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親密關係:最深刻的關係如何發展?

親密關係:最深刻的關係如何發展?

iFuun導讀:我們的一生中,朋友、戀人、夫妻以及家庭等關係都屬於親密關係,是必不可少的。那親密關係是如何發展的呢?—— www.iFuun.com


親密關係:最深刻的關係如何發展?


文/NLP心靈治療師(微信號:nlpxinling

親密是通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


親密的定義


「親密」(intimacy)這個詞的意義和使用常有許多混淆。一般的用法中,親密是性關係的委婉說法,其實性關係常常完全與親密無關。


我們在這裡指的親密,是指最初的意義:親近和了解。「親密」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內在、最深層、最深邃、最私密。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所以,親密是通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根據這個定義,一個人可能是親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可能並不是以親密回報。但在親密關係中,這種坦露和脆弱是雙向的。

「親密」這個詞會用在性關係上,是因為誤解了「親密」的動詞(tointimate)意義:強加、驅使或催促、宣布。這個詞來自另一個拉丁文字根intimare,其意思和性交中的插入有關,以至於「處在親密狀態」的意思被用來指發生性關係。


「親密」的動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模糊或間接的提議、暗示,被認為與性交時的遮掩、私密和暗示有關,造成更多的混淆。


在文中,我們把親密的意義還原成親近和了解,所以,親密與性行為無關。


兒童的發展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並不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父母或照顧者會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嬰兒的發展完全集中在感覺和運動系統。在這個原初的自戀狀態中,兒童把每一件事都體驗成自己的延伸。等他們得到某種程度的身體能力和功能時,才開始逐漸了解周遭環境,並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兒童開始以這種方式區分自我與他人,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他們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也對他人感到興趣;最初似乎完全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看著別人提供食物、照顧和刺激。等他們學會對父母、手足和其他人更有感覺時,愛的初期發展就開始了。由於學會把他人物化,所以他們也面臨挑戰,需要學習跳脫物化,對他人的人性有真誠的同理。

兒童發展是從依賴環境進入獨立和個體化的過程。在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兒童的觀點比較僵化,根據的是非黑即白的道德觀。逐漸成長時,因為看見別人的感受、興趣、關懷的事和自己不同,漸漸了解事情有不同的可能性,於是學會把他人的獨立化為概念,從孤立的自戀進入與他人的真實關係。隨著逐漸學會認識別人的世界,並開啟自由和創造力的可能性,就能成為真正自主、關懷別人的個體。這種人能接納他人的差異,所以能與人和諧共處;他們敏感而負責,能學慣用個人意志調合自己、他人和社群的需要,不至於產生衝突。


孤獨與分離


人類的存在處境是孤獨而分離的,人活在自身的軀體之內,永遠不可能完全了解別人,只能了解自己對他人的經驗。人通過方便的社會和物化的世界來適應分離;但人與人之間永遠是分離的。親密包括承認和接受這種存在的分離,但因為知道彼此相連而有站穩的力量,因為分享孤獨而有親密的連接。


人類經驗的核心有一種根本焦慮,稱為「存在性焦慮」(existentialanxiety)或「憂懼」(dread)。人類活動大部分是為了適應這種基本感受,許多人試圖埋藏或否認這種感受,於是忙於各種瑣事,以得到與他人連接的錯覺。


其實大部分人尋找關係都是為了克服這種根本焦慮,他們常常試圖滿足扭曲的需求而找人照顧自己,希望別人能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他們通常把伴侶當成自己的財產,從控制別人得到虛幻的安全感,就如同嬰兒想擁有父母,希望由充足的控制得到安全感,確保父母的陪伴。

