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晚清至今10大武林高手排名,霍元甲、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上榜


第10名、燕子李三 一代俠盜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清朝末年中國正處亂世,山河破碎風雨飄搖,但這也為江湖好漢和武林高人縱橫天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台,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俠義英雄的傳說。而「燕子李三」,無疑是其中頗有名氣的傳奇飛賊,而且現在幾乎成了一個品牌。


據《中國檔案報》的報道,燕子李三原名李景華,1894 年生於河北涿縣。幼時隨叔父到滄州落戶,艱苦度日。滄州習武之人眾多,他也跟著學了點武藝。因其稟賦較好,身體輕快,漸漸地爬牆上樹易如反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於家境貧寒,年紀稍長便開始四處偷盜,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屢屢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家的財物,名聲大振。每次,他偷來富人的東西分予窮人,因此有了個「俠盜」之名。


為了增強本領,李景華曾隱姓埋名到少林寺學藝,幾年苦練,功夫大進。此後,他沿著平漢鐵路線來到平津一帶活動,曾在北平右安門外關廂居住,放開膽子大量作案,不久以後便有了「燕子李三」的名頭。


燕子李三究竟有什麼樣的高超武藝?據當年燕子李三的辯護律師蔡禮回憶:「燕子李三確實會一些武功。他能頭朝下,身子像壁虎一樣緊貼牆壁往上爬,他曾在白塔寺高高的大殿牆壁上爬過,這一招兒叫"蠍子爬"。他還會點氣功,不知怎麼一用氣,腳後跟的那塊骨頭便能縮回去。他隨身帶一條繩子,繩子一端拴一個鐵爪子,把繩子往樹上或木樑上一扔,鐵爪就抓在木頭上,他便順繩子爬上去了。

正因為這樣,偵緝隊雖多次對他嚴加緝拿,但是很難抓到。就是抓到了也看不住他,他的腳後跟一縮,鐵鐐就脫落下來。所以他在北平曾七次被捕,七次脫逃。 」


第9名、武林高手——韓慕俠


韓慕俠,直隸人,剛滿12歲的韓慕俠,隨父進津賣柴巧遇張綿文家護院周鏢師,收其為徒,習藝3年。後投師張占魁、李存義學得八卦掌、形意拳。20歲的韓慕俠技成猶不自滿,去南方雲遊,遍訪名師。先後拜李廣亭、宋約齋、車毅齋、應文天等9九位名師盡得國術真諦回津。韓慕俠將形意、八卦揉在一起,南北兩派八卦熔為一爐,融會貫通,自成一派。於民國元年創建天津中華武士會。又於民國二年自辦武術專館(宙緯路寶興里一套四合院內)。免費授徒(《益世報》刊登義務授徒啟事)。


當時慕名學藝的南開學校的學生有周恩來、於文志、梁鏡堯、何樹新和岳潤東等;北洋女師學生有劉清揚,直隸女師學生有喬詠菊、喬詠荷姐妹等。韓慕俠武術館培養了不少武術精英。但是韓慕俠憂國憂民的思想使他不滿足辦武術專館,而想用武術訓練軍隊,把「以武術治國」的希望寄托在軍隊身上。韓慕俠的抱負年近50歲時才得以施展。當時受張學良將軍之邀,出任十六軍千人「武術團」的教官,團部設在南關下頭鴻源里一號。「武術團」即大刀隊,集訓於楊柳青達二年之久。


在武術團,韓慕俠用八卦刀和連環槍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的「纏頭裹腦」等動作要領施行順步砍、拗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把形意的五行連環槍的擘、崩、鑽、炮、橫五槍,變化為步槍的刺、拔、挑、崩、擘五個刺殺動作訓練士兵,簡單易學,有很高的實戰價值。正當韓慕俠在楊柳青全力訓練大刀隊時,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出現了,由於軍餉層層剋扣,大刀隊領不到軍餉,韓慕俠只好變賣家產給士兵12個銅板,韓慕俠家業已空,大刀隊也隨之停止了活動。

日軍瘋狂全線進攻喜峰口、古北口。大刀隊則埋伏在峰巒隱蔽處,待日軍一到,便蜂擁而出,奮勇拼殺,給日軍以重創。緊接著,大刀隊又襲擊了日軍炮兵陣地,毀其大炮多門,大刀隊勇士多數壯烈殉國。喜峰口一戰,大刀隊在抗日中顯示了威力,給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


