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維:為什麼獨立紀錄片常是導演個人一腳踢?
照見彼此的存在
文|張釗維
(CNEX 紀錄片基金會製作總監)
5月中旬,在北京舉辦的聖丹斯(Sundance)-CNEX剪輯工作坊中,幾位重量級的剪輯師跟本地導演一起工作,為只差「最後一里路」即告完成的作品進行最後攻堅。
這群人里,包括《離巨星二十英尺》(20 Feet from Stardom)的首席剪輯師道格拉斯·布洛許(Douglas Blush)。這部影片以美國流行樂壇當中的伴唱歌手為主要拍攝對象,2014年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影片曆數了近二三十年曾在爵士、靈魂樂或搖滾巨星的演唱舞台上、錄音間里,擔任和聲伴唱的女歌手,其中絕大部分是黑人。這裡當然充滿了各種夢想、興奮、沮喪、落魄甚至不堪等等人生況味,情緒張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藍調搖滾。比如,歌手達琳·洛芙(Darlene Love)提到自己在樂壇前途不順,為了生計去當清潔工,有一天打掃主人的浴室時,突然聽到從收音機廣播傳來自己唱的聖誕歌曲,當下就被擊中。她意識到自己不能輕易放棄歌唱,因而辭去工作,以四十歲的年紀,前往紐約闖蕩。
紀錄片《離巨星二十英尺》劇照
《離巨星二十英尺》可以說是一部美國主流風格的勵志片,它鼓勵大家不要只想著聚光燈照耀的位置,而是要專註、沉浸於自己的所愛。但我關注的,倒不是這個可能會俗濫的勵志主題;在剪輯工作坊中,我感受到的,是和聲伴唱歌手跟主唱歌手之間的關係,似正可以對比於紀錄片工作里剪輯師與導演的關係。
觀看一部紀錄片,觀眾通常只關注導演,不會想知曉誰做剪輯。劇情片的獎項,除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多半還會有最佳剪輯;但紀錄片的獎項,通常只有最佳影片,而拿這獎座的,無疑就是導演。跟和聲歌手一樣,紀錄片剪輯師是默默無名的工作;和聲歌手能把主唱烘托到一個高度,紀錄片剪輯師亦如是。
但在中國,長久以來,獨立紀錄片經常是導演個人一腳踢的工作,從題材發想、調研、拍攝、剪輯,乃至後續推廣發行,往往導演一人搞定。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可能是資源不足,無法找到更多人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享受一種可以掌控一切的藝術理想,或者權力慾望。
這種一腳踢的形式,使得中國獨立紀錄片在環境困難的情況下,源源不絕地產出許多作品,但也不可避免有其缺憾。儘管導演會邀請圈內好友觀看並提出意見,但這較像是圍觀、點評,而非跟導演一起工作的創作夥伴,這使得許多作品容易產生濃烈的導演觀點與個人風格。由於缺乏第二人乃至第三人的深度介入,導演容易耽溺於自己想像的世界,看不出拍攝素材中可能具備的更大潛力,甚至,另一個世界。即便導演意識到另一個世界的存在,由於個人習慣、意識形態與美學鍛煉的限制,也不易跳脫慣性思維,把另一個世界從海量素材中解放出來。
紀錄片拍攝現場
如果用體育來比擬,這種導演單幹戶好像是單人競技:乒乓球、體操、羽毛球等;紀錄片則是一個團隊集體展現其世界觀,更像是多人競技,如籃球、棒球、足球。中國的體育項目向來以單人競技取勝,而在多人競技方面始終難以突破。這似乎對應著中國獨立紀錄片的潛在思維:我們想看到的是個人努力的成果,而非團隊努力的成果。即便在團隊中,我們也更容易看到諸如足球前鋒射門、籃球後衛控球等光芒四射的時刻,而忽略了,單是前鋒或後衛,無法造就一場偉大的比賽。更重要的問題是,導演是前鋒後衛這樣的明星嗎?我以為,在實際工作中,導演更須是教練;教練負責選派球員、給予指示、綜觀全局、臨場調度、掌握節奏,還要對上場球員給予充分授權與信任。
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獨立紀錄片已開始有資源進行團隊協力合作,也不缺如前鋒後衛般虎虎生風的明星導演,但缺的是有教練意識的導演。剪輯工作坊短短三天,獲得的效果是驚人的;導演們開始走出單幹戶的有限視野,接納剪輯師作為合作夥伴,一起攜手擴大世界的邊界。更重要的是,導演不再僅僅以導演的眼光來自我審視,甚至自我麻痹,而是可以從剪輯師的眼光,重新認知自己作為導演的有限與無限。就好比,足球前鋒不再只盯著腳下的球,而是能跳脫自己的位置,照見場上的敵友與整體動態,這是制勝的關鍵。
對我來說,《離巨星二十英尺》的意義就在這裡;當我們說西方社會充滿個人主義時,不要忘了它們的個人是在一個團隊協力的環境中鍛煉成型的。不管主角配角、台前幕後、紅花綠葉,只有相互看見、學習、認可彼此的存在,才能刷出長長久久的存在感。
刊於《財新周刊》2016年第21期。






※那些每一個鏡頭都是壁紙的自然紀錄片
※王羲之紀錄片,每個書法人都要看看
※為什麼看到獨立紀錄片的機會那麼少?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這些詩一般的紀錄片!
※沒看過這個紀錄片,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來看吳赫紀錄片的人,都穿了這雙鞋
※宜家拍了一個「自然紀錄片」,鼓勵人們像只獅子一樣多休息
※張釗維:媒體紀錄片的使命
※《摔跤吧!爸爸》一個男人的減肥紀錄片!
※王兵:紀錄片是這樣講故事的
※BBC紀錄片教你:如何像凱特王妃一樣做一個淑女~
※BBC紀錄片教你:如何像凱特王妃一樣做一個淑女
※整個國家都在造假——俄羅斯導演的朝鮮紀錄片《太陽之下》:每一個鏡頭,都是對人性的犯罪
※【紀錄片】女導演穿越五大無人區:他是個神人,和他的車很配!
※女神嘎嘎最新紀錄片解讀,曾以雷人造型著稱現想「做真實的自己」
※紀錄片導演范立欣在刷床上的存在感?貴圈真亂!
※第一輯:精選8部將開闊孩子眼界的紀錄片,必須馬克一下!
※紀錄片《人類》:人類對自己的一種陳述
※那個要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女人,被拍成了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