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陷入「XX恐懼症」的你,明白真正恐懼什麼嗎?

陷入「XX恐懼症」的你,明白真正恐懼什麼嗎?

1 寧扣違約金,也不敢坐飛機


陷入「XX恐懼症」的你,明白真正恐懼什麼嗎?


剛剛裸辭的小C想要用一次旅行來犒勞自己之前的勞累,可是臨行前卻取消了行程,還被扣了許多的違約金。身邊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小C的內心也痛苦不堪。她暗自納悶,自己就是因為百度了許多空難而不敢坐飛機嗎?如此小的困難都無法克服,那麼未來的人生該如何走下去呢?帶著這樣的困惑,小C走進了我的諮詢室。

在仔細詢問和聆聽了小C的近期狀況後,我開始慢慢意識到,小C的這種恐懼,看似莫明,甚至她覺得會影響到未來的人生髮展,並陷入情緒的低潮與恐慌中,實際上絕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我勸小C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問題上,試圖很快解決它、消除它,因為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相反,通過恐飛這一問題表現,我們也許能找到三觀中的深層次恐懼。


2 童年經歷打下「世界很危險」的烙印


陷入「XX恐懼症」的你,明白真正恐懼什麼嗎?

我進一步向小C了解她的生活經歷,慢慢的,立體的答案被一層層揭開。小C的童年,被嚴格地控制著,不準亂跑,不準做這做那,並曾經因為亂跑而遭到了家庭嚴重的指責。童年經歷將小C的三觀塑造成:這個世界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不好的事,令我受到傷害。因此,小C的內心對世界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成長的過程中,小C慢慢學會,只有很小心地保護自己,嚴格遵守規條,才有可能幸免於難。如果她不遵守這些,就會讓父母擔心受傷,這就會使她產生深深的愧疚感。於是,她從小就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渴望,做個循規蹈矩的孩子,但是,被壓抑後產生的負面情緒也就因此一直積壓在她的內心。


3 潛意識,竟採用了巧妙的迴避方式


陷入「XX恐懼症」的你,明白真正恐懼什麼嗎?


而這一次,小C其實面臨的是一個很特殊的情境,首先是裸辭,未來工作的不確定,使她的內心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對未來的人生走向感到迷茫。其次是坐飛機,它的潛在危險正符合了她內心對於世界的預期。

雖然她的學業和工作都較順利,也實現了很多目標,但是它並沒能消除她「世界是危險」的觀念,反而使她對「我是無法完全掌控生活的」這一現實有了更深的恐懼。因為只有掌控了生活,她才是安全的,一旦無法掌控,生活就有可能意味著崩潰。


小C本來就因為辭職以及由此引發的對於前途命運的影響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坐飛機這件事,可以說是一個導火索,最終引發了這種恐懼。實際上,在與小C的交流中,常常流露出對找工作的擔憂,正是佐證這一點的最好證明。


因為當我們害怕一件事時,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迴避去做它,這樣就可以避免痛苦了。小C的潛意識選擇了用「沉浸於恐飛的痛苦」這種方式,來迴避想起「萬一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的人生該何去何從」的痛苦。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假性迴避,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因為直面找工作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因此我們的潛意識只能採取這種直接的方式去迴避。


4 價值觀是影響個人選擇和行為的根本因素


因此,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小C最重要的是先去理解和消化上述的分析,檢視自己的內心,我請她思考以下問題:如果她不能很好地掌控生活,那麼,她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個樣子?如果她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麼她的人生會是怎樣的樣子?她要求的成功,對她個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它要求她要如何做?同時,進而反思,兒時家庭環境的約束,對她的價值觀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從她的回答中可以發現,小C並沒有真正可供她支撐自身價值感的事情。「我總是比不上他人」,這是小C內心一直都有的念頭。誠然,有一些追求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我們只以超過他人、比他人好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標準,那麼,這就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比較,而且,我們永遠都會在比自己優秀的人面前感到自卑。所以,小C的問題最終回歸到價值觀的重塑——一個人究竟要怎樣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自我的價值該以什麼方式衡量?


小C的現象,其實也是現代不少人的生活縮影,很多人的潛意識都充滿對於生活失控的恐懼,只不過並非體現為「旅遊恐懼症」罷了。人們因為對於生活有自卑和無力感,事事唯恐不及他人,而這些壓力和情緒平時都無處訴說,也無處釋放,一直積壓在心中,最後它自己尋找到了一個釋放的出口,那就是這個恐懼症。所以,如果我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話,只會像是在一棵樹上不停摘花,但只要樹還在,花就會一直開出來。


5 由表及裡,方能知行合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們在過去二三十年形成的世界觀、性格,不可能輕易地改變。在生活中形成的問題,也必然要在生活中去解決。諮詢師需要通過來訪者對過去成長經歷的回顧,為其分析與解釋,令他明白自身性格形成的原因,並且釋放長期鬱結於心中的負面情緒。只有真正認識到原有世界觀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人們才能慢慢改變對自身、他人和世界的看法。

然後,諮詢師將和來訪者根據生活的實際情況制訂計劃,積極行動,在諮詢關係中模擬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實踐,才能慢慢獲取新的現實回饋。我們的感性只相信事實,它根本不相信理性上沒有具體內容的道理。所以,我們只能慢慢由表及裡,思考與行動相輔相成,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療效果。王陽明所謂「知行合一」,其實就是最終我們想要得到的結果。如果沒有真正的思考、自省和領悟,只想要改變行為模式,則依然會繼續陷在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文/壹點靈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腦中風」中的是什麼「風」?
美國如何應對醫院暴力?
您可能感興趣

你為什麼恐懼
恐怖漫畫:你聽說過空殼恐懼症嗎?
白夜追兇里關宏峰的「黑暗恐懼症」,才不是「怕黑」這麼簡單呢!
如何穿越恐懼,直面恐懼?
恐婚?我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懼吠叫是什麼?
聽說過「黑暗恐懼症」嗎?若你非常害怕黑暗,該怎麼辦呢?
深海恐懼症又犯了?那是什麼鬼?
恐懼症到底是什麼病?你在害怕什麼?
你是否深陷恐懼?
你恐懼飛行嗎?
?恐婚?我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婚:我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懼什麼,都不要恐懼「與人說話」
我們恐懼婚姻的時候,究竟是在恐懼什麼?
密集恐懼症是病嗎?密集恐懼症是怎麼來的?又該怎麼治療?
你有這些奇怪的恐懼症嗎?
焦慮症的可怕之處?和恐懼症有什麼不同?
對性厭惡和恐懼,是什麼病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