第8名、「神腿」杜心武(1869一1953年)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杜心武(1869年-1953年),名慎魁,號儒俠,人稱南北大俠,道號斗米觀居士,是中國著名的武術家,被萬籟聲稱為自然門的第二代宗師,也是清末時的革命黨員,曾擔任宋教仁、孫中山先生等人的保鏢。因為他身材瘦削,被稱為俠骨。在日本留學時,曾經飛腿打敗相撲,又被稱為神腿。


馳名中外的武術家杜心武,從小拜武林怪傑徐矮子為師,學得一身驚人的功夫,早年在四川、貴州、雲南一帶做保鏢。威震四方,被譽為「南北大師」。 1900年赴日本留學,他在那裡認識了宋教仁,兩人交識很厚。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組織同盟會,宋教仁是同盟會的骨幹,經宋教仁介紹,杜心武也參加了同盟會,並做了孫中山的保鏢。 杜心武擔任保鏢,並不是每天跟隨孫中山,主要是遇有重要會議時,由杜心武組織幾個人在會場內外負責保衛工作。 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杜心武曾一度離開政壇,閉門事佛。日本入侵華北後曾試圖讓他出面組織華北維持會,但被他拒絕。他離開日佔地區回到湖南,後到重慶,1937年開始在那裡任全國抗日群眾運動委員會主任。

1939年復出,在重慶任全國人民動員會主任,赴各地發展黨、會組織,與日偽軍特周旋,為全民抗戰奔走呼籲。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接杜心武下山,曾任湖南省人民軍政委員會顧問。1953年因舊傷複發,咯血而逝,終年84歲。杜心武一生之中,徐矮子對他的影響最大。後來杜心武功成名就,徐矮子回到老家四川,杜心武無論如何苦苦相留,也留不住。此後,徐矮子再無音訊。


第7名、「神力千斤王」王子平(1881~1973)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王子平(1881—1973),回族,生前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他生於武術之鄉河北滄洲的一個武術世家,從學於魯人楊洪修,精查拳、八極拳、龍泉劍。 王子平早歲行商關東,後投身軍伍,以武術教練將士。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失敗,他亦因避嫌出走濟南。初以行商為業,往來各地,每到一地,多著意尋訪武術名家,求學各門技藝;後棄商從戎,投濟南鎮守使馬良興辦的軍事武術傳習所學習,從執教該所的查拳大師楊鴻修精習查、滑、炮、洪等拳及彈腿諸藝技。

1919 年,號稱「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國大力士康泰兒在北京中央公園獻技,勢甚囂張,王子平激於義憤,當眾挫敗之。後又挫敗西方力士馬志尼、阿拉曼、柯芝麥、沙力文。在青島時,曾遭日帝憲警圍攻,王子平把他們一一擲至樓下。王子平後在陸軍部馬子貞部下任武術教練,在軍中表演舉石擔、石蹬,以大力著稱。 1958年9月,全國武術協會創立,王子平當選為武協副主席。1959年,王子平任第一屆全運會武術表演賽總裁判長。1960年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問緬甸,任武術團總教練。歷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中國摔跤協會委員及上海市傷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學院傷科研究室主任等。


第6名、武林高手——大刀王五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回族。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王五出生貧寒,三歲時父親又因疾去世。他只得與母親相依為命,很小便開始干各類雜活,後來又拜肖和成為師,為習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滄州當時最有名的武師當屬雙刀李鳳崗。為了修習更高的武藝,王五便想拜他為師,卻多次吃了閉門羹,他就長跪李門前以示誠心,李鳳崗為其精神打動,便收其為徒。王五不負師父重望,幾年下來功夫已不在師父之下。為了把他鍛煉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兄劉仕龍,一起押鏢,行走江湖。經過幾年的鍛煉,王五告別了師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後又到北京,經人介紹到了一家鏢局當了鏢師。


光緒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積蓄,加上朋友的幫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區)自開了順源鏢局(後來遷往廣安大街)。順源鏢局活動範圍廣大,北自山海關,南到江蘇淮安市清江浦。他規範從業,收費合理,德義高尚,生意十分紅火,很短時間內便聲名鵲起。