安全和控制的錯覺會妨礙親密,一旦把心力用來控制被物化的伴侶形象,就會限制自己親密和愛的能力。


內心的恆久對象


所有人終其一生都要面對艱巨的任務:從嬰兒期視他人為物的狀態,進展到體認他人都是人的狀態。嬰兒自然會把母親視為供應者和撫育者,沒有能力從母親的角度體認到她是一個人,有自己的慾望和恐懼,有自己的人生經驗,以及不可靠的美德和缺陷。孩童常常陷在早年把父母視為非好即壞的階段,沒有跨出重要的一步,接納他們對子女的養育,看見他們已經「夠好」了。


孩童的安全感從一開始就與父母提供的照顧有直接關聯,父母在這個階段完全被視為供應的對象,像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的人。嬰兒對毀滅的基本恐懼會因照顧者關愛的同在(presence)而減輕,嬰兒評估關愛的同在時,基本上是根據撫摸和眼神的品質,以及是否受到安全舒適的照顧。小孩開始學習爬行和走路時,自發的身體分離就成為事實,這時較重要的是眼睛能看見父母,所以剛學爬的小孩會不斷回頭看母親,以確定她仍在場。

經過一段足夠的時間練習分離,並測試父母必定在場後(每個人所需的時間不同),小孩通常就能接受父母有一段時間不在場,這是因為小孩能記得父母一直在場的經驗,就如同母親的形象已經進入孩童的內在自我,藉此提供不間斷的關懷。這個過程被稱為建立「內心的恆久對象」(objectconstancy,或譯為「客體恆常性」)。


恆久對象的狀態被建立後,小孩就逐漸能忍受父母的不在場,這時小孩會利用「轉移性對象」,比如娃娃、泰迪熊或自己最喜歡的毛毯,藉此得到替代性安慰,在與父母分離時得以安心。任何使小孩感到威脅的事件都可能阻礙這個重要的過程,比如焦慮、不可靠的父母、任何原因的家庭破碎、電視上的暴力節目、虐待經驗、照顧者常常不在或意外缺席。在這些情形下,小孩就無法發展穩定的內在形象,內心沒有穩定在場的權威照顧人物。幾年下來,這種人一直是依賴環境的人,會不斷從自己以外的對象(包括人和物)尋求保證和安全感,渴望被人注意,有控制別人的傾向,對伴侶支配和纏黏,孤獨時就缺乏安全感,或是儘可能購買和收集轉移性對象。


「關係花園」會鼓勵人探索、表達、承認這種不安全的嬰兒式渴望,這些缺乏內在穩定對象的人不需要控制伴侶,就能逐漸進步,走出停滯的狀態,經歷發展的各個階段。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運用關係的溝通模式,藉此徹底核對所有意圖、想像和現實狀況。隨著自主性的增加,這些人就能發展出穩定的內在對象。


為什麼害怕親密


向另一個人表現親密與坦誠,有助於人重新認識自己,克服物化的傾向。可是,人通常以為親密會造成自我的喪失,於是盡一切可能阻止這種親密的生長!剛出生時,並沒有所謂的自我,只有具備發展自我潛力的能量核心。最初的分離經驗佔有重要的角色,使人學會如何將彼此物化,於是母親成為供應者和保護者;手足容易成為競爭對手;父親則成為權威人物。這些觀點都把真實的人看成物,無法認識這些人的其他面向。小孩從來不曾問過父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渴望什麼、恐懼什麼。即使小孩問了,父母會怎麼回答呢?大部分父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由此就建立起心牆、角色,以及一生的行為模式。所以大部分人認同自己的心牆,無法碰觸內心的真實自我!


不幸的是,由於長久自我保護的習慣,人多半相信坦露真實的自我只會招致別人的批判、拒絕和拋棄,很難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本質里的魔鬼:我們所受的傷害、憤怒、卑鄙、嫉妒、恨意、邪惡的慾望和可恥的貪念。連父母都無法接納我們內在的這些東西,更何況認為我們既美好又善良的伴侶或朋友呢!現在怎麼可以向他們坦承自己一直在欺騙他們呢?親密和坦誠豈不等於找死嗎!不!不!我們最好還是當更完美的伴侶,努力討好別人,更加壓抑自己可怕的本質。即使這樣做會使我們更沮喪、更加依賴藥物和酒精,或是產生更嚴重的疾病,都沒有關係,至少我們不會被拋棄,我們寧可當慢性病人,也不願意被人拋棄、一無所是!


