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馬路上的力學

馬路上的力學

為什麼會發生連續追尾事故?


交通擁堵能不能疏解?


為什麼駕車在繁華街道行駛時會一個又一個地「吃紅燈」?紅綠燈怎樣配時才能減少擁堵?能不能幸運地「一路綠燈」?

為什麼節假日觀燈時,擁擠的逆向行走的行人會排成多個縱隊?


馬路上有突發事故時,行人亂作一團,能不能及時化險為夷?


為什麼車輛開得越慢,尾氣污染越厲害?


為什麼在馬路兩側高樓林立時空氣污染會特別嚴重?這種污染型的「街道峽谷」是如何形成的?怎樣化解?

…………


問題太多了,還可以一路列舉下去。答案何在?告訴你,力學家、物理學家能從根子上(說得高深一點,從機理上)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交通工程學告訴我們,馬路(包括交通設施)、車輛和行人構成很複雜的交通系統。怎麼來看交通系統?眼光不一樣,結論也不一樣。在力學家、物理學家的眼中,交通系統是五光十色的,是一個由多個「自驅動」粒子組成的複雜系統。他們先把行進著的車輛和行人看成「粒子」,就跟黃豆、穀粒差不多,但是,一般情況下,黃豆、穀粒不會自己滾來滾去,而車輛有人駕駛,行人有自己的腿,他們會按自己的意願行動,所以是「自驅動」的。一大堆自驅動粒子跑到一起來了,如果數目不大,馬路很寬,就會各走各的道,「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數目一大,就會擠作一團(發生交通擁堵),甚至打起架來(發生交通事故)。人們對現代交通系統制定了各種規則(交通規則),倘若大家嚴格遵守規則,打架的情況可以避免,然而,「擠成一鍋粥」仍在所難免。

馬路上的力學


既然有一大堆自驅動粒子構成交通系統,「粒子們」得遵守一定的人為規則。科學的奇妙之處在於,人們發現了系統還存在著「自然法則」,它們在冥冥中「駕馭著」這種系統,這就是所謂「非線性動力學行為」、「自組織現象」等,這些正是力學家、物理學家最感興趣的。前面提到的逆向行進擁擠人群的自動成行,就是自組織現象。再舉一個例子:烏魯木齊市某俱樂部發生的那次火災,逃生時罹難者倒在出口處,形成了一個個「同心圓弧」,這種「成拱」也是自組織現象。

馬路上的力學



人們能否掌控這種複雜的交通系統?我說,只要從力學、物理學的角度充分了解這類系統的特徵和運行的內在機理,就可把它們玩弄於股掌之間。但是這是一篇「大文章」,且聽我從頭說起。先說說力學家、物理學家眼中的交通擁堵。


小學老師就告訴我們,世上的物質有「三態」:氣態(如空氣、水蒸氣)、液態(如水)和固態(如冰),也可把它們統稱為氣、液、固「三相」,在一定條件下,這三種「相」可以變來變去,比方說,常溫下的一盆水(液相),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如一個大氣壓下到100攝氏度),就變成了水蒸氣(氣相);而在低溫(如一個大氣壓下到0攝氏度)下,就變成了冰(固相),這時我們就說,發生了「相變」。

各類科學知識可以相互借鑒,從科學方法論角度來看,就是「移植法」。力學家、物理學家是最善於「移植」的一群學者,他們把「相」和「相變」的概念移植於交通系統:道路交通狀態大致可以分成三種(三相):車流密度較低的時候,交通暢行,流動自由,像不像氣體?就將其喚作「自由流動相」;馬路上車輛一多,就沒那麼自由了,人們往往看到,各個車道的車輛齊頭並進,速度相差無幾,像不像液體在流淌?這就是所謂「同步交通相」;車流密度再高一點,糟糕了,車跟車「咬」在一起,停在馬路上巋然不動,像不像結凍成冰(固相)?這就是所謂「擁堵交通相」。就像氣相-液相-固相會發生相變一樣,「自由流動相」-「同步交通相」-「擁堵交通相」之間也會發生「相變」,車流到了某個「臨界密度」,相變就要發生。


為了弄清交通擁堵的內在機理,就要研究這種司空見慣的「相變」,這裡頭的學問大了去了,一下子說不清楚,且聽我日後慢慢道來。這裡,我只是告訴大家,力學、物理學教科書里提到的種種現象,例如「回滯」(hysteresis)、「成簇」(clustering)、「相分離」(phase separation:「激波」(shock wave)、「孤立波」(solitary wave)、混沌(chaos)、分叉(bifurcation)等等,在交通系統里都可以找到「影子」。當流體力學家審視交通系統時,自然地把交通流看作運動流體,其中充斥著各種密度波:在交叉口出現的擁堵車隊就是「交通激波」,綠燈一亮,車隊疏解,就出現了「交通稀疏波」,一般以固定速度向後傳播;在形成交通擁堵之前,一定會出現非線性失穩現象,然後湧現各種各樣的「交通孤立波」:為力學、物理學界熟知的KdV孤立波、mKdV孤立波(紐結-反紐結孤立波)等等。有點複雜了,是不是?以後我會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把它們講清楚。

馬路上的力學 點擊播放 GIF/130K


孤立波示意圖


最後,要告訴大家,經過力學家、物理學家會同研究交通的各路精英的長期努力,已經掌握了交通科學的各種規律,並有了良好的對策。只要好好學習和運用以數學、力學、物理學為基礎的交通科學,我們會贏得暢行交通的局面。


文章來源力學科普,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55號名商大廈1101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軍宙斯盾艦大搖大擺駛入橫須賀
交變電場速度測量的物理原理
從「CO2」「石頭」的逆襲
千島湖水之靈,夜色下的激情演繹
人工胰腺:讓T1DM患者之痛苦最小化的神器
您可能感興趣

龜殼上的螞蟻和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讓科學與神學趨向統一
無處不在的力學,眾說紛紜的力學,魅力無窮的力學——漫評《院士談力學》
量子力學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
時間之箭的方向:熱力學的熵與量子力學的糾纏
量子光力學
王永慶:從大工力學到清華固體力學所直博
火烈鳥單腿站立的神經力學
量子力學真的那麼難學嗎?
量子力學的困境
量子力學在管理學中的應用
量子力學中的平行宇宙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死後世界,竟與佛學重逢!
量子力學與靜坐冥想
上海電力學院:為「一帶一路」培養光明使者
量子熱力學興起:物理學界試圖在量子世界重建熱力學定律
力學界精英共慶中國力學學會60華誕
佛陀和耶穌關於量子力學的對話
宇宙遠古密碼:量子力學,佛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