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現代社會有錢人反而工作時間更長?

現代社會有錢人反而工作時間更長?

現代社會有錢人反而工作時間更長?


從人類歷史上來看,絕大多數時間有錢人都過得很閑。描寫20世紀初期英國上流社會階級的電視劇《唐頓莊園》里,冷傲的貴族可從來沒聽說過「周末」這個詞,對貴族來說,每一天的日子都很清閑。不過當時的窮人們日子就過得很累了。


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歷史學家Hans-Joachim Voth向我們展現了19世紀英國普通工人一周是如何工作64個小時的,他說:「在19世紀,一個人有多窮,就看他一周工作多長時間。」

這種情況在今天發達的經濟體系中變得很不一樣。如今人們的工作時間相較百年之前大大減少,但是相較於窮人,富人的工作時間反而更長。在1965年,擁有大學學歷的人一般收入更高,相比只讀完高中的人來說,他們不但收入更高,可支配的閑暇時間也更多。到了2005年,大學畢業生卻比高中畢業生每周少八小時休閑時間。去年進行的「美國人時間利用調查」顯示,擁有本科學歷的人平均每周比高中學歷都沒有的人多勞動2小時。其他研究也顯示大學畢業的美國人平均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的比例從1979年的24%上升至2006年的28%,在高中輟學人群中每周超過50小時工作的比例卻在下降。


看上去,有錢階級不再是有閑階級了。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顛倒?解釋有許多種,其中一種經濟學家叫做「替代效應」——工資上漲使得休閑變得更昂貴:不工作等於放棄金錢。上世紀80年代起,頂層收入人群的工資就猛漲,而平均線以下收入人群的收入卻未見增長,甚至還比以前更少。收入不公的擴大激勵著富人更賣力工作,而窮人工作時間更少。


現代社會經濟的本質是「贏家拿走全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替代效應」。全球市場的巨大規模意味著只有創新型產業才能獲取豐厚回報。(例如YouTube、Apple和高盛)打敗競爭對手可以獲得巨大回報。有研究顯示在商業模式中創新型行業回報最豐厚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高技術員工。雖然短期內他們不會獲得「加班」獎勵,但是最成功的員工(通常是花最多時間在工作上的員工)會從「贏家拿走全部」市場上獲取最豐厚的回報。在上世紀80年代,任何一個每周工作55小時的工人,比起普通40小時工人能多賺11%,到2000年之前,相同工作的此類收入差距已經達到25%。

經濟學家會認為替代效應在某種層面上一定和「收入效應」相對。在收入效應中人們認為高工資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所以高收入人群會選擇用更多時間休閑,而非工作。如果一個億萬富豪可以給自己買下一座島來休閑,他有什麼理由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呢?不過,現在社會形成的新風俗已經顛覆了傳統的收入效應。


其實,從《唐頓莊園》的時代起,富裕國家的工作和休閑就已經交換了位置。時間回到1899年,對社會學也有所涉獵的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范伯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休閑是獎勵給人們的「榮譽勳章」,富人們將臟活和重複性勞動交給其他人——Veblen把這種活叫做「industry」( 勤奮、工業、產業)。不過Veblen口中的有閑階級也並不悠閑,他們全身心投入到「開發」自己的潛能上——從事極難的工作和創造性行業——他們著書立作、投身慈善、和其他人在某個觀點上一爭高下。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Veblen的理論需要更新,在牛津大學最近發表的一份論文認為,發達經濟體的勞動比起以前,在知識密集和智力要求上更高。真正意義上重複勞動的工作比以前更少,比如電梯操作員等工作,更多的是富有魅力的工作,例如時裝設計。這意味著更多的人在辦公室里就能夠開發自我。工作已經成為快樂的源泉,富人們看上去比以前更加勞累,其實是在工作中尋求放鬆。另一方面,休閑不再是社會權力的象徵,相反,休閑意味著一個人毫無用處、意味著失業。(編譯:王大發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補水更有效?
您可能感興趣

你又有借口了,工作時間太長會影響智商?
屆時大家會有更棒的生活方式,不必再拚命工作,能有更多時間休閑。」
浪費時間和金錢,人人都會
工作時間太長會影響智商?這下偷懶又有新借口了~
養狗時間長了就會發生一件驚人的事情
如果工作量不大,法國人並不在乎工作時間長
多長時間你就會失去你的鍛煉成果?
即使有人虧待了你, 時間也不會虧待你
為什麼有的人睡很短時間就能恢復精力?
你連變美的時間都沒有,你還有時間幹啥?
成功人士規律性作息時間是前提,自律於時間就是金錢
人人都會有份珍貴的愛,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一個人用閑暇的時間做什麼事,決定了他夢想實現的速度
時間機器:這些事件能證明在古代就有時間旅行了嗎?
誰好誰壞,時間長了就會明白
地板貼的好,使用時間才會更長!
受孕成功後多長時間身體才會有反應?
時間旅行真有可能實現?
時間過了一切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