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給劉備吃,看完本文你還恨他么?

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給劉備吃,看完本文你還恨他么?

《三國演義》第19回說:玄德匹馬逃難,途次絕糧,嘗往村中求食。


但到處,聞劉豫州,皆爭進飲食。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問其姓名,乃獵戶劉安也。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


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劉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隨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遠行。」玄德稱謝而別,取路出梁城。

忽見塵頭蔽日,一彪大軍來到。


玄德知是曹操之軍,同孫乾徑至中旗下,與曹操相見,具說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之事。操亦為之下淚。又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


生命真是輕賤。為了表達對一個什麼大善人的愛戴,一個丈夫如同殺豬一般,毫不猶豫就把屠刀對準了自己同床共枕的妻子,剝皮剔骨,煮肉熬湯,來款待心中的偶像。這位劉皇叔,被塑造成大仁大德的,卻也沒有懲治這個殺老婆的惡人,居然還揮淚感恩。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曹操,也被殺人者的義舉所感動,對劉安賞金百兩,以資鼓勵。

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給劉備吃,看完本文你還恨他么?


我不知這個獵戶以後還要娶幾個老婆,用她的肉來招待他心中的英雄,也不知當地的風俗,受此鼓舞激勵,將會生髮多少同樣的慘劇。想想當年劉備的老祖宗劉邦進入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法令雖極為簡單,但「殺人者死」卻是首要的內容,這說明一個正常社會中,即使法令最為簡化,不得殺人也是必然要保留的最後條款。但以仁義作幌子收買人心的劉備,面對劉安公然違背老祖宗規矩的罪行,表現卻相當地曖昧。


我無法從歷史上查證劉備是不是真的遇到過這樣的讓人噁心的事。但是,為了堂皇的理由而把老婆小老婆殺掉讓大家吃掉的事 ,歷史上卻絕不鮮見。


漢末臧洪為袁紹所圍,城中食盡,「殺其愛妾,以食兵將。兵將咸流涕,無能仰視。」(《後漢書》卷五十八《臧洪傳》);劉宋元嘉十八年(441年),酒泉守將沮渠夫周「殺妻以食戰士」(《通鑒紀事本末》卷十八《魏滅北涼》)。


安史之亂時,唐將張巡鎮守睢陽城,被叛軍圍困,城中糧盡,張巡「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以饗軍士。曰:諸公為國家戮力守城,一心無二,經年乏食,忠義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膚,以啖將士,豈可惜此婦」〔《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忠義傳下·張巡》。)張巡殺妾成為千古美談,據此改編的粵劇《張巡殺妾》至今上演。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唐州被困,「城中糧盡,人相食,金將烏庫哩黑漢,殺其愛妾以啖士,士爭殺其妻子」〔《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七。)


分析:


從劉安本人的心理看,殺妻也出於無奈。劉安是個獵戶,居住地當在山中。當聽說是劉備來到自己家中,劉安很激動,立刻想到要給劉備準備食物,劉安也想過出門去打獵,可是「一時不能得」,為什麼?在當時天下大亂,老百姓什麼不吃呢?即便是在山中,很多的鳥獸野味也被捕獵的七零八落,很難在短時間抓到了。


即便是獵戶劉安家,也沒一點存貨。


劉安在無法為劉備立刻準備晚飯的前提下,才殺掉妻子。當劉備問起這是什麼肉的時候,劉安謊稱是狼肉,劉安的心裡也是知道吃人肉是端不上檯面的事情,於是用謊話掩飾。當劉備離別時,肯定曾經邀請劉安隨自己一同前行,奔個前程,可是劉安拒絕了,說自己本來也想跟劉備一起走,可是自己還有個老母親,因此不能遠行。

劉安殺妻,不但不是個變態,反而是個不求富貴的大孝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梁茶館 的精彩文章:

魏冉和白起的關係 歷史上的白起真的是狼孩嗎?
賈母更喜歡襲人和晴雯中的誰?
楚懷王身上有什麼味道是狐臭嗎?
昏庸、驕縱等無一不是楚懷王身上的標籤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演義》中為何要設計劉安殺妻讓劉備吃肉這一情節?
《三國演義》中的曹孫劉,你看準了誰
三國演義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是智慧還是愚昧?
《三國演義》中殺妻待客的「渣男」,竟用妻肉招待劉備!慘不忍睹!
三國演義第一高手呂布最怕劉備,也最恨劉備!
《三國演義》中誰最看不起劉備
三國最聰明的人其實是劉禪?我們都被《三國演義》給騙了!
《三國演義》里劉備到底是不是「偽君子」?他說,我不被道德綁架
三國演義里呂布最怕的人竟是他!不是曹操
三國演義諸事不離「三」,劉備三顧茅廬真正含義解讀
三國演義中曹丕,曹植,曹沖誰才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
三國志跟三國演義我們究竟該看哪一部?我們才能讀懂正確的三國
《三國演義》中因殺妻而獲得劉備的人情,更得到曹操的賞賜!
三國演義:假如你是劉備,五虎上將你會怎麼封?
三國演義中被冤枉卻很有喜感的人,曹操:你誰啊?我干啊!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真的怕張飛嗎?
《三國演義》里,看不起劉備會是什麼下場?看看他就知道了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人情債,從諸葛亮全家到姜維自殺才還清
三國演義中跳槽坑貨不是呂布,而是大耳賊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