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屈,並非頹喪的自卑;


伸,也非傲慢的自負。一屈一伸,不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大丈夫能屈能伸」出自《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尺蠖是一種蛾的幼蟲,樣子有點像蠶,它把身子不斷彎成弓形再放直,如此反覆,所以它才得以前行。


人在世上要想干出一番事業,則需這種「屈伸」的精神。


屈,並不是失敗後的頹喪自卑和怯懦;伸,也並非功成名立後的傲慢自負,目中無人。


這是避讓鋒芒、待機而發的謙忍智慧,是身正無畏、樂觀自信的心態。為人應如此,處事亦如是。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曾經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


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隨後梅蘭芳俯身鞠躬虛心求教。

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


從此之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並請他指正,稱他為「老師」。


這是梅蘭芳大師的「屈」,是一種謙虛的表現,無論自己取得多大成就,造詣有多高,他也不會趾高氣昂,盛氣凌人,反而對人更是恭敬和藹。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也是「屈」,最終攜領三千越甲氣吞強吳,一舉成為春秋霸主!


韓信受到的胯下之辱也是「屈」,當他匍匐下地,在眾目睽睽之下從惡少胯下鑽過的那一刻,他所忍受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因此也在最後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榮光!


從以上看來,「屈」不是怯懦自卑,而是進能虛懷若谷、退能忍辱負重,而能夠做到此般的寵辱不驚,那麼又何愁大事無為。

能伸,是一種身正無畏


當一個人時刻保持伸直腰板、身正無畏的姿態時,他並不是趾高氣昂,目中無人。更多的是是一種坐懷不亂,是一種自尊自信的樂觀心態。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里記載了這樣一則趣事: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


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


於是晏子便昂首闊步從大門進去。


後人無不稱讚晏子隨機應變的智慧,同時也為他不辱自尊的氣節而讚歎。在現實社會的交往處事中,過於畏畏縮縮難免被人瞧不起。自己自信,別人才會對你有信心。

教會孩子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處世大智慧!



李白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皆是如此,能伸才能活出生命的極致精彩。


「屈」,不是無原則的迎合別人,更不是巴巴結結,而是一種量力而行的努力,是一種謙虛受教後的反省。「伸」,不是目中無人,更不是得意忘形,而是一種維護自尊和滿懷信心的明智之舉。


無論處於什麼複雜的環境中,都要時刻謹記「大丈夫能屈能伸」,無論多麼的得勢或者失意,都要好好學會這「屈伸」中的為人處事之道,寵辱不驚,相信一切如意與安好都會徐徐到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微言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窮人只會教會你如何更窮,你的星座適合什麼圈子才能更富貴!
孩子,我怎麼樣教會你什麼是真正的善良?
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一定要教會孩子這6種能力!
孩子們教會我的三件小事,卻讓我擁有了快樂的能力
熊孩子教會你的那些智慧,育兒書不會提
教會孩子游泳,讓他們也同樣擁有健康的體魄!
這位偉大的君王教導他的兒子成為狼,卻沒教會孝順,最終餓死深宮
孩子怕黑不敢獨睡?你可以這樣教會他勇敢_育兒大師
孩子吃巧克力會爛牙嗎?其實是媽媽沒有教會他正確的吃法!
我們真的教會孩子愛了嗎?
看,機智媽是怎麼教會孩子分享的
教會蘋果三星「智能手錶是啥」後,他卻慘死不得善終
瓜帥:進球能力無法教會只能靠買!球迷:有錢真能為所欲為
這些事 狗狗能教會你的孩子
這隻獾用自己的離去,教會孩子生命的真正意義!
在千聊追劇也能學知識?看楚喬傳教會我們哪些神技能?
如果世上有誰能教會我們更好的去愛,那一定是狗子!
孩子,這是媽媽能夠教會你的第一個好習慣
人永遠不可能被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