然而,如果繼續認同我們的心牆,經年累月下來,就會開始感到內心有股翻騰的渴望,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人,想要找出真我。我們開始了解自己不僅僅是自我保護的表象,發現這種認同完全是錯覺,也許因此激發自我的靈性追求,用各式各樣的靈修和奉獻的方法來尋找。可惜這種嘗試常常導致新的自我錯覺,或是更深層的絕望,因為自欺的能力是如此隱微而深遠。


在親密關係中,會有較大的能力探索自己的心牆,加以辨識和承認,然後減弱其影響力,逐步邁向展現自我的道路。如果不再保護自己、朋友和伴侶,堅定地與某個人分享自己的發現,就能找到獨特而有效的方法,以尋獲自我。親密關係是使人能在其中成長的花園!


角色和形象


人從一出生就被期望成為舉止適當的公民,家庭通過無數期望和隱藏的要求,教導小孩如何社會化,小孩因為自己的表現和成就而得到獎勵,卻忽略內在的感受和個人的願望。所以,從早年就學會扮演角色,服從義務和物化的形象。雖然這些角色和形象會帶來一些舒適感和安全感,但日後卻會阻礙親密的發展。


薩特認為人的處境是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卻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後隱藏著更深的本質。


一般說來,追逐成就的小孩會發展出「理想我」的形象,以討好別人(最初是父母,後來是其他人),他們學習當「善良」、「適當」的人,卻不了解自己內在的存有,長大成人時,多半已深深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幾乎完全不認識自己的真實本質。當這些個體進入關係時,通常只會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為彼此做的事,卻無法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和伴侶。由於親密意味著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覺察不足的人,與人親近的能力也很有限。


投射的形象


人通常不了解彼此,而是以投射到彼此身上的形象來建立關係,這種現象很常見,臨床上稱為「投射」和「轉移」,通俗的說法則是「幽靈」(ghosting,亦即重疊的形象)。小孩學習和父母建立關係的方式很像他們與填充玩具建立關係的方式,在角色與期待的投射背後,逐漸了解對方是一個人的事實,這是親密發展過程的一部分。


所以在關係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同伴看成父母、老師或其他權威人物,也可能把同伴視為具有小孩、寵物或泰迪熊的特徵,只有藉由了解和承認這些投射,才能逐漸接近自己的感受,看見更人性化的觀點,欣賞同伴的獨特性。


許多人害怕看見角色和投射背後真正的自己,因為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納,害怕自己一旦坦誠以對,就會面臨被拒絕和拋棄的危險;其實這就是親密的風險。許多人因為害怕承擔這種風險,於是選擇隱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縮,於是關係花園變成遊戲場,上演各種幻想,卻沒有真正的成長。


照顧或關懷


照顧別人和關懷別人是不同的。照顧別人通常會忽略對方的感受,並沒有試圖幫助或梳理他們。一般說來,人較願意照顧別人,將對方嬰兒化,以試圖紓解自己的痛苦或焦慮。照顧者在心坎里其實想得到被照顧者的重視,這種擬似父母照顧小孩的情形,常常是為了處理照顧者心底的焦慮。


真誠關懷別人時,即使會因此感到痛苦,也不會忽視對方的感受或經驗。關懷包含分享對方的感受,不會企圖排除感受。照顧別人時,會低估對方的經驗,貶抑感受的重要,試圖將之擺脫;他們其實不是照顧別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慮。關懷別人是接納自己和別人,照顧別人則是企圖控制別人和別人的經驗。


