉世浮躁的社會裡,沉靜下來做點事,不容易。風氣裹挾下,急功近利的情緒無孔不入,一點點滲透,攻城略地。曹勇擺擺手示意,不願意再繼續這個話題,「大家都知道的,沒必要多言。」


「成功或失敗,三分人事,七分天命。」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五病區副主任曹勇援引《曾國藩家書》里的話來總結。專業之外,他喜歡讀歷史、小說。當學生時最愛的小說 —— 蘇叔陽的《故土》影響了他做醫生的選擇。「現在看來《故土》寫得有少許幼稚,但充滿真情,如今回味起來仍讓人感動。」

25年前,他過濾掉鍊鋼煉鐵、計算機、金融,選擇了醫學。就像一場長跑,歷風雨而不間斷,人到中年,他愈發明白,更加珍貴的是長久的堅持,從醫也是如此。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他對病人好,以一種平常的、平等相待的態度,情緒里不見波瀾,坦然走過病患。


外人眼裡,開早會、查房、出門診、上手術、寫論文……按部就班,周而復始,醫生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極其單調。但在曹勇看來,這單調里也有著繁複的層次和深沉的質地。

忙碌還是像風一樣撲面而來。


他裹了件大衣,往外走,185cm的身高,標準身材,步履輕盈,手裡攥著一沓論文。在早會後手術前的半小時里,他要去研究所找谷博士商討一下關於樣本量估計、統計學差異等相關臨床研究的問題。臨床的事情太多,科研成了擠時間要做的事情。


病區里很少見他噓寒問暖,他平素說,作為一位大夫,是要靠專業說話的,只會噓寒問暖與鄰里勸慰何異。


曹勇的門診量不算太多,來就診的患者多是腦血管病和老年神經腫瘤。


有位四歲多的小患者,片子上顯示是血管畸形,但不能確定是哪一種畸形。曹勇說明情況並建議他們先去做造影,明確診斷,以便做下一步的治療。爾後解釋,如果是海綿狀血管瘤可不必著急手術;如果是動靜脈畸形,則要做手術或伽馬刀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是腦出血主要的原因之一,出血可導致殘疾,危及生命,需積極處理。

家長因為孩子小,很擔心手術的影響,急忙問:「一定要做手術嗎?要開顱嗎?」「怎麼做是大夫的事。你們首要的是先去做個造影,我們才能談下一步的事。」


他的門診里,常見這些片段,溫柔而凌厲,貫穿始終。他並不客套,語氣克制,聲音低而有分量。通常,專業之外沒有太多的話。


推門進來的兩位女士,遞了片子給曹勇看,「病人是我們母親,急性腦出血,昨天晚上送到急診室的,現在仍然昏迷不醒,這是當時拍的片子。」他反覆看了病人的所有病歷和影像資料,低低的聲音里一股堅定,「可能救不活了。」家屬顯然有點懵,一時無措,低垂了頭又揚起,「就一點活下去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嗎?上呼吸機呢?」曹勇依舊低低的聲調:「應該是救不回來了,病人自己的呼吸已經沒有了,雙側瞳孔散大了,再上幾個星期的呼吸機可能沒有意義,對病人來說也是痛苦。」門診里開始沉默,短暫的沉默。


他的直接,讓家屬頗有些吃不消,其中一位已經開始小聲啜泣起來。家屬離開後,他淡淡的語氣,「很少能有醫生像我說得這麼直接深入的吧!」繼而反問一句:「你覺得他們從急診那裡沒有得到相同的診斷嗎?只是不願意相信而已,決心難下。其實,他們缺的就是一個幫他們做決定的人。」

1995年,曹勇首都醫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曹勇抽出床頭的片子查看問詢,對比患者的狀態及恢復情況。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素來有轉科的傳統,新來的畢業生總要經歷這個過程再決定留在哪個病區。曹勇最初是在神外七病區,副主任吳震帶他。在吳震眼裡,曹勇是個做事認真、勤于思考、愛讀書以及接受力特彆強的人。「他很安靜,愛琢磨,說什麼一點就通,而且有中國文人身上的儒雅氣質。」


兩年的磨礪,成為他醫生職業生涯里過渡的一環,他慶幸自己遇到了良師益友,逐漸在工作中找到節奏,自言「非常充實的兩年」。


1997年,他開始碩博連讀,導師是趙繼宗院士。他提到趙院士,話語間很是推崇,「趙院士勤于思考,善於學習。即使對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講話發言的學問也在日常中不斷總結反省,力求完美。」趙院士講話邏輯性強,思路層次清晰,沒有廢話,他深惡痛絕說話不斷插入「然後」。


多日的跟訪中,都能感受到曹勇的回答亦竭力拒絕廢話,強調邏輯性。老師的言傳身教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曹勇說,趙院士就有一種榜樣的力量,傳遞在自己身上。做手術,充分準備,如果還是回天乏術,他亦心內坦然,「我儘力了,沒有遺憾」。


已故的王忠誠院士提出,他的繼任者應該繼續發展中國神經外科事業,使中國神經外科在世界上擁有相稱的大國地位。曹勇認為「中國神經外科正在奔向這一目標的大路上」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在趙院士的幫助下,2006年,曹勇於美國BARROW神經學研究所訪問學習。在這期間,他更加感受到了中國神經外科與國外發達國家神經外科的差距及治療理念的不同。


在曹勇看來,臨床大夫除了做好專業,也要做一個科學家。他對自己的定位,「Become a scientist surgeon」。


曹勇表示,實驗室的工作,更多地是在培養一個臨床大夫的科研思維,「有沒有科研思維對一位大夫以後的發展很有影響」。所以,他帶碩士博士學生,一定會要求他們至少有半年時間在實驗室里做研究。


