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驍純:我看好現當代水墨藝術

劉驍純:我看好現當代水墨藝術

劉驍純


美術批評家


水墨藝術能否進入現當代,如何進入現當代,以及它在中國現當代藝術中處於怎樣的地位,又具有怎樣的意義,這一切,西方藝術界如何看並不重要,因為它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中的特殊問題。或許在不少西方批評家看來岳敏君比朱新建更更值得關注,但我看未必;或許在不少西方批評家看來張曉剛比劉慶和更值得關注,但我看未必。

重要的問題是中國人自己如何看待現當代水墨藝術。在中國主流畫壇,水墨畫可以說是佔據了半壁江山,甚至許多學西畫的人到老年也要以書畫名世。這說明中國藝壇普遍認同水墨畫的獨特文化意義。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樣的水墨畫和水墨藝術在歷史上最能代表我們正處的時代。我認為,在主流藝術中占很大比重的禮品畫、應酬畫、大眾水墨畫,其大規模、高規格的宣傳,以及快速攀升的市場價格是一種泡沫,它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因為他們不具備學術地位。代表一個時代的藝術一定是那個時代最具創造性和學術影響力的藝術現象,在這一點上,現當代水墨藝術是很有前途的。


中國文人書畫的獨特歷史,並不是中國批評界關注現當代水墨藝術的最主要理由。中國現當代水墨藝術值得關注的主要理由在於它的開拓性和創造性,在於它對現代性和當代性有著與西方不盡相同的詮釋,在於它對傳統有著與前人不盡相同的詮釋。重要的是這些詮釋是多元的,各不相同的,個性化的。


畫壇重布局的歷史較早,唐張彥遠論六法時就曾強調「至於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由此畫史上形成了范寬、李唐、米芾、倪瓚、漸江、朱耷、龔賢、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可染、石魯等人重大結構、大陣勢、大塊構造的脈絡。但元明清文人畫的主流卻不斷強化著重筆情、重墨韻、重品玩的傳統,至清代文人畫入繼大統後的正統派而達到極端,導致了畫壇總勢衰竭、婆婆媽媽的萎靡風氣。


我之所以將批評精力大量投入現代水墨藝術,原因之一在於它是水墨畫界最重視大塊構造的一支,總結他們的實踐經驗,應該提出:結構第一、造形第二、筆墨第三;氣勢第一、骨力第二、韻致第三;遠觀第一、近察第二、細品第三;膽識第一、修養第二、功夫第三。

我認為,現代風格和現代形態的水墨畫將是水墨畫的最後一個高峰,這座高峰正在發育、正在成長──正在隆起。雖未臻成熟,卻前景可觀。它終將出現一批與傳統文人畫對峙、並具有與傳統文人畫抗衡力量的大師。而現代水墨畫與傳統文人畫最重要的抗衡力量,不在新的筆墨規範, 而在總觀大勢時大塊構造的精神震撼力。


「第三」並非不重要,恰恰是針對筆墨的重要性,我寫了數篇論「非文人筆墨」的文章。而「非文人筆墨」中「筆墨」一詞與傳統意義相距甚遠,它背離了「書法用筆」的一整套規範,而僅指在隨機的堆刮挑抹、勾皴點染過程中藝術家精神投入的深度和文化積澱的厚度,以及對筆墨運動的控制能力。控制什麼?控制堆刮挑抹、勾皴點染在畫面留下的一切軌跡相互關係的結構。這種結構從微觀看可稱「筆墨」,從中觀看可稱「造形」,從宏觀看,可稱「大結構」。實際上,結構一以貫之。


對結構,我強調直覺控制而不強調理性設計。我想,這是中國繪畫受書法、詩歌影響而來的結構觀念,與西方繪畫受建築、雕塑影響而來的結構觀念的最後分水嶺。一為寓剛於柔的結構、一為寓柔於剛的結構;一為感性控制的結構、一為理性控制的結構;一為無為而為的結構、一為有為而為的結構。在朱耷、齊白石與塞尚、畢加索的比較中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種差異。


現代水墨畫在創造新的結構,因此它不同於朱耷、齊白石的結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新的感性結構還僅是一種可以從水墨現狀見出希望的理想。它最終不是一種法的駕馭而是人格力量的顯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故宮巨石搬運之謎 300人搬運百噸巨石
影像遇上裝置:法國當代藝術登陸中國
美術館vs觀眾:你決定我選擇
文玩造假那些事兒:認清他們就不會打眼了
您可能感興趣

王正悅:怎樣看待當代與古與近現代藝術品在拍賣會上的冷熱反差
吳大愷當代山水畫收藏的藝術「黑馬」
一些逼真的讓你懷疑自己眼睛的現代根雕,現代根雕藝術欣賞
當甜品邂逅現代藝術,你還下的去口嗎?
國人看不懂當代水墨,就是不懂藝術么?
紋綉藝術 你比花好看
當代藝術和水鄉小鎮能「一見鍾情」嗎?
如何理解當代藝術中的天價拍賣現象
藝術家如何描摹現代都市?
讓你擁有最頂尖的水彩畫和現代藝術
論美女的藝術氣質如何培養?看完你就明白了
劉大為:當代人物畫的藝術精神
丨史民峰:當代攝影現象與影像藝術收藏
女人如瓷——當代陶瓷藝術的溫柔之美
朱其:如何定義當代藝術?
清華藝術博物館將面臨現當代藝術品匱乏的難題
不會做飯的藝術家不是好藝術家 吳強:當代藝術的「朋克」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世界性的當代藝術收藏
蘇富比黃傑瑜:當代藝術的市場定位還應回歸藝術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