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拳打鎮關西」導向有問題?這鍋我們不背!

「拳打鎮關西」導向有問題?這鍋我們不背!

摘要經典成為經典,有它的理由,編者盡可有自己的偏好,但拿「現代和諧社會導向」當理由,實在讓人發噱。



作者:楊早(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知名文史學者)



近日一條《語文版修訂教材今秋正式使用》的新聞引起了很大爭議。爭議集中在教材課文的「大幅替換」上,而引發爭議的焦點替換,又並非出版社強調的「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而是「延伸報道」中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說出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由於與現代和諧社會導向不符,被換為《智取生辰綱》;《南京大屠殺》被換成《死裡逃生》」。

由於「《南京大屠殺》被換成《死裡逃生》」的爭議聲浪太大,語文出版社不得不於5月23日發布嚴正聲明,稱「在修訂過程中,我們將溫書林所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文換成張純如所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的節選,課文題目為《死裡逃生》」。也就是說,「南京大屠殺」的份額仍予保留,只是換了湯沒換藥。


就這事,我跟從事中小學教育研究的朋友聊了聊,他覺得這事幾乎不太值得多談。一是語文出版社教材在全國教材市場占的份額並不算大,如王旭明所說,今秋全國各地有「四百多萬中小學生使用語文版一年級和七年級新修訂的語文教材」。二是教材篇目調整,在中小學教學實踐中是一個很小的問題。



「拳打鎮關西」導向有問題?這鍋我們不背!


九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本封面


那什麼是大問題?他說「教材修訂與評審的依據、教材的准入與退出機制、教材的性質地位與功能、教材設計的思路」,這些才是他認為的「真問題」。但他也承認,這些問題要不牽涉面太廣,要不專業太強,不太可以在公共領域進行討論。


所以公眾對於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想像與情緒,就都集中在了某種教材一兩篇課文的替換上。「《南京大屠殺》被換成《死裡逃生》」被有些人解讀成「做到了日本軍國主義想做而沒做到的事」,情緒之激烈,想像之豐富,各網站評論俱在,並未被404。


還有一種意見,是說「何必告訴小學生如此殘酷的歷史事實」「我是家長,我不希望孩子過早接觸這些民族恩怨史」。我查了一下,被替換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在語文版教材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南京大屠殺》是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小學生的父母就不要再擔心了。


再看看內容。《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都是《水滸傳》里傳播最廣的章節。說是「與現代和諧社會導向不符」,那整部《水滸傳》恐怕都有這個問題。公務員打死不法小老闆,和組團搶劫貪官贓款運鈔車,哪個更讓人感到不和諧,還真不好說。


「拳打鎮關西」導向有問題?這鍋我們不背!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課本插圖



關鍵是:「現代和諧社會導向」為什麼需要初中語文課本來為之負責?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一貫主張「語文教育要回歸『語』和『文』的本真」(王的多次發言,參見2014年11月亞洲教育論壇,2015年11月11日華中師範大學「妙筆名家論壇」),這「現代和諧社會導向」是跟「語」有關,還是跟「文」有關?


如果要照顧「現代和諧社會導向」,可以用清代的做法,不選《水滸傳》而選《蕩寇志》,或是金聖嘆竄入的「盧俊義梁山驚惡夢」那一段,充分反映犯罪分子對人民民主專政力量的畏懼之心。反正「少不讀水滸」,古有明訓,直接換成《弟子規》或《增廣賢文》也是不錯的法子。

只是這樣一來,「語」和「文」更無從談起。其實,領導或專家們要替換課文,總有他們的考慮,只是向公眾說明這種考慮,用語需要緊貼「語文教材」的本質,不能用這麼可笑的詞語。


我這有一個例子:夏丏尊、葉聖陶、宋雲彬、陳望道共同編輯的《開明國文講義》,乃公認民國中學程度語文教材里的佼佼者,第三冊也選了《智取生辰綱》,課後只附有作品說明與辭彙解釋,在該單元後附的「文學史話」中,隱隱透露出了編者的用意:


小說是把全社會反映於其中的文學的表現樣式……例如《水滸傳》「吳用智取生辰綱」的一回中,便寫著一首歌詞道:「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歌詞所含的意義何等深刻!明清以來的作者,更把一切社會問題都在小說中提示出來,給我們一個極深刻的印象。我們讀了《紅樓夢》,便會想到大家庭制度的缺陷;讀了《儒林外史》,便會感到科舉制度的毒害,以及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等等。總之,我們如果承認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則明清小說所給予我們的時代上的認識,比任何歷史書還要深刻。所以明清小說在近代文學上的地位,比什麼詩詞古文更重要得多。


這套教材出版於1934年,正是中國內憂外患俱烈的時代,加之編者共同的「為人生而藝術」立場,強調文學與時代的關係,看重文學中反映的社會問題,再正常不過。即便如此,這些說明尚不算脫離文學的立場,需要教師補充說明的,是「何以這些小說最給人深刻的印象」,白勝唱的歌謠妙在什麼地方,「智取」的描寫又厲害在哪裡。同樣,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重點根本不在公務員私自打死壞人,而在於作者描寫打人過程的三翻四抖,一唱三嘆。總之,經典成為經典,有它的理由,編者盡可有自己的偏好,但拿「現代和諧社會導向」當理由,實在讓人發噱。


「拳打鎮關西」導向有問題?這鍋我們不背!



