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勵志心理學為什麼不靠譜?

勵志心理學為什麼不靠譜?

iFuun導讀:托馬斯·赫胥黎說:人類心智最深的惡,是盲信而不求證。勵志心理學為什麼不靠譜? —— www.iFuun.com


勵志心理學為什麼不靠譜?  


如果說經濟學是顯學,那也僅僅是在涉及到公共政策討論中的顯學,更多的人們所讀到、所談及、所受影響的顯學,叫作勵志心理學。勵志心理學汲取了正向心理學等通俗心理學的一些概念,又添入了意志論的部分名詞,再進行極度的簡化,然後就產生了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所謂「人生法則」、「幸福人生指南」、「給我想要的」、「你比自己想像的要強大」、「凡事往好處想」、「只要你想,你就能」、「沒有絕對的失敗,只有成功的反饋」、「你要也能夠為自己療傷」、「讓每一秒都有價值」……

這些所謂的法則,相當流行,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因為太過簡單而變得無法應用,許多法則與別的法則還會出現矛盾。輕信這些法則,會導致人忽略情緒、智力、記憶力等多重因素的複雜性,還會讓人輕視潛在的複雜境遇和生活挑戰,以為一切皆可掌握。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曾表示,「人類心智最深的惡,是盲信而不求證」。


臨床心理學博士、服務於BBC等多家知名媒體的心理專家史蒂芬·布萊爾思所著的《不靠譜的偽心理學:破解心理囈語的迷思》一書,對市面上流行的暢銷勵志自助圖書、勵志心理學觀點展開了系統化的批判。


史蒂芬·布萊爾思認為,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帶來了無序的生活體驗、凌亂的生存狀態,使得很多人迫切想找到一種刪繁就簡的適應方法。勵志心理學就是針對人們的這種願望而設計出的心靈雞湯,「輕描淡寫地將意見、意識和可靠的事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那些深信甚至迷戀勵志心理學的人,在「思想能夠直接影響現實世界」的願望不能實現時,會更進一步的藉助空頭幻想來重新構建期許,從而活在虛幻、虛榮、虛假的自我世界裡。勵志心理學可以發揮勵志、自我安慰的作用,實質上是賦予了自己越來越高、越來越不切實際的壓力。


史蒂芬·布萊爾思批判了有關勵志心理學的 21 項頗為流行的迷思。其中有關「自我」、「自信」的迷思包括:「你的問題出在缺乏自信」、「沒有人能影響到你」、「釋放你的情緒」、「執著於主見永不過分」、「只要想學,你就能學會」、「你比自己想的要強大」、「你是宇宙的主宰」、「發現真實的自我」等。這些迷思常見於暢銷勵志自助圖書以及培訓課程,通常採取故意模糊事情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將自我意識的能量放大到無限、忽略不同人的各方面能力存在不同差異和各自極限、高估個人對外界的影響並低估外界的反作用等錯誤的論證方式,來促使人實現自我膨脹。

史蒂夫·布萊爾思提醒,成熟的人必須牢記,凡事不可能在一瞬間內改變。他還更為嚴厲地批駁了《秘密》等知名的暢銷勵志自助圖書,指出這類圖書「充滿了關於人之本性與現實存在的獨斷口吻」,不提供任何論證,迴避量子物理等科學理論,只能說是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勵志心理學不能給人以明確參照,自然就會用「沒有絕對的失敗,只有成功的反饋」式的話來圓謊。失敗是有益的,是必要的,是值得重視和思考的,但更重要的是,失敗就是失敗,絕不要用失敗會給成功提供反饋、會自然而然帶來後來的成功等話來自欺欺人。


還值得重視的迷思批評還有:對「讓目標為成功加油」的批評,人並不善於準確預知自己希望得到的價值,對於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把握同樣很少,較早確立目標更有可能導致提前縮小注意範圍,遺漏其他選擇,陷入狹小視角;指出「擁抱內心的孩子」等流行勵志語的荒謬意義,動輒提出「內心的孩子」甚至就以孩子自居的人,期望別人將自己看成孩子,卻並不按照孩子的單純、純真行事,而是希望獲得未成年人的免責特權,藉此肆意表現出自私、粗暴、野蠻、任性、愛惹事等行為。


郵箱訂閱:留下Email,追蹤每周心理精選  


來源:北京晚報,鄭渝川(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學人都在這裡


心理FM: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打卡學習:為什麼男人會有處女情結?

屌絲文化正走向解體
是誰在阻礙我們創新?
抑鬱情緒識別或有新招

TAG:推薦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犯賤心理學?
什麼是榮格心理學?
如何辨別心理學和偽心理學?
為什麼說學會心理學你也能算命?
心理學:為什麼你不斷的刷朋友圈?
心理諮詢≠心理學?學習心理諮詢,我能得到什麼?
心理學家:你為什麼不快樂?
心理學是不是科學?
幸福課三:積極心理學是什麼不是什麼
你希望心理學能幫助你做什麼?
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偷偷學習」是基於什麼心理?
心理學和佛學的區別是什麼?
「心理奴隸」是什麼?
我學心理學,不是為了猜你在想什麼
不懂點心理學怎麼斗小三啊
心理學人神段子:「我們是誰?」「心理學單身狗」
為什麼你一定要學點心理學?
心理學上的「存在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