大部分人都有未解決的童年問題,通常歸因為「內在小孩」,人生的熱情大多與這個小孩的滿足有關:自發的玩樂、受到照顧、被人視為特殊、可以不負責任,甚至亂髮脾氣。任何親密關係都必須包含表達這種熱情的可能性,可是必須在一開始就承認這些是不成熟、不負責任的行為,只能在限定的時間中表現,以減少藉此控制對方的危險。


同在才有共鳴


同在是親密的必要條件,要以親密的方式建立關係,雙方就必須在互動的當下同在。在童年最早期,會發現同在具有控制他人的力量,因而感到滿足,先是控制父母,然後是整個世界。藉由與人同在,就有可能在自我與他人的鴻溝間架起橋樑,提供一種相互給予和接受的方法。可是,人生經驗會使人發現外在世界是不安全的,較極端的情形是肢體暴力或性侵害,較輕微的方式則是父母的不一致表現或不夠體貼。


不論是哪一種情形,大多數人學會退縮而變得不與人同在,這原本是為了保護自己,有時甚至是為了活下去;對無助的小孩來說,不與人同在可能是逃避痛苦的保護機制。但學會不與人同在後,卻可能藉此達到其他目的,例如,不與人同在可以引發自己想要在伴侶身上得到的效果(比如引起對方的關心),於是這種方法就成為操縱、控制的工具。當一個人完全同在時,伴侶的不同在常常引起同在者受傷和失望的感覺。


不與人同在的情形達到極端時,就是分裂的前奏,那時自我會與身體分裂。這種機制對受到攻擊的無助小孩可能是有益的,但對試圖建立親密關係、能夠自我負責的成人,卻是一種障礙。如果當事人對現在的事件沒有準備好用負責、成熟的方式處理(或心裡頑強抗拒),會引發「往事重現」(自發地退化到過去的創傷經驗),而使自己成為往事的受害者。退縮和分裂雖然在幼時是有效的行為,現在卻成為妨礙親密發展的防衛機制。當然了,就像所有已形成的壞習慣一樣,光是知道還不足以讓自己停止這麼做,但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在發生這種情形時,向親密伴侶承認這個過程,以減少用這些機制控制對方的可能。


在分裂的極端形式中,不同在的那一方可能無法立刻承認,這時另一方可以握住對方的手,澄清彼此的情形,以找回彼此的同在。有時甚至需要大聲喊叫才能喚回分裂的人。每一個人終究要為自己的同在負責,從分裂回到同在。關係的發展中,各人要為自己負起責任,並牢記分裂不代表「壞」;雖然每個人要為自己負責,但沒有人是錯的。分裂或不與人同在都是關係花園中的雜草,需要一起處理。


許多人誤以為強烈投入就是同在,當他們充滿能量或極度投入某個人或活動時,就以為自己是同在的。沉迷的狀態是強烈的投入,卻沒有同在;沉迷的人強烈執著於自己對別人的看法,卻沒有真實參與的同在。沉迷的戀人特別執著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而不是與自以為深愛的對方產生親密,他們陷在自以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礙與對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強烈的慾望中感到苦惱,卻誤以為是愛或同在。


同在不一定需要意識的覺察,甚至可能在睡眠中與人同在。睡覺的母親可以整夜與小寶寶同在,小孩只要有一點不安,就足以喚醒母親。關係中的人可以在忙碌時,仍然保持彼此的同在。距離並不重要,彼此親密的人即使是身體的分離或死亡,仍然可以持續感覺到伴侶的同在。有人可能會辯稱這只是良好「內心恆久對象」的跡象,把對方的形象內化到自我裡面,成為持續的記憶。我們相信內心恆久對象的發展要依據雙方高度的同在,在親密關係中,伴侶會通過彼此持續的同在而有共鳴。


空虛和不與人同在


同在表示注意和投入當時的情境,與人同在時,就會呈現出自己。空虛則是放棄自我,空虛時,就沒有真誠對待自己的真實本質。人可以同在而不空虛,或是同在卻空虛,也可以不與人同在而不空虛,或是不與人同在而且空虛。表一描述出這些情形:


藝妓(照顧者)雖然同在,卻是空虛的,他們想討好別人,無法為自己負責。這種情形也可見於「母親症候群」:為人母者放棄自己的興趣,以討好和照顧家庭。重點在於放棄自我以討好周圍的人。藝妓的順從姿態,常常是害怕被拋棄。


戰士就像藝妓(照顧者)一樣,同在卻空虛,他們為了和敵人搏鬥而喪失自我。戰士的姿態是拒絕如實接受情境,為了「更崇高」的政治目的而放棄自我。他們是鬥士,但其攻擊姿態的背後,其實是害怕生氣或破壞的衝動。


歇斯底里既不同在,又是空虛的,這樣的人已失去自我,常有潛在的恐懼,害怕而不願體驗熱情。他們害怕體驗身體中的情慾衝動,藉由讓自己空虛而放棄自我。著迷和成癮則是以其他方法放棄身體的感官,成為麻木的人。這些情形都是既不同在而又空虛的狀態。


成功者是充滿能量的人,這樣的人雖然真實,卻無法與人親密。他們並非真正與人同在,但沒有放棄自己的價值感或道德感。他們全心投入活動,表示內心深處害怕失敗、無法接納自己。許多企業的經理人、執行長即屬於這種類型,他們隱藏真實的自己,但還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價值感。


真實的人是與人同在的,可以與人親密。他們沒有放棄自己或原則,所以能與人有真誠的對話。(這種狀態就如同薩提亞里的一致性溝通狀態)


在關係中,人會傾向尋找某種類型的對象,也就是他們的「縮影」(microdot)。


例如,一個不同在也不空虛的人可能與歇斯底里的人建立關係。各種組合都有可能,從互動的位置中產生各種不同的關係。在此需要注意,親密關係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雙方都同在而不空虛,所有其他組合都會產生控制和隱瞞,而限制了親密。


負責的溝通


負責、尊重的溝通是發展親密的關鍵,我們的溝通模式是關係計劃的基石,也是三十年來工作坊的教學核心,這個過程的要點就是使人變得更同在而較不空虛。許多人在參加工作坊多年之後,回來告訴我們,「溝通模式」是他們學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相信人借著保持好奇心,以關懷的方式運用這個關係模式,就可以完全克服關係中的任何僵局,而一致性溝通則是能夠持續保持親密的重要溝通方式。


重點在於沒有人可以使別人有任何感受,人無法啟動或關閉另一個人的感受,也無法使別人興奮或厭煩、憤怒或快樂。每一個人都是自己開啟和關閉這些感受,使自己興奮、厭煩、憤怒或快樂。事實上,就一個負責的人而言,自己的感受、思緒、態度和經驗都是自己要負責的。雖然一般人不這麼認為,但就自身經驗的某個層面而言,人終究是為自己負責的。可是,我們常常被灌輸一種想法,認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都是別人行為和刺激的產物。其實,感受是個體內在生理現象的表現,是從人裡面產生出來的。雖然可以複製別人的思想,卻是個人內心選擇複製這些思想;每一個人終究要為自己的思想、偏見、態度、感受、反應和慾望負責。語言和文化反覆教導我們這種信念:別人會牽動我們身上的木偶繩線,所謂「正常」的情況就是「我們是別人行為的受害者」。把這些責任放在別人身上,要別人為我們的感受負責,實在是一種惡劣的社會習慣。如果要變得負責和自由,我們就必須處理社會文化灌輸的僵化態度。有趣的是,當人開始為自己負責時,就變得與眾不同了。