在他的觀念里,即便是縣醫院的大夫,也可以做科學研究。「美國的小學生都可以提出問題,家裡有人得胰腺癌死了,就會想怎麼才能快速診斷胰腺癌,最後研究出可以通過一滴血就能快速診斷出胰腺癌,還因此獲獎。」重點是有沒有科研意識,勤于思考很必要,「如果只是反覆做手術而沒有思考,那只是在模仿,沒有突破。病例積累到一定數量,自然會有所思考、比對和發現」。


當初,王忠誠院士創立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也是要把臨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與基礎研究結合起來,通過研究更好地應用於臨床治療。曹勇說,「這是相得益彰的事情」。醫學進步就是在這樣的點滴摸索之中顯現的。在臨床和科研之間,曹勇也苦惱,「我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平衡點不好找」。


「現在我的科研和手術的分配是三七開,我所希望的是能達到五五開,可以多一些時間做科研。」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手(術室里,他安靜的做手術,很少說話。)


在曹勇看來,年齡越大,越要勤于思考,專註臨床工作沒錯,但是要鼓勵醫生去做科研,學習新知識。


曹勇今年45歲,正是外科大夫的黃金時期。歲月留下的痕迹已被他悄然吸收,更多的是內化的氣質。


「有多少問題是出在簡單的小手術上?」他看似雲淡風輕地詰問。技術很重要,但是做手術還是要用心。有業內人士稱拒作手術匠,他直言,只有手術技藝十分高超的人才能說這樣的話吧,若連技術都不過關,又有什麼資格置喙。其實先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匠就已不易,把技術練好再考慮其他。


手術技術的提升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方方面面怎麼處理都是經驗累積出來的。「比如動靜脈出血的止血,很困難,所以要把電量調低一點,電灼時連帶一點周圍的組織。」每個外科大夫都會經歷這些階段,他們也都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提升技藝,但又深知,這是一輩子的事業。


他呈現了太多的面相,成熟的,低調的,深沉的,內斂的,而同時又有與這些背道而馳的。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吳震打趣他:「曹勇笑起來的時候很陽光,像鄰家大男孩!」曹勇也笑著還擊:「吳主任更像!」


他們關係好,2013~2014年,曹勇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後學習。期間,吳震帶了一幫朋友去看他。「那時候真是挺感動的,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見到老師格外親切。」


舊金山的學習生活,讓他對這座城市也產生了感情。2013年2月2號,他正式開通了微信發了第一條朋友圈——「窗外的天空」,用以記錄舊金山的學習生活。「我去過美國很多地方,特別喜歡舊金山。」他臉上溢滿了快樂,一一細數著那裡的美好——「溫度適宜,風景怡人,長長的海岸線,日落的時候,看著太陽就掉到海里了,彩霞滿天。」


他說,UCSF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擁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和醫生。「他們那裡四季如春,夏天也涼颼颼,不像北京熱得要命。你想平均每年能多出來兩個月時間學習工作,能不得諾貝爾獎嘛?」學校牛人很多,和他們聊天討論,一些原本糊裡糊塗的事情漸漸清晰起來,也知道我們差在哪兒了。


記者手記:

大醫生-曹勇:更多科研為了更好臨床,路,還很長!



相較於被宣傳報道,曹勇更喜歡自己成為執筆者,覺得寫寫東西挺好,「如果我去參加一個會,把所聽所想寫出來,大家分享有多好。」對於醫學科普,則尤其較真,「最好還是醫學專業的人來寫,其中邏輯關係恐怕非專業人士不能夠敘述清楚。」


與很多大夫不同的是,他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不低,所發表見解評論亦頗有獨特處。訂閱號則多是關乎歷史,他看後唏噓,並不是每期推送文章都好。因為忙,書店也不常去了,參加的會越來越多。


他喜歡閱讀,喜歡王小波,因其文字凝練,富於節奏,邏輯性強;他喜歡長跑,像阿甘那樣,不問因由,於其中獲得愉悅,感受著四季變換,人世流轉。他做手術,數量之外更追求質量,技術打底,復盤為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他常援引一位前輩的話,「當你做了10例同類手術,覺得自己什麼都行;當你做到100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行。」到今日,他說,自己尚未達到手術匠的級別,路,還很長。


攝影 | 曉藝、於佳


新媒體編輯 | 雪醬

您可能感興趣

大醫生-朱旭:不懂臨床的介入醫生只能是「導管匠」
各種骨質增生的臨床癥狀,好多的人都還不知道吧,快來看看吧!
細胞臨床很遙遠?不!你關心的都在這!
醫生晉級之路兩大攔路虎,科研還是臨床?
那些脫離臨床的護士,大多後悔了
「協和臨床思維」太牛了,竟是這樣煉成的!
臨床如何做科研?一名醫生的體會
中醫穴位太難找?奉上高效的臨床選穴思路,太實用了!
臨床大家張錫純:生薑乾薑本同根,治病功效不盡同!
胡大一:臨床需要良知、經驗和智慧——再談不要在病人身上做的過多
那些讓你茅塞頓開的臨床操作圖,每張都值得好好看!
肌酐高等於腎有病?臨床醫生可不這麼認為!
醫生臨床的這些事-臨床的溝通
未來放射科醫生更像臨床數據科學家 只因……
產科醫生:臨床「險象環生」 媽媽注意兩點 對身體和胎寶寶都好
胃炎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病,很難根治,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及時預防。
產後婆婆在醫院的表現,臨床都都說婆婆的不好
十幾年的「老胃病」竟然在臨床心理科看好了
國醫大師郭子光:要想複製我,你就必須早跟師!必須早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