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

前一篇文章談到,2013年,吉林大學《鄭州漢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的報道第一次系統分析了漢代河南人的種系特徵,用體質人類學的方法比較顱面骨骼特徵,與漢朝中原人最接近的,是今天的華南近代組(福建)。


不過,上述研究報告的現代樣本,只有華南和華北組(河北山西兩地漢族為主)兩個近代組,從樣本數量看,它反應漢朝中原人與今天中國各地域人群的種系親緣關係並不夠精確。若試圖回答今天誰更像漢朝的中原人,就需要更多的樣本。


但我們可匯總目前報道的近代人骨數據資料,加入更多樣本做更細緻比對分析。

現代華南漢族比對樣本:加入福建東山島漢族、香港漢族和湖南漢族;現代華北漢族比對樣本:加入遼寧撫順漢族、吉林漢族、北京漢族、山西太原漢族。


另外,加入廣西壯族、印尼和馬來合并組、山南地區藏族(西藏A組)、藏族主體類型樣本(西藏B組),作為南方少數民族和東南亞民族的比對樣本;加入俄遠東阿穆爾河流域的那乃人(通古斯語系民族,滿族近親)、北極濱海地區愛斯基摩人、東北亞地區的日本人和朝鮮人作為北方比對樣本。


在古代樣本中,除漢代中原地區三組樣本外,還可加入陝西關中地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合并組、陝西鳳陽西村周人、陝西臨潼新豐秦人、以及西北地區的甘肅史前合并組、東北地區的西團山文化合并組作為古代比對樣本。


得到如下比對圖譜: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漢代中原人與現代東亞諸民族種系比對分析圖譜(男性)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對研究可以首先發現,在近現代對比組中,東南亞的馬來-印尼合并組與愛斯基摩人種系差異最為明顯,而東亞諸民族大體介於二者之間。在古代對比組中,陝西關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合并組和山西太原現代漢族之間的種系差異最為明顯。


另外,陝西漢朝人相對秦人,更接近山東漢朝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有個史料線索值得注意:秦王朝被推翻後,關中地區人口由於戰亂,損失十分嚴重,漢朝曾經遷大量外省居民移居陝西,其中,在秦始皇統一中國過程中損失較小的齊國人是移民大軍中的主力。


在所有可比對近現代人群中,香港漢族比福建漢族更接近漢代山東和陝西的中原人,當然也包括陝西周人。同時,儘管與關中地區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仰韶文化古人有一定差異,但香港漢族還是相對更接近這些關中古人。


河南鄭州漢朝漢族在此分析中屬於現代華北人群的聚類群,與遼寧撫順漢族很接近。但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現代樣本的顱骨數據普遍缺少一些重要指標,比如反應面部突出程度和齒槽突出程度的數據,而頜骨較突出是中原地區自石器時代至漢代普遍的種系特徵,這些數據缺失的前提下,讓河南鄭州漢朝人相對陝西和山東同時代古人顯得有些特別。不過,鄭州漢朝人較高(長)的面部使他們與普遍低(短)面特徵的古中原人存在一定差異。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仰韶文化古人專業復原圖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廣東漢族平均容貌圖,略低(短)略偏狹的面型,較低(短)闊的鼻型與仰韶文化古人接近程度較高。但仰韶文化古人顱骨尺寸較大等特徵還是與華南漢族存在較大差異。

【日本人是徐福東渡的童男童女嗎?】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日本人比除香港漢族以外的華南漢族和華北漢族更接近漢朝中原人。很多讀者可能一下會想到「徐福東渡」。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西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夠用三年的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但並未找到神山。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至琅岈,再度派徐福率眾出海,徐福到達「平原廣澤」未再返回。民間一直有種比較傳奇的說法認為:日本人就是這些一去不復返的童男童女後裔。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從現代基因學研究的角度,日本人是繩紋人(10000年前-公元前一世紀)和彌生人(公元前三世紀—公元三世紀)的混血後裔,繩紋人種系特徵最為複雜,同時表現出與阿穆爾河流域諸民族和東南亞民族的類似特徵。彌生人則更可能與某些東北亞地區的史前移民相關,其父系血統與朝鮮人和部分滿族人相近。


