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寫作的人拖延最重?

為什麼寫作的人拖延最重?

(井木犴/編譯)同大多數作家一樣,我也是一名病入膏肓的拖延症患者。就在寫作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大約檢查了3000次郵箱,列出又捨棄了N份不同的購物清單,在推特上就金本位制是不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經濟政策和人進行了漫長的舌戰,在臉書上向起碼十年沒見過面的老同學發了消息,發明了巧克力莓子蛋白奶昔的一種美味新配方,最後谷歌了自己的名字好幾次,只是為了確認自己起碼曾經寫出過一些讓讀者想要一讀的東西。


當然,許多人都會拖延,但在作家中,拖延症是一種尤為常見的職業危害。一點陣圖書編輯曾滿懷深情地向我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末她被委派負責的第一本書。那本書的合約簽定於1972年。


有一次,我詢問一位才華橫溢且小有名氣的同事,他是如何能定期寫出評價頗高的8000字特稿的。「這個嘛,」他說,「首先我會把活兒擱置個兩三周的樣子,然後坐下來開始寫。這時候我就會起身去打掃車庫。清掃完以後先上樓,然後再下樓跟我老婆抱怨幾個鐘頭。最後——但這是在起碼又拖了好幾天之後——我真的害怕會錯過截稿日了,這時候我才終於坐下來動筆開始寫。」

為什麼寫作的人拖延最重?



人有多大膽,交稿拖到晚~圖片來源:quickmeme.com


這麼多年來,我形成了一個關於作家們為何如此拖延的理論:我們當年的語文成績太好了。這聽起來是無稽之談,但且聽我道來。

許多作家在孩童時期都能輕輕鬆鬆,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地在語文課上拿到A。(例外也有,但這些例外卻往往也沒有能拖多久拖多久的寫作惡習。)在幼年時期,小學老師拚命向大家灌輸努力才是學業成功的關鍵,而這些未來耍筆杆子的傢伙的表現卻明顯違背這一論斷。當其他人還在磕磕絆絆地讀書的時候,他們的閱讀材料已經超前了兩個年級。這些五年級時就能寫出一部完整的青少年小說當作業交的孩子們不是從來都沒有失敗過,但他們在年紀尚小的時候並不會經歷多少失敗;他們能僅憑天分就在班級里出類拔萃。


然而,這教會了他們糟糕透頂而且錯得離譜的一課:寫作上的成功主要依靠天資。不幸的是,當你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後,你得與其他所有在語文課上拔尖的孩子們競爭。你的才華可能不再是,事實上也不太可能是最突出的了。


如果你在人生中大部分時間中都躲在天賜稟賦的大樹下乘涼,寫作對你而言輕鬆又簡單,那麼,你寫下的每個詞語都成了你有多少筆力的試煉,每篇文章都是一次對你寫作水平的全民公決。只要你尚未動筆,那篇文章、那張講稿、那本小說就依然可以是傑作。在寫到關鍵部分之前,你依然是普魯斯特、奧斯卡?王爾德和喬治?奧威爾同時附體的生花妙筆。但一旦停筆,你便更像是上世紀40年代的低俗小說家,費再多勁也搞不清楚句子應該在哪裡結束,只好用分號胡亂串起上百頁的段落。


更怕寫不完,還是寫不好?


多數作家仍能勉強應付,原因是隨著截稿日的逼近,對於交不出文章的恐懼最終超過了對於交出爛文章的恐懼。但我也見過數量驚人的年輕記者毀掉或幾乎毀掉了自己的事業,就因為交不出文章。他們都是能寫出完整句子的大學畢業生,因此拖稿的原因絕非懶惰或者能力不足,而是被可能寫出不那麼好的稿子的預期嚇得無力動筆。

「正是如此!」斯坦福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瑞克(Carol Dweck)在聽到我的理論後說到。德瑞克是動機心理學領域最知名的專家之一,致力於研究失敗以及人們如何應對失敗。正如你想到的,人們並不歡迎失敗。但是德瑞克發現,並非每個人對失敗的反應都是難過得渾身起疹子。在她的研究對象中,許多人憎恨自己不擅長的任務,但有的人卻享受挑戰。他們積極地享受自己並不拿手的事情,原因正是人們理應如此的原因:失敗就是在學習。


德瑞克一度不解是什麼讓這些人異於他人。有一天,當她坐在辦公室里(那時她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思索與她的一個研究生合作的最新實驗結果時,答案突然有了眉目:不喜歡挑戰的人認為,天分是一種一錘定音的、出生時就已經確定是否擁有的事物,而那些享受挑戰的人則認為,天分可以通過讓自己做原本不擅長的事情被培養出來。


「當時確實是靈感乍現。」德瑞克說。現在,她將前一類人群定義為擁有「固定型心理定勢」,而後一類定義為擁有「發展型心理定勢」。心理定勢更偏向於固定型還是發展型,有助於決定人們會如何應對試煉自己的智力水平的事物。對於發展型的人來說,挑戰是增強才能的機會,但對於固定型的人來說,挑戰則是度量出自己能力高低的量尺。發現自己並不如自己所想得那麼優秀,這不會成為自我提升的契機,反而提醒了他們或許應該找一份要求更低的工作。


