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產後腹部肥胖怎麼辦?

產後腹部肥胖怎麼辦?



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分離;另外,妊娠期間往往營養過剩,腹部也堆積過多的脂肪。生產後若未能得到正確的康復指導,分離的腹直肌沒有回復原位,則會遺留非常難看的肚腩,並可伴發腰背疼痛、應力性尿失禁等。


那麼女性產後如何能儘快消除膨隆的腹部,恢復以往靚麗的身材呢?以下從腹壁解剖、腹直肌分離及糾正方法、產後腹部肥胖綜合處理等方面逐一介紹。

1、腹前外側壁大體解剖


腹壁以腋後為界分為前方的腹前外側壁和後方的腹後壁。腹前外側壁從外至內大致依次為皮膚、筋膜、肌肉和腹膜。在健康狀態下,腹壁皮膚和肌肉的張力、彈性適度,脂肪層厚度適中,腹部外形平坦。


(1)筋膜


包括淺筋膜和深筋膜。

①淺筋膜:由脂肪組織和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富含脂肪。


②深筋膜:與腹前外側壁的肌肉分層相適應,也分為若干層,覆蓋於各個肌肉的表面,其中襯於腹橫肌內面的部分稱為腹橫筋膜。


(2)肌肉


由沿前正中線兩側縱行排列的腹直肌和兩側的三層闊肌組成。(圖1)


①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的一對長帶狀肌,上寬下窄。肌束起自第5~7肋軟骨和劍突前面,止於恥骨嵴和恥骨聯合前面。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並且被3~4條橫行腱劃分成多個肌腹。收縮時,脊柱前屈,胸廓下降,增加腹壓。

②腹外斜肌:位於腹前外側壁的淺層。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內下方,起自下8肋骨外面,止於髂嵴前部、恥骨聯合并形成腹股溝韌帶,借腱膜止於腹白線。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迴旋。


③腹內斜肌:位於腹外斜肌深面。肌束由外下斜向內上,起自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溝韌帶外側1/3,向前上與腹外斜肌交叉,借腱膜止於腹白線和下3肋。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迴旋。


④腹橫肌:位於腹內斜肌深面。肌束起自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溝韌帶外側1/2,向前內方橫行,借腱膜止於腹白線。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迴旋。腹橫肌是保持腹部結實、平坦的重要肌肉,被稱為人體「內部束腹帶」("Internal girdle")。


產後腹部肥胖怎麼辦?圖1:腹壁肌肉


另外,還有腹直肌鞘、白線、腹股溝管等腹肌的肌間結構。

①腹直肌鞘:由腹部三層闊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其中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構成腹直肌鞘前壁,腹內斜肌腱膜的後層與腹橫肌腱膜構成腹直肌鞘的後壁。


②白線:為兩側腹直肌鞘纖維在腹部正中線互相交織而形成的一條腱膜帶。臍上白線較寬,約1厘米;臍下白線因兩側腹直肌互相靠攏而變窄。


2、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女性妊娠期間,一方面體內激素的作用,使腹白線鬆弛,連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子宮內逐漸長大的胎兒撐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壓力日漸增大。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腹壁張力很快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結果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Diastasis recti)。

產後腹部肥胖怎麼辦?圖2 :正常的腹直肌




產後腹部肥胖怎麼辦?圖3:分離的腹直肌


幾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離,其中身材嬌小者、腹壁肌肉較弱者以及懷有巨大兒或多胞胎者情況會更嚴重;另外,腹壁各層組織的彈性會因懷孕次數增加而變差,所以多次生育者情況也更嚴重。


根據臨床觀察,在生產後第3天,約有60%~70%女性的腹直肌會分離會超過兩指寬。如果沒有外界干預,即使坐完「月子」(即產褥期,約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復至原位。這既會使她們的脊柱穩定性下降,導致腰背疼痛,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觀。


3、如何檢查腹直肌分離


自然生產後3天(剖宮產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可以自行檢查腹直肌分離情況。方法如下:


①仰卧,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鬆;


②將一手手指置於肚臍下方;


③採用腹式呼吸,先吸氣,在呼氣同時將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腹壁肌肉收縮)配合手指輕輕下壓,檢查是否有腹直肌分離,並根據能插入的手指數目來測量分離的程度。


重複以上動作,依次檢查臍下、臍上、臍周三個區域。


4、如何糾正腹直肌分離


按照現代醫學觀點,大多數女性可以從產後第3天開始(剖宮產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有關的腹肌鍛煉。總體原則是先加強腹壁最深層肌肉——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 TvA)的力量和功能控制,然後再鍛煉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等腹壁外層肌肉。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它以膈肌運動為主,配合腹部運動。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方法如下:


①取仰卧或舒適的坐姿,鬆開腰帶,全身放鬆;


②將右手放在腹部肚臍,左手放在胸部。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最大限度地把肚臍吸引向脊柱,略停5~10秒。此為一個循環。注意,整個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胸腔不動。


③循環往複,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鐘,每日3次。


(2)Pull-Ins


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方法如下:


①仰卧,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鬆;


②將雙手放在腹部肚臍兩側。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同時雙手順勢向內下方推擠,努力閉合腹直肌之間的間隙,略停5~10秒。此為一個循環。


③循環往複,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鐘,每日3次。


(3)Splinted Curlups


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及腹直肌、腹內外斜肌。方法如下:


①仰卧,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鬆;


②雙臂交叉放於腹部,雙手掌各抵住腹部一側。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同時將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腹壁肌肉收縮)配合雙手將兩邊的腹肌往中間推,略停5~10秒,慢慢將頭和肩放回床面。此為一個循環。


③循環往複,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3~5分鐘,每日3次。注意,運動量宜從小到大。


另外,在步驟②也可以用浴巾或床單包繞腹部一周,並在腹中線互相交叉,然後兩手抓住浴巾或床單末端,當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時配合雙手拉緊浴巾或床單,使兩側腹肌往中間靠攏。


(4)仰卧起坐(Situp)、卷腹(Crunch)、平板支撐(Plank)等


主要是鍛煉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等所有腹壁肌肉。不過,在腹直肌分離仍大於兩指寬(約2cm)的情況下只能進行上述腹式呼吸、Pull-Ins、Splinted Curlups運動,只有當分離小於兩指寬後才能進行這些常規的腹部運動,否則會加重腹直肌分離程度。


總之,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運動量應逐漸增加,切不可因急於恢復身材而過量運動。


通過以上矯正運動,大部分女性分離的腹直肌都可回復原位,但有極少數女性由於營養不良、產後運動不當等原因,腹直肌分離未見明顯改善,甚至出現腹壁疝(如小腸凸出肚臍的臍疝),這時應該採取外科手術治療,將兩側分離的腹直肌間斷縫合。


另外,為了減少產後腹直肌分離概率和程度,女性懷孕前應多做一些如仰卧起坐、卷腹、平板支撐等運動,以增強腹壁肌肉力量和腹部皮膚、筋膜彈性。


5、如何消除產後腹部肥胖


除了腹直肌分離外,女性產後腹部肥胖也與腹壁肌肉和筋膜鬆弛、腹部脂肪堆積等原因有關,因此,消除產後腹部肥胖應該採用綜合處理措施。如何糾正產後腹直肌分離已如上述;對於腹部堆積的脂肪,可採用飲食調整加有氧運動等常規減肥方法;對於腹部鬆弛的皮膚、筋膜,可以採用RF射頻電波儀,通過局部深層加熱使膠原纖維收縮並刺激產生新的膠原蛋白,以收緊皮膚、筋膜。少數女性產後腹部嚴重變形,懸垂鬆弛的腹壁與身體其他部位明顯不成比例,甚至呈「圍裙」狀,這時應先採用腹壁整形手術(Abdominoplasty)如浮臍腹壁整形術、經典全腹壁整形術等,以切除過多松馳的皮膚,抽吸皮下堆積的脂肪,摺疊縫合鬆弛的腹白線並拉攏分離的腹直肌,再配合飲食、運動、RF射頻電波儀等保守治療。


作者:沈博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社會經濟學如何看待離婚案例?
如何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乙肝疫苗的來歷
鐵鍋烹調會幫人補鐵嗎?
您可能感興趣

腳後跟乾裂該怎麼辦?
產後掉頭髮很厲害怎麼辦?
牙齦退縮怎麼辦?
拔牙後臉腫了怎麼辦
孕媽產後一直腰痛怎麼辦?
產後肥胖怎麼辦 運動瘦身讓你變辣媽
被殭屍咬傷後該怎麼辦?
產後陰道鬆弛 漏尿怎麼辦?
晒黑之後該怎麼辦?
產後惡露不盡怎麼辦?
可樂易致肥胖 兒童肥胖怎麼辦?
胎兒臍帶繞頸後該怎麼辦?
肚子痛該怎麼辦?
便秘導致肥胖怎麼辦?一招搞定
產後背痛怎麼回事 產後背痛怎麼辦
運動後腿變粗?怎麼辦?
瘦身後出現肥胖紋和皮膚鬆弛怎麼辦?這裡有方法
晒傷怎麼辦?
減肥的時候失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