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學到點什麼
文/劉小昭 | 妞博網
一、
講個我自己身上的小事兒吧。
進入到第一季度,就開始各種忙碌,無論是正業還是副業,都催著我一直往前跑。尤其三月一整月,在工作上投入了極大的時間精力。當然忙碌不是目的,事情有了進展和自身有了提高才是忙碌的意義。
三月底的某一個周四的晚上,手裡有幾個項目在同時進行,在公司和支持團隊的同事溝通好了要做的東西,囑咐今天無論多晚都要發給我。轉身上了計程車,連飯都沒顧得上吃就趕奔在北京城另一端的一個項目的拍攝現場。一邊往那邊去一邊電話了解情況,製片還說:你得八點多才能到吧?導演估計九點半之前就能拍完了~
事實證明,永遠不要相信導演說幾點之前我們就能拍完了這回事。所以當凌晨三點半最後一個鏡頭終於過了的時候,我已經疲倦的腦子都不轉了。
回到家還是要打開電腦收郵件,同事給的表格並不完全符合標準,可我實在沒了精神,簡單核對了一下基本的數就發給老闆了。
早上八點,老闆一個電話打來,問我關於表格的問題,我當時是真的沒睡醒啊……還暈著呢,使勁兒晃晃腦袋把他反饋的情況一一記下來,然後一邊刷牙洗臉出門打車,一邊打了幾十通電話,終於弄明白了表格中各項數據的意義,終於提前二十分鐘趕到要開會的地方,在樓下咖啡廳打開電腦和老闆一項一項核對,最終改出一個可以在會議上用到的版本。
在改的過程中有一個地方沒存,我一邊新建一邊隨口說,沒關係,我再調一下就好很簡單的。
老闆笑著說了句:很簡單你昨天忙活一晚上到今天都沒弄好。
會議還算順利,表格也沒有出問題,可從大樓里出來,我腦子裡想的都是老闆說的那句:
很簡單你昨天忙活一晚上到今天都沒弄好。
其實早上刷牙對著鏡子是有一點點委屈的,當時就心想:我都不奢求能有時間逛街約會了,能保證我困了能睡覺餓了能吃上飯就好啊……
但聽到老闆那句話,心裡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委屈,而是:對呀,這麼簡單,為什麼我忙了這麼久都沒弄好。
二、
不懂反思的忙碌永遠只是瞎忙。
項目結束我大睡12小時,起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坐床上想自己的工作流程。
思前想後發現最大的問題並非是工作真的多到做不完,而是首先我的方法有問題,儲備知識不足,以至於搞不清楚方向,做了很多無用功;其次,感慨工作太多忙不完的時間甚至快要趕上忙工作本身。
相信和我有同樣問題的不止一兩個吧?
對著電腦感慨要做的東西太多,可還是打開微博豆瓣無意義的刷新,這感覺就好像看著一座高山巍然聳立,抬頭看一眼覺著好難啊……我還是先玩點別的再說吧~
可該爬的山並不會矮一寸,該做的工作不會少一分,反而隨著拖延有日漸增長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什麼好主意,我只知道最笨的一個方法,就是:想到就去做。
這個電話超級不想打,拖到最後也不能讓問題自動解決,所以還是硬著頭皮撥號;這件事情十分複雜幾乎無從下手,可等著也不會等到事情變簡單,還得要抓起一個線頭慢慢理順;類似的例子還能舉很多,無論上班、寫作業還是做論文都是如此,往往你會發覺,做著做著事情就順了,狀態也來了。
三、
但辛苦工作並不意味著目標的達成。
如同我之前的小委屈:我昨天晚上忙到凌晨還趕著把郵件發出來了呢我多辛苦啊應該被體諒啊……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加班的原因是自己時間安排的不合理,而工作本身並沒有飽和到非要熬到凌晨的地步,為什麼要求別人去體諒你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工作不能按時按量完成?
工作中需要的並不是你有多辛苦多忙碌,而是你做成了哪些事情,就如同你需要的也不是別人對你忙碌的體諒:「哎呀你真辛苦~」
而是對你工作成績的肯定:「做的真不錯。」
你說是不?
既然辛苦一回,總不能白辛苦,還是要學到點什麼才對。





TAG:職場心理 |
※人活著,總要信點什麼
※愛一個人 你總要圖點什麼
※總要那麼一點耐心
※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為什麼總要到打臉後,才想到改變
※兩個人在一起總要相互圖點什麼
※忘了吧,總要學會原諒的
※忘了吧,總要學會原諒的
※「忘了吧,總要學會原諒的」
※你總要學會放下他,才能遇到更好的啊
※我們總要學會去接受這一切
※老總要我學品茶,一定要先學會這些術語!
※沒結果就是沒有 總要學會放別人走
※想要拍出好照片,我們總要先學會這幾件事
※為什麼總要給我講一堆道理?
※總要給自己一點時間走向成熟
※為什麼男人總要出軌?日站上的這個總結太精闢了!
※為什麼女票總要我親她那裡!
※耐不住寂寞的星座,總要折騰點事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