而溫書林的《南京大屠殺》,選自1987年第7期《解放軍文藝》。看以前的教案,重點是讓學生由這篇文章,體會報告文學的寫法。且不說1987年的作品,體現不出史學界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即以教學論,「南京大屠殺」這麼重的一個題目,教師少不得要把許多氣力用來解釋複雜的日本侵華戰爭,這一來語文課又替代了歷史課的功能。


至於用節選自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死裡逃生》來替換《南京大屠殺》,也看不出編者動機何在。難道是因為《南京大屠殺》里不曾提到中國軍民的反抗,容易讓學生感到沮喪或「歷史虛無」,才換上一個「智勇雙全勇敢反抗」的中國婦女李秀英的故事?


其實,看看原文就知道,李秀英勇則勇矣,「智」一點沒看出來,一個懷孕六七個月的婦女,面對三名日本士兵,反抗不反抗,下場都是註定的悲慘,她的死裡逃生,被捅了37刀還能活下來,就是運氣使然。《南京大屠殺》開頭寫那位「靜緣」,當年是13歲的小尼姑,慘遭四名日本兵蹂躪,畢竟也活了下來。她算不算「死裡逃生」?至於《死裡逃生》中總結的李秀英「來自一個完全沒有女性影響的家庭」,「不得不在一個只有男人的軍人家庭中長大,她的父親、兄弟和叔伯不是軍人就是警察,在他們的影響下,李秀英變得很男性化」,這種經歷給了她「反擊的意志」,更是顯得指向可疑。政府放棄了首都,軍隊放棄了城防,卻想讓「男性化的女性」承擔起反擊敵軍現代化部隊的重責?如果說在張純如《南京大屠殺》一書中,這只是諸多故事中的一個。語文版教材單單把這個故事挑出來,又想說明什麼呢?


以我的淺見,初中語文教材(!)中不出現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題材,完全沒有問題。既然說要讓語文教材回歸「語」和「文」,就不要心心念念政治與歷史。現在出現了,而且不是這篇是那篇,又怎麼樣呢?教材多元化是趨勢,中學生的閱讀多元化更是值得提倡,一兩篇課文的意義,實在不用放到那麼大的地步。


過分在意這樣一些「小問題」,仍然是信息壟斷時代的思維,總覺得微言中必有大義,受眾舍此又無他途。編者和一些觀者,恐怕都把這事看得太重了。玻璃心對撞玻璃心,彼此都會碎成渣渣。倒是有一種評論比較到位:語文出版社你那麼大的機構,又是嚴正說明,能不能不要使用「日本鬼子」那麼不嚴肅的稱呼?侵略者,佔領軍,都比「鬼子」準確——這才是回到了「語」和「文」的正途。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結語騰訊《大家》是一個互聯網原創專欄平台,致力於為讀者提供最有價值的內容和觀點。《大家》微信號:ipress,歡迎搜索收聽。

您可能感興趣

領導向你借錢,為什麼我要讓你別借?
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是政策導向的力量是四兩撥千斤的!
所有的感情,都應該以這一點為目標導向!
為何這兩隻貓相愛相殺,原來是主人錯誤導向
揭秘輿論導向背後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戰機不是說帶的導彈越多就越好 時代進步戰爭導向早就變了
產品導向企業:用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目標嗎?
公司應該以結果為導向嗎?
以目的為導向的生活?不,謝謝!
理解政策導向,把握市場趨勢,按照居住需求買賣房子
《金星秀》因為價值觀導向問題惹爭議,可能要停播了
由「就業」導向走向「發展」導向
遭遇麻煩?製造業導向型發展的未來
[娛論導向]《閃光少女》致歉,下跪的有意義嗎?
施一公:連我最好的學生也想去金融公司 大學的導向出了問題
「患者導向的鎮痛劑量選擇」在剖宮產術後鎮痛的臨床研究
腹黑論:杜蘭特陰謀得逞,輿論導向已指向威少!
粉絲導向的國產動漫,少了一份堅持和忍耐
NEJM:早期目標導向治療對膿毒症患者更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