王五不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愛國義舉更是被人們廣泛傳頌。甲午戰爭失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戍邊。王五齣於義憤毅然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回京後,王五便在香廠籌開學堂街,名為「父武義學」。更為人們所稱道和廣為流傳的是王五與譚嗣同的交往。王五俠義心腸,與譚嗣同兄弟相稱,傳授譚武藝刀劍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高潮,譚嗣同應詔入京,任四品軍機章京,參預變法。在此期間,王五擔負起了譚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決心,醒悟大眾,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買通獄吏,還廣泛聯絡武林志士,密謀救譚,卻被譚嗣同堅決拒絕了。9月27日,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剛毅監斬於宣武門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絕。


1900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北方興起。王五率眾積极參加,與義和團眾並肩作戰,殺洋人,攻打教堂。後因義和團運動發展不利返回北京,而在北京居住的期間又被小人告密。以致其住所終被八國聯軍包圍,大刀王五為了不連累親友隻身負義,後被德軍槍殺於前門外東河沿,時年56歲。


大刀王五被殺後,頭被掛在城門上,家人無法給王五入殮。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隻身趕來,夜裡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當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王五故居南房西側的一間房子里。


第5名、武林高手——葉問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作為一代武術宗師的葉問其實個子很矮小,身高僅1.63米,身材瘦削,他是世家子弟出身,頗注重儀容清潔,喜穿深色長衫,即使平時也身著深色中式短裝。葉問從不喜歡像其他的武師一樣,一身「身穿精武裝,腰束紗帶,腳踏精武靴」的打扮。他如果上街,人們往往把他當成是「當鋪里的掌柜」或是「私塾的教書先生」,絕對不會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師葉問。


詠春拳是少林嫡傳武功之一,屬於南拳派系,相傳起源於清朝中晚期,由對南少林武功非常了解之武術大師五枚師太創立,後傳與嚴二及嚴詠春父女,嚴詠春原籍廣東,少而聰穎,行動矯捷,磊落有丈夫氣,她對這種拳術進行了進一步發展,因此這種拳術以後也因嚴詠春的名字而被稱為「詠春拳」。所謂南拳北腿,詠春拳就是中國拳術的南拳之一,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也是一套非常特別的功夫,因為它基本上只有三套拳法,非常簡單直接。詠春拳立足於實戰,長處在於貼身近攻,它拳快而防守緊密,攻守兼備並且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小,可以用最小的力量發揮出最好的攻擊效果,是南拳中最具實用性和技擊性的拳法之一。在很多功夫片里,我們都能看到主角苦練木人樁的情景,包括成龍的經典《玻璃樽》和前不久剛剛上映的新片《奪標》。而在各門各派的木人樁訓練里,詠春木人樁可謂是獨樹一幟。詠春木人樁的練習可使人的肢體受到衝擊力和反作用力的鍛煉,並著重練習拳腳的硬度,從而在攻擊時收到「無堅不摧」的效果。


葉問返回佛山後,長期從事軍警教拳和私人教拳工作,他廣泛結識佛山武術大家,經常與武術界各門交流切磋,又不斷得到高人指點,使詠春拳技能臻入化境,被譽為第二位梁贊。


在日軍攻佔佛山後,葉問的過人功夫,早被日本憲兵隊聞悉,就準備邀請葉問擔任日本憲兵隊的武術教練,葉問不願為日本人效力,更不願因此成為「漢奸」,就拒絕了日本憲兵隊的邀請。日本憲兵隊隊長在盛怒之下,指派武術高手與葉問比武,事先講明,如果葉問被打敗就要聽命差使,葉問在無法拒絕的情況下,只好接受比武,日方派出的武術高手身材高大,葉問擺出詠春樁手,目視對方一言不發,誘敵深入,對方搶先出手,以箭標馬進迫,葉問隨即變前鋒的樁手為耕手,耕去對方箭,並同時轉身跪馬,拿正對方前腿之後膝位,迫使對方突然失去重心,對方雖未中招,卻是敗相畢露,葉問也及時收招,說了一聲「承讓」跳出比武場地,真是高手過招,點到為止。比武后的葉問,擔心激怒日寇,就暫時離開了佛山,暗中卻幫助地下抗日組織開展各種抗日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葉問因身懷絕技,應邀進入縣政府刑事單位任職,擔負追捕盜賊劫匪等工作,曾親手偵破佛山沙坊之劫案,並在昇平路昇平戲院內親擒劫匪,頗得上級賞識,以後,葉問又擔任過廣州市南區巡邏隊長等職務。


