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網路心理學:越社交,越自戀?

網路心理學:越社交,越自戀?

心理導讀: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社交網路上花的時間越多,會有越來越高的自我表現慾望和自認理所應當的特權感,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自戀了。 —— www.iFuun.com


網路心理學:越社交,越自戀?  


我們正面臨一場「自戀大流行(narcissism epidemic)」,心理學家吉恩(Jean M. Twnege)和肯瑟(W. Keith Campbell)在他們的書中曾經這樣描述。在參加測試的3萬7千名大學生當中,自戀傾向的性格特徵普及十分迅速,堪比肥胖症。對於那些自戀狂來說,社交網路的爆發讓他們有了一個非常高效的傳播工具——也就是Facebook、Twitter、Pinterest、Foursquare 和 Google Plus、微博、微信這些。 

自戀現象正在蔓延的情況不斷出現在研究結果和新聞報道中。心理學家納森博士(Dr. Nathan DeWall)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自1980年代以來,「從統計結果上看,流行音樂當中有大量自戀傾向和敵對意識」。心理學家肖恩·伯格曼(Shawn Bergman)發現,「千禧年代(00後)出生的人群(Millennials)當中,自戀傾向要高於歷史上任何一代人」。


研究人員主要從自戀型人格的兩個行為失調現象進行判斷——過高的自我表現慾望(grandiose exhibitionism)和自認理所應當的特權感(entitlement/exploitativeness)。有過高自我表現慾望的人會在Facebook上積累許多好友。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自戀人格指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NPI)和用戶的Facebook活動有高度的正相關性。


網路心理學:越社交,越自戀?


(Narcissus 被女神施了法術。當他在水邊看到自己的影子時,他愛上了水中人。

他一直待在那湖邊,直到死後化成了水仙花。)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埃麗亞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們在互聯網上的活動讓我們變得更加自戀。除了一些社交媒體平台讓自戀者有機會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資源能夠為自戀者提供幫助。有一些文章就教人如何在Facebook上擴大粉絲群,如何在亞馬遜上獲得好評,此外還有增加pv點擊率、YouTube 播放次數和社交媒體殭屍粉的服務。


不幸的是,自戀者們正在為當下的用戶們設定標杆。人們總要陷入「現在流行什麼」的問題當中,焦慮沒有獲得和別人同樣的體驗;有人甚至因此感到消沉,因為他們沒有跟上微博的話題速度,或者沒有被點「贊」。


對於全球數億用戶的生活來說,社交媒體已經成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保持看問題的心態和角度非常關鍵。不要讓自戀者混淆視聽。可能在社交媒體的無謂競爭當中你被遠遠拋在後面,但那是因為你的NPI(自戀人格指數)不夠高。在微博上沒有上千粉絲好友?因為你是正常人,這一點應該是每一個自戀者求之而不得的。


編譯:虎嗅 (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心理延伸


會員測試:幸福感測試


心理FM:愛情是一種不死慾望 

DIG心理學講座9:感情里的經濟學
營銷心理學:如何掙女人的錢?
什麼東西在保護你又限制你?
趁我們年輕,趁我們相愛:心理FM 8月一期
網路心理學:社交媒體「吸粉」的最佳時間
如何面對愛人的糟糕情緒?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網路心理學:厚黑細膩的社交網路
社會心理學:社交網路是一種新的宗教嗎?
網路心理學:社交媒體「吸粉」的最佳時間
情侶越做越愛的心理學解釋
網路心理學:喵星人悄悄入侵互聯網
社會心理:被人為割裂的網路世界
社會心理學:幸福在二線城市,真的嗎?
心理學家帶你了解網路世界裡的施虐狂
心理學家:長的越好看的人越聰明!
心理學:自卑,源於缺愛
網路心理學:大媽愛用的才是好產品!
心理學家:越自卑的人越看不起身邊的人
壹心理專訪:心理學行業起風了!
教育心理學:花錢越多,學得越差
情感心理學:戀愛十誡
心理學研究:擺脫社交恐懼症的3大方法!
心理學家:五大心理效應,告別社交恐懼症,助力你為真正社交達人
網路心理學:擊中人性弱點的互聯網產品
傳統的交易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