在彌生時代之後,日本似乎還出現了一批「騎馬民族」,日本進入古墳時代(公元300年-600年),或稱大和時代,至此日本主要的移民潮才算終結。日本人在經歷複雜混合後,體質人類學特徵恰好接近漢朝的中原人,很可能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另外,還有類似的情況,很多朋友會問,朝鮮人與福建人最為接近時怎麼回事?朝鮮族和福建漢族的容貌差異很明顯啊,朝鮮族的臉很大,常有人用「大餅臉」來描述。這主要因為:一方面,福建漢族類似古代中原人,面部比較短(低面),這樣在比例上,面部就相對北方漢族偏圓闊;另一方面是因為朝鮮族和福建漢族的顱骨特徵接近程度更高,這些特徵不太容易在肉眼可見的容貌特徵上體現。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繩紋人、彌生人、古墳人(從左至右)專業復原圖

【漢朝山東人不是白種人嗎?】


在分子人類學剛剛興起之時,曾有一份結論頗為驚人的學術新聞稱,中國古生物分子遺傳學研究室的專家發現2500年前的山東臨淄人線粒體DNA(反應母系血統源流)遺傳特徵接近高加索人種。


研究者指出:他們與日本的有關研究機構合作,以山東臨淄地區古墓群中古人類DNA為標本,提取並純化了該地區2500年前、2000年前的古人骨DNA和現代人的DNA,並分別與從國際基因資料庫中篩選的1300多個標本進行了DNA特徵的比較。

結果發現,2500年前的山東臨淄人與現代歐洲人的基因特徵非常近似,2000年前的臨淄人又與現在的哈薩克、阿爾泰人的基因特徵非常近似,而當代的臨淄人與現代的東亞人基因特徵非常接近。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測試結果?其實,這與早期研究認識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東方人母系血統主要分為三大系統,即M,N和R。而臨淄古人以R系統的分支B和F居多(這些類型在今天的南方各民族比例相對更高),現代山東人和其他北方民族而則以M系統居多。在另一方面,高加索人種則主要是R系統的其它分支。也就是說,在大的譜系樹上,兩個以R系統為主的族群的親緣關係確實比以M系統為主的族群高,但R系統的東西各個分支早在人類始祖走出非洲之後就分離開來,那時,蒙古人種和高加索人種還尚未分化。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2500年前的臨淄古DNA樣本確實有少數幾例非常獨特的樣本,通過共享序列分析,會發現它們與歐洲樣本匹配,很可能確實是西方人的類型(因為早期文獻未作完整的基因測序,無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結論)。


而另有研究者報道,他們在4例6500年前的山東長島古人DNA樣本中測到一例西方類型。這樣看來,2500年前的山東古人儘管並不是高加索人種,但卻很可能已經出現了部分的高加索人種混血成分。

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線粒體DNA發育樹

華北地區M系較為常見,其中,柳岩所屬的D型最為常見;美籍華人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所屬的C和美籍日裔花樣滑冰選手克麗斯蒂·山口所屬的M8a相對少見。N系包含R系,R系又分東方支系和西方支系,臨淄古人B和F兩個東方支系較多,高加索人種則主要是R的西方支系,如義大利冰人奧茲屬於K支系。N系還包括另一系統,包括東北亞和美洲印第安人常見的A,美國影星伊娃·朗格利亞屬於這個類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微笑是開心還是希望開心?
哈勃望遠鏡的接班人是?
港台黑社會是如何洗白的?
【奇思妙想】這樣的傘你想買嗎?
您可能感興趣

徐福因何而東渡?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還是中國的後代?
日本人是是徐福、吳太伯的後代?其實是中國這個省的後代
日本人的祖先竟是徐福?
日本人的祖先是徐福?
徐福到底是太監還是日本人的祖先呢?他後人是日本人嗎
徐福究竟去了哪裡呢?日本有些人自稱是他的後代
徐福究竟去了哪裡呢?日本姓氏帶「田」字的人,自稱是他的後代
徐福是日本人的國父,那佩里呢?
日本的祖先究竟來自哪裡?一日本百歲親王稱自己是徐福後人!
徐福東渡日本留下後代無數,波多野結衣:我是秦朝人的後代
歷史上的徐福真的去了日本嗎?
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
徐福三次向秦始皇索要東西,他究竟去哪了?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嗎
神武天皇是徐福嗎?徐福真紮根日本了嗎?
徐福有沒有去過日本,他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日本人究竟來自哪裡?日本一名百歲皇族親王說,徐福是日本的國父
徐福竟是日本人的祖先?在日本地位很高
追尋徐福的足跡,探尋日本的徐福文化,他真是日本的首位天皇嗎
日本首個天皇比徐福早幾百年,為啥還說是中國人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