1972年12月,葉問在香港病逝,享年79歲。


第4名、武林高手——霍元甲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漢族。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南河鎮,為紀念霍元甲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經天津市民政局審核並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鄉天津西青南河鎮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為精武鎮),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國人來津在戲園賣藝,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


霍元甲見了廣告,並聽說俄國人還當場信口雌黃,侮蔑中國人無能,極為氣憤,當即邀懷慶會館主人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前往戲園,見到俄國大力士在台上吹噓自己是 「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國」如有能者,可登台較量。 霍元甲在台下哪裡還坐得住,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台,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台上與你較量」。此時翻譯將霍元甲生平來歷告知俄國人。


此俄國人聞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連忙將霍元甲讓進後台,霍元甲當場質責俄國人:「為何辱我中華?」並提出三個條件:一是重登廣告,必須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 二是要俄國人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的錯誤,當眾賠罪謝過;否則就是第三個條件:我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並命其當機立斷,色厲內荏的俄國力士哪敢出場比武,只好答應了前兩個條件,甘願登報更正和公開承認藐視中國人的錯誤,從而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宣統元年(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也稱奧比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 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霍元甲逝世後,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輓聯,安葬於上海北郊。 轉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於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 40萬之眾。


第3名、武林高手——黃飛鴻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並非廣東十虎之一, 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飛鴻6歲從父習武,13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


後遇鐵橋三(廣東十虎之一)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後,黃飛鴻隨父於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黃麒英謝世,黃飛鴻子承父業成為一代宗師,是當時南派武林中最年輕的武術教練。


一生中,曾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軍中技擊教練。相傳其平生絕技有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工字伏虎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和瑤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號。


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莫桂蘭在林世榮、鄧秀瓊的幫助下,偕黃飛鴻的兩名兒子移居香港設館授徒,傳授黃飛鴻遺技。1924年在香港去世。


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歷主摒除門派之閡,能者為師,更是力排重男輕女之見,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組織女子獅隊的武師之一。 其眾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寬和林世榮,女徒弟莫桂蘭、鄧秀瓊等最負盛名。其餘的門人,亦頗有聲譽,遍布粵港澳台、東南亞各地。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範,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


第2名、李小龍 一生都是個傳奇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葉問只排第五


李小龍原名叫做李振藩,自幼學習詠春拳,後前往美國求學發展,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哲學系。自創截拳道,融合東西方武術技擊的優點和長處。擊打速度恰似閃電一般迅疾,令對手防不勝防,具有很強的實戰技擊性。尤其擅長雙節棍和連環腿。多次在擂台之外的非正式場合與西洋、日本以及泰國的搏擊高手交手過招,屢戰屢勝。


李小龍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5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幸福的生活。


」1970年,李小龍確實轟動了整個西方。


然而,1973年7月20日的猝然去世,使他沒能實現自己對家庭的諾言。


第一名 下期單獨講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ENG兄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晚晴至今的十大武林高手,叶问只排第五
一代宗師,晚晴第一高手,曾是孫中山的保鏢,江湖人稱南北大俠!
晚晴時期老照片,第三張是清朝快速衰落的原因之一
薇拉說陶瓷 21 晚晴垂暮
香雪晚晴,如夢初醒,夏來有雨
為何晚晴幾十年沒有純正的皇族後代,患這種病月發十次,力不從心
晚晴最後一位劊子手,一生砍300頭顱,晚年無兒無女,孤獨終老
晚晴時期北京出現三大怪象,寺里太監比和尚多,小巷娼妓比良家多
晚晴慈禧太后出殯的場景,送葬隊伍連走5天5夜,有一幕很恐怖
這些晚晴的老照片,充分的說明了晚晴的滅亡
晚晴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為何墳墓被掘屍首被拉遊街視眾
晚晴最著名的北方金礦!金塊4斤重,一百年前的「淘金客」之都
此人文武雙全,晚晴多活了半個世紀都靠他
晚晴海軍「五虎」嚇退義大利戰艦?曾遠赴墨西哥亮劍
晚晴唯一能和西方較勁的人,卻被罵了一百多年!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晚晴養老:養生的八大秘訣
昨日晚晴雲尚在 暮空猶伴寂人簾
盛夏晚晴天提高顏值 美翻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