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東蒓:醴陵書生的革命之路

楊東蒓:醴陵書生的革命之路

楊東蒓:醴陵書生的革命之路


生於新舊交替1900年的醴陵人楊東蒓,在歲月的風塵中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迹,我們各方查找,關於他的記錄僅剩下點點殘餘。


但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楊東蒓是一個響亮的名字,他是著名的共產黨戰士,歷史學界的泰山北斗,知名教育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人物簡介:


楊東蒓(1900-1979),醴陵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教授、學者,青年時代參加五四運動,解放後首任廣西大學校長,歷任華中師範學院院長、國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等職。


「五四」活動:


1919年5月下旬,楊東蒓抵達北京,為反對北京政府投降賣國、鎮壓愛國運動的行為,他與北大的湖南同鄉一道參加了「六三」示威,上街遊行演講,隨後被軍警逮捕。釋放後,被北京大學錄取,在北大的四年時間,積極投身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研究。

少年時代:受先進思潮影響,堅定要考入北京大學


1900年,楊東蒓生於醴陵大戶人家,曾祖父靠經商起家,因頭腦靈活善於經營,有了不少積蓄。到了祖父楊畹蘭,對經商心有餘而力不足,慘淡經營幾年,偌大家業幾近敗光。父親楊策是個秀才,思想比較激進,他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加入了同盟會。


楊東蒓出生時,正值中華風雨飄搖,列強步步緊逼之際,清政府不惜「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求得一時苟安。他五歲喪母,9歲時隨父親到了長沙進入明德學堂學習,然而好景不長,一年後父親也與世長辭。


或許受到父親的影響,中學在長郡中學就讀時,楊東蒓就喜歡閱讀梁啟超的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從報紙上懂得了一些「民族自決」和「德謨克拉西」的道理,後來又讀了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憑著少年的敏感和熱血,楊東蒓體會到時代的變化正風起雲湧,北京為人文薈萃之區,得風氣之先,楊東蒓決定畢業後就去北京大學讀書。


沒想到不久後「五四」運動爆發了,長沙各學校罷課響應,長郡中學的畢業考試也草草了事。

「五四」時期:參加遊行示威被捕,獲釋後積又投身工人運動


1919年5月下旬,楊東蒓抵達北京,當時「五四」運動餘音裊裊,北京學生為反對北京政府投降賣國、鎮壓愛國運動的行為,楊東蒓與北大的湖南同鄉一道參加了「六三」示威,上街遊行演講。軍閥政府派大批軍警鎮壓,逮捕學生170餘人,楊東蒓也被逮捕;4日,學生再次上街演講,又被捕數百人,從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直到5日,北京高校學生2000多人前往拘禁學生的臨時監獄——北河沿北大法科禮堂,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與軍警展開面對面的搏鬥,楊東蒓才釋放出來。


不久,北京大學舉行新生入學考試,楊東蒓幸運被錄取了,他在北大渡過了四年的光陰,當時北大在蔡元培一系列的改革下,一掃昔日京師大學堂的沉悶與守舊,面貌煥然一新,各種學說,思潮,流派異彩紛呈,百家爭鳴,學術空氣十分活躍。


1919年暑假,楊東蒓和湖南人鄧中夏及十幾位同學,在北京東皇城根達教胡同四號租下一個大院,在李大釗的幫助下實行「工讀互助」。1920年冬,在鄧中夏的提議下,他們在長辛店辦起了勞動補習學校和工人俱樂部,從工人運動講起到與帝國主義、軍閥、資本家做鬥爭,到列寧的十月革命和蘇俄政權。

當時,關於馬克思主義出版的書籍已比較多,鄧中夏總能第一個拿到書籍,他便會拿一些給楊東蒓,並教他如何閱讀,介紹書中內容和要點。11月17日,鄧中夏領導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楊東蒓是十幾個發起人之一。


之後,楊東蒓加入了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京綏鐵路上做工人運動調查和聯繫工作,並擔任長辛店鐵路工人的組織與教育工作。後來,楊東蒓還協助羅章龍編輯雜誌《先驅》,這是最早的一個工人階級機關報。


1922年,楊東蒓家裡發生變故,一是義父去世,義母生活無著落,即將畢業的弟弟升學費還沒有著落。楊東蒓不得不放棄學業,於1923年春回到醴陵。李大釗見楊東蒓無意回北京,寫了一封信給楊東蒓,上面只有「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八個字,受家累的楊東蒓沒有接受李大釗的意見,在家過了幾年波瀾不驚的日子。


後半生:從事教育工作,參與創辦所大學

1923年開始,楊東蒓先後在長沙、醴陵教書,但並沒有因此消沉,1923年他加入了共產黨,不久後就脫離組織,並在1925年加入了改組後的國民黨。湖南全省總工會成立時,楊東蒓擔任總工會宣傳部長兼工人日報社社長。後來,因郭亮的提議,又恢復了楊東蒓的共產黨組織關係。


1927年「馬日事變」後,(5月21日晚,駐守長沙的武漢政府轄軍,國民黨反動軍官許克祥率叛軍搗毀了「湖南總工會」、「農民協會」、「農民講習所」等中共控制的組織革命機關),楊東蒓遭通緝,他只得在朋友幫助下,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楊東蒓與陳公培等人一起,閱讀外文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原著,並從事翻譯工作。


回國後,1932年春,受中山大學之聘,楊東蒓擔任了社會學系教授,在學校開了「社會主義史」和「唯物論史」。在中山大學呆了不過一個學期,李宗仁、白崇禧以「國事嚴重,廣西當局勵精圖治」邀請楊東蒓到廣西工作,他在廣西主辦了前師範專科學校(今廣西師範大學),培養了廣西革命運動一批忠勇戰士和教育骨幹力量。


之後,楊東蒓輾轉南寧、武漢、上海、香港等地,從事教育、翻譯等救國活動,創辦了廣西地方建設幹部學校,先後掌管香港達德學院,廣西大學,華中師範學院(今華中師範大學)等。


楊東蒓是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四、五屆人大常委委員,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53年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任民進第四屆中央常委兼秘書長、第五屆中央副主席。(采寫整理 記者 趙露)

您可能感興趣

曹征路|重訪革命史之一:三洲田和羅生大屋
山東菏澤曹醫志願者邢艷萍:我和百歲老革命的「緣」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聖地——古田鎮
李佩傳奇2:「娜拉」的革命之路
毛澤東評價革命戰友:周恩來劉少奇林彪陳雲賀龍
道教《全真之路》之革命神仙
父親吳德峰的革命生涯
林覺民、陳意映:革命者之戀
震撼!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如山的碑陣
《革命之路》:作為道德偽裝的「憤世嫉俗」
革命將領徐海東簡歷 徐海東大將生平故事
烈士吳亞魯——革命路上的跋涉者
毛澤東評價「延安五老」:林伯渠總在革命最前線
南昌 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旅途
革命之路與愛情之路同樣坎坷的陳毅
珍貴老照片:辛亥革命前後的杭州西湖舊影
道教丹鼎派的革命家——魏伯陽
《亮劍》中李雲龍孔傑丁偉趙剛的成長經歷,代表不同人的革命道路
歷史文化名城廣西柳州修繕革命舊址 使其重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