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吃貨總動員|導語】 餃子的地位絕對是中國飲食的頭一位,就因為Ta和人們最看重的春節聯繫在一起的緣故!不過平時吃得也不少,各種餡料,各種吃法,讓最會吃的中國人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你知道中國人最愛的這道美食是怎麼來的嗎?這個名字又是怎麼被叫起來的嗎?今天吃貨君就帶大家一起來扒一 扒餃子的前世今生,讓你吃其然,吃其所以然!呵呵!


話說相傳東漢末年, 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 美食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原名「嬌耳」,你知道是中國哪一位古人發明的?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吃貨總動員|結語】我們的口號:唯有愛與美食不能辜負也!如果你也是一枚地地道道的吃貨,就請加入我們吧!

您可能感興趣

從三國看名劍,你知道劍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嗎?
中國古人發明了貞操帶,現在女性天天穿,自己卻不知道
當有人背後對你說三道四時,需要做的就這麼一句,古人大道!
你只知道老樹畫畫,卻不知道這人筆下的古人都玩瘋了
被古人稱為「靈根」的它,渾身都是寶,您知道嗎?
古人為何喜歡女子的美足,原來和一個著名的皇帝有關係!
看諸葛亮的這幾項發明領先世界兩千年,就知道古人是多麼的聰明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古人類是那個?是元某人嗎?
誘人!一起來看女子神秘的貼身內衣,原來古人的淫蕩藏在骨子裡!
這麼古人雖赫赫有名 但他們的真實姓名卻鮮為人知
為何沒人要復興古人的髮型?這是一個好問題,但是你知道盤發曾經要申遺么!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道路?古人也是這樣乾的嗎?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盆景,從古人那得名,乖巧精緻,惹人喜愛!
在這裡,看看中國「古人」的家是什麼樣的
周六就是大暑節氣,古人在這天會喝羊肉湯,男人特好這一口,知道原因後估計你也會喝
我國有一批生活在南方的蒙古人,祖先全是英雄,但多數國人不知道
我的天!這些名人和古人長得一模一樣!
古代陋俗:古人竟然是這樣典當妻子的!
古人的名字都很好聽?不,來看看這些奇葩的古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