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與佛教的傳播發展

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與佛教的傳播發展

佛教自印度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以後,又經中國東傳朝鮮和日本。傳入中國的佛教總的可分為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兩部分,這兩部分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各自鮮明的文化特色。其中藏傳佛教的特色非常突出,首先是全民信仰,佛教領袖保持著絕對的神聖地位,佛教信徒大都比較虔誠。其次是政教合一,整個社會生活嚴格受王權、神權的控制,佛教的領袖在世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寺院既是佛教中心也是政治統治中心。最後是藏傳佛教具有強烈的神秘色彩。而漢地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最為獨立和充分,漢地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是印度佛教在中國與中國的文化相結合逐漸被民族化、本土化的過程,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代表了佛教在中國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石窟是展示佛教藝術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佛教藝術往往通過石窟的雕刻、寺廟的塑像、壁畫的彩繪,將佛教人物的各種形象以及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在展示過程中,承前啟後,逐步形成完美的藝術造像群體。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第一站。敦煌(莫高窟)歷史長,歷經朝代多,以雕刻、壁畫文明於世,可稱為中國石窟的歷史長卷,雲岡石窟是一朝之精華,以完美的石雕藝術文明於世,可稱為中國石窟的佳篇,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的和雲岡石窟是姊妹窟,可稱中國石窟的繼篇。這三大石窟藝術寶庫反映了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一、各具特色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一)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間,在三華里長的鳴沙山上壁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個洞窟,布滿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彩色佛像共有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高達三十三米。壁畫的技巧高超,數量驚人,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可排成五十多華里長的畫廊。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卷、文書、畫卷等。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還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


(二)雲岡石窟是世界佛教雕塑藝術的博物館


雲崗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前後用了約30年的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的藝術工程。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雕刻的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三)龍門石窟是獨具中國特色的佛教雕像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前後(公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雕鑿不斷。據龍門石窟研究所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塊,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餘尊。其中北魏石窟佔30%,唐代約佔60%,其他時代窟龕約佔10%。龍門石窟有著區別於其他兩個石窟的顯著特點。首先是龍門石窟形制比較簡單,題材趨向簡明集中,沒有敦煌、雲岡那種複雜的窟內構造,但卻因洛陽與古今興亡的政權中心、朝代更迭聯繫緊密,所以佛教文化的代表——龍門石窟也以一種雍容大度、華貴堂皇的皇家風範出現在世人面前體現出生機勃勃的時代精神。其次是與早期佛教藝術的神秘色彩不同,龍門石窟越來越呈現出世俗化傾向,在雲岡石窟中主像大都威嚴、冷酷、令人望而生畏,而龍門石窟佛像大多已嘴角上翹,微笑於容,衣飾也有以前的偏袒右肩和通肩式,變成了漢化的褒衣博帶式。最後是龍門石窟還薈萃了佛教各宗派的造像,還有大量的碑刻石記。


二、佛教的傳播發展與石窟的開鑿


(一)敦煌莫高窟的開鑿是漢地佛教的第一次繁榮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的開鑿歷經一千餘年,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


(二)雲岡石窟的開鑿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開始

大同市在公元5世紀初,是北魏的都城,當時稱為平城,至5世紀末遷都洛陽,在近百年間,這裡一直是中國北方封建統治的中心。初期的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並奉為國教。公元446年,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的建議,焚毀佛寺佛塔,強迫僧人還俗,造成了佛教史上的「太武滅法」。不久太武帝病倒,懷疑是因為滅法所導致的,非常後悔,所以就殺了崔浩。文成帝繼位後,首先恢復佛法。雲崗石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當時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數以萬計的勞動人民和雕刻家動工開鑿的。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采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三)龍門石窟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圓滿結束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篤信佛教的孝文帝在遷都的同時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並組織修建僧廟、寺院,洛陽之南的伊水兩岸大型龍門石窟群就始建於此。孝文帝遷都洛陽到孝明帝時期的35年間,是龍門開窟雕造佛像的第一個興盛時期。大都集中在龍門西山之上,約佔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陽洞、賓陽三洞、藥方洞等十幾個大中型洞窟。隨著北魏王朝的滅亡,龍門石窟的開鑿趨於衰落,沉寂近一個世紀,直到唐王朝建立,在唐代從開國到盛唐的一百年間,龍門石窟迎來了歷史上開窟造像的第二次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也多集中在龍門西山,約佔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但到了武則天時期,開鑿石窟的一部分才轉移到東山。龍門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大像龕等。龍門石窟從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到隋唐至宋等朝代,長達400餘年,其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但同時,石窟、佛龕中的造像題記和碑刻,留下了多達3600多幅書法藝術珍品。經過歷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們從2800多塊題記中,精選二十塊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龍門二十品」便作為魏碑書法的傑出代表作而成生魏碑體,其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強、氣象渾穆,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在我國的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視為國寶。龍門石窟表明了由絲綢之路傳播而來的印度佛教中國化的圓滿結束,他構建了中國石窟文化的總體面貌和態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物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為工匠點贊
中國文化藝術寶庫的一朵奇葩:陝北秧歌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寶庫——雲岡石窟
世界文化藝術的寶庫:龍門石窟
北齊王朝留下的最大的藝術寶庫 響堂山石窟
中國古代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雕塑欣賞
地產大咖齊聚橫琴自貿區 寶庫藝術空間在珠海沸騰
四大藏書閣,真正的文化寶庫
雕塑藝術的寶庫——平遙雙林寺
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大英博物館
巴德崗杜巴廣場,精美的雕刻,是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
藝術賦能房地產的下半場 寫在北京中糧置地廣場牽手寶庫文化之際
有著美國歷史文物寶庫之稱的河流,居然還挖到過大炮
京都醍醐寺:密教文化的寶庫如何誕生
南懷瑾老師:文字是中國文化寶庫的鑰匙
書法藝術的寶庫︱齊雲山千年石刻
明清民居博物館,東方文化的寶庫,西遞村古建築群最美的村鎮
宇宙藏寶庫——鑽石星球
慈禧為啥執意住在儲秀宮?宮中藏有巨大寶庫,八國聯軍都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