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新標準的執行體會

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新標準的執行體會

2013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要求及檢測辦法》分三部分:質量檢測要求(四項17條);檢測辦法(四項15條);檢測符號畫法(5條)。質量檢測要求是優質級以上報紙的印刷質量標準,檢測辦法是進行質量檢測的評分辦法。該標準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檢測工作更加規範化,印廠更明確了報紙印刷質量的具體要求,對質量提升、管理細化作用顯著。

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新標準的執行體會


某報社印刷廠執行2013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要求及檢測辦法》一年多了,體驗出其有3方面的優勢。


更加細化


對比2003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標準中檢測要求只有8條,檢測方法只有11條,且沒有符號畫法,2013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標準更加細化,如下表所示。

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新標準的執行體會


新標準對圖片的加網線數、加網角度、網點形狀及網點變形首次做出規定,對題字(黑白及彩色)的密度、套印要求提高了要求,對文字墨色按實際字型大小(各報多用5號字或6號字)規定了密度要求,對影響外觀的臟跡分類規定、透印要求、叼針孔、正背版心、折頁等都首次提出了新要求,這些規定極大促進了報紙印刷質量的提升。


有人說新版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標準太嚴格了。其實持這種論調的人恰恰證明他對報紙印刷質量不精益求精。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這一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更加量化


定性描述的語言會讓使用者不知如何把握分寸,心中似乎理解,而現實操作中卻不知道怎樣做才算標準。量化的數據指標則讓人心中理解,手中有度。

新的報紙印刷質量檢測標準中量化的數據要求有62處,是原來的4倍之多。對四項指標(圖片、題字、墨色和外觀)的每一條都做了數據量化的要求,印刷機台、評報人員更容易量化控制報紙印刷質量,使質量標準落在實處。例如,規定印版上3%~90%的網點應能夠穩定均勻地轉移到新聞紙上;兩色套印誤差≤0.15mm,標題密度1.10~1.20(含紙密度)或者0.9~1.0(去紙密度),叼針孔


更專業化


以前總有人說:印報是件粗活。報紙是個快速消費品,讀過即丟棄。但我們認為,在技術和條件日益成熟的今天,好機器+好材料+高技術員工=優質印品。一位著名的印廠廠長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記者採訪寫出好稿件,編輯編排製作出好版面,那我們就一定要不負眾望,成人之美,印刷出優質的印品,使文章耐讀,版式美觀,印品賞心悅目。


新標準對專業問題進行了具體細化表述和要求。圖片色相純正、亮度適中、飽和度鮮艷、層次清晰、反差適中、達到視覺灰平衡,這是對顏色三屬性的專業準確表達。


題字黑實適量、色彩純正、不串色、不偏色。串色指的是墨斗混入了別的墨色的油墨,使顏色不純。偏色指圖的四色中某一色墨量太大或太小,造成色彩偏差。圖片漏色指帶邊框的圖由於套印誤差,目視時某色超出邊框。壓臟指印品堆放時在自然重力下造成的臟跡。夾臟指紙帶進行印刷中被夾持而造成的夾痕。蹭臟指紙帶在運行中被接觸的輥子或其他部位刮蹭。劃痕指印版在上機前被刮擦,印刷時親墨形成臟跡。移誤差指製作印版時,模板數據錯誤造成版心不居中。漂移誤差指折頁機折頁時,壓紙輪、緊紙輥等調整不合適造成折頁(縱折、橫折)位置偏移。毛邊指折頁機裁刀和橡皮條配合交接位置不合適造成報紙周向裁切邊鋸齒印太大,不美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印印刷網 的精彩文章:

直擊德魯巴(drupa 2016)——觸摸印刷未
您可能感興趣

宇宙標準模型通過了暗能量測量的最精確測試
解析3D列印醫療器械產品的標準和質量控制
養生保健事故頻發 亟須明確監管主體制定規範標準
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研究進展:診斷標準、生物標誌物和治療等方面的更新
產檢b超檢查數據的標準
三星擬將新電池安全檢測推廣為標準 但行業反應冷淡
如何標準化的進行績效考核
IT硬體服務行業交付標準清晰,閃蝠想通過眾包工程師的模式「共享人才」
農業部發布氟尼辛的每日允許攝入量和最高殘留限量(試行)及其殘留檢測方法標準(試行)
國外氣體探測器操作維護標準先進性研究
關於《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新標準的商榷
國家標準《無損檢測 聲發射泄漏檢測方法》獲批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計劃》的通知
中俄標準化、計量與認證工作研討會舉行 規範計量標準便利雙邊貿易往來
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要求
BMI標準指數計算公式 測測你的體重合格了嗎
純化水檢驗標準操作工藝流程及標準說明
腫瘤臨床試驗必備(一)實體腫瘤的療效評價標準
測測你的體態是否標準,對症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