這種對自己被揭穿「其實」是南郭先生的恐懼十分普遍,臨床上甚至給它起了個名字:冒充者綜合征。數量驚人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女性)都認為自己並不是憑藉實力才獲得自己的位置的,並處在隨時被拆穿騙子身份的風險之中。許多人會有意尋找對自己來說小菜一碟的簡單任務去做,而避免處理更加困難的棘手工作。


如果他們被迫應對自覺尚未準備好的挑戰,可能還會做出心理學家所稱的「自我設障」行為:故意做一些會妨礙自己表現的事情,來給自己一個成績不佳的借口。自我設障行為有時相當驚人:在一項研究中,有人在面對自認完成不好的任務時故意服用了阻礙表現的藥物。「學生在考試前夜去看電影,」心理學家愛德華?赫特(Edward Hirt)寫道,「而不去複習,這樣的話,如果考試成績如果不佳就可歸咎於複習得不夠,而非自身能力或智力不足。另一方面,如果考得很好,他/她便能斷定自己能力非凡,因為沒有複習也能考得很好。」

為什麼寫作的人拖延最重?



一些人為了給」註定「的失敗找借口,甚至不惜坑自己一把。在寫作者身上,這種行為的表現就是拖到無可挽回。圖片來源:serenityvista.com


那些難產的作家們要麼抄襲,要麼就把工作拋開得太久,以致再無可能寫出好作品,這些都是他們給自身的失敗找到的完美借口。

自己的幕後苦工VS別人的台前華彩


「工作終究還是會開始。」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說,「這時,對於完不成的恐懼超過了對做不好的恐懼。」對於固定思維型的人們來說,這個轉折點常常不會發生。他們對發現自己從未擁有所需才華的恐懼超過了一切。


「那些沒怎麼受過監督也能在閱讀課上名列前茅的孩子們會被誇獎聰明。」德瑞克說,「但他們學到了什麼?他們學到了聰明不是戰勝艱巨的挑戰,而是找到簡單的任務。當進入大學或研究生院,課業開始變難以後,他們便不知所措了。」


我們的教育系統幾乎就是專門設計出來培養出固定型人的。一堂典型的語文課是這樣的:閱讀一篇「名家名作」,討論一下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結構和意象表達主旨的。你背誦那些簡練的金句是為了應付考試默寫,沒準今後在第二次約會時也能用來顯擺。學生們很少被鼓勵去讀那些著作的草稿。他們讀到的都是經過作者和編輯共同精心打磨後熠熠生輝的成品。當老師提問「作者在此處想要表達什麼」的時候,誰也不會回答「作者也不太知道」或者「這句話來自於上一版草稿里的某個關鍵場景,作者修改時忘記刪除了」。

為什麼寫作的人拖延最重?



作者也並不是什麼都知道的……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科學課堂也是如此。課上教授的幾乎全都是已被證實的理論,而不是那些相信神秘「N射線」的存在、聲稱人類有48條染色體、或者看到火星表面有運河的人。當我們真的讀到了一些被證偽的過去的科學理論時——比如拉克馬演化說、顱相學、自然發生說等等——這些理論的信徒留下的形象也常常是荒唐的大老粗,然而他們中的許多其實是在各自領域做出過實在貢獻的傑出科學家。


「你永遠看不到錯誤,也看不到努力的過程,」德瑞克說。難怪學生們會認為優秀作家的定義就是不會寫出糟糕的作品。


不幸的是,在自己寫作時,你將親自面對每一個冗長的段落、做作的比喻和難以收尾的又臭又長的故事。「我們與『不安全感』鬥爭的原因在於,」 帕斯特爾?史蒂文?弗蒂克(Pastor Steven Furtick)說,「我們在用自己的幕後苦工同別人的台前華彩相比。」(編輯:Stellasun)


編者註:感覺回復會變成同事們的控訴大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這世上有三種黑眼圈,你卻想一個對策解決,難怪治不好
泰國「虎廟」被查封,非法虎製品交易浮出水面
粽子是甜還是咸,不是應該江里的魚說了算嗎?
為了和自閉症兒子交流,父親在Minecraft中創造了一個世界
他曾失去一切,他曾挑戰世界,他是個蛇精病
您可能感興趣

論拖延症的最高境界,里約奧運會做什麼都拖延,只有作死最準時
為什麼別人越叫你去做的事情,你越拖延?
為什麼你總是拖延?
拖延症晚期的人都在想什麼?
為什麼成功人士都有拖延症?
你的拖延症到什麼程度了?
拖延症背後的科學:為什麼我們要把事情拖到最後再做?
有拖延症的人是什麼樣的感受?
如何催有嚴重拖延症的人幹活?
我們為什麼會有拖延的習慣?
這期文案拖到現在還沒寫…重度拖延症還有救么?
拖延症測試:第一眼看到了什麼?測你的拖延到了什麼程度
是什麼,讓秀夫「為王」犯了拖延症?
「不想結婚」也是拖延症?越來越多人都在拖延……
拖延症癥狀最嚴重的星座排行榜,有沒有你?
沒了拖延症,你會變成什麼樣
拖拖拖拖拖拖拖延症?這可能是克服拖延症最好的辦法
治癒拖延症,究竟有多重要?
久拖不治?那時因為你還沒有找到拖延「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