在這種負責模式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了解人不可能傷害其他人的感受。人們確實常在言談中「意圖」傷害別人,但他們其實無法達到目的。受傷感覺的生理機制在當事人的身體里,由自己的大腦對別人的話語所產生的知覺和解釋來控制。我們要為自己的知覺和解釋負責,刺傷自己的武器正是這些知覺和解釋,所以毫無理由為受傷的感覺譴責別人,但可以分享受傷的感覺,讓伴侶知道自己內心發生的事。通過分享,有可能不再以受傷的感覺控制伴侶。在這種脆弱的表現中,彼此會更加坦露自己,於是逐漸滋長親密。


沒有責備,沒有對錯


雖然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但不代表可以麻木遲鈍。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感受被責備,沒有人要為別人負責,也沒有人對別人有義務。在這之中有極大的自由:如果兩人一起建立關係,那是出於雙方的自由意志和渴望而作出選擇。當人真的對自己和對方感到好奇,關係就能像盛開的花朵,不需要為任何事內疚或受責備。如果雙方不試圖控制對方,就能對彼此有真誠的興趣,愛和活力得以在其中展現。當人陷入權力、控制和支配,親密與愛的可能性就逐漸消散。


雙方不需要有相同的知覺和解釋,也不需要同意對方。當一方分享不同解釋而產生的感受時,另一方不需要放棄自己的立場,重要的是能尊重彼此的立場,避免貶抑或輕視對方。這種方式有時難免使人因為意見不合而覺得不舒服,但這是需要學習去接受的生活方式。增進接納彼此差異的能力,在生活中保留這種張力,對任何關係都是有益的。


偏見(預先的評斷)和解釋是組成世界的方式,卻會使人無法了解彼此。人所知道的其實只是自己對別人的看法,與人分享難以改變的態度和成見,就坦露了自己,於是開啟了一扇窗,使親密得以滋生。溝通模式的前提就是沒有對錯,只有同意或不同意。當人相信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生氣時,他確實覺得真是如此,但不表示這是對的!只代表彼此有歧見。即使對方同意他的看法,但仍然不代表這種看法是對的,只表示兩人的看法相同。由於所有感受都來自大腦對知覺訊號的解釋,所以重要的是能核對各自的解釋。許多人為了某些想像中的輕視而難受得不說話,對他們所愛的人感到疏離或生氣,都是因為沒有核對自己對事件的解釋!


許多關係因為陷入誰對誰錯的正義戰場而破裂,其實只是不同意彼此,並沒有誰對誰錯。當人修正這種幼稚的行為,學習尊重和接納不同的看法,不需要放棄自己的觀點,彼此就能和諧共處。雙方不需要自我防衛,而是對彼此感到好奇,進一步探索各自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這種方式能使雙方更了解自己和對方,進而強化彼此的親密感。


內疚、羞愧與寬恕


關於內疚(guilt)和羞愧(shame)的觀念,有許多令人誤解之處。一般說來,這兩種感受都被視為負面狀態。我們則將這兩種感受作出非常明確的劃分(內疚會妨礙個人的發展和親密;羞愧則有助於個人成長,並強化親密。)


內疚是良心產生的痛苦內在壓力,當事人認為自己的想法或行為違反某些外在環境加諸人的法律或規定,把自己視為罪人,是需要懲罰的對象。內疚的人自認做了平常不會做的事,希望得到寬恕,所以內疚會否認自我的真實本質,試圖將自我與行為分離開來。所以內疚是一種不願自我負責的立場,內疚時說的話可能是:「我不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相反的,羞愧是認識自我時產生如潮水般的感受,任何寬恕都無法消除這種體認,因為自己的言語行為確實呈現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羞愧時說的話可能會承認「我正是會做這種事的人」。在佛學中,羞愧(「慚」)被視為高度滋養的意識狀態,重要性相當於信心和同理心。羞愧會帶來坦誠和體認,兩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質的關鍵因素。


不應把羞愧和內疚混為一談,也不要誤解成一般人常說的「有害的羞愧」(toxicshame,我們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內疚,會造成非常負面的結果),父母常常分不清楚兩者,所以會生氣地責備小孩說「你真丟臉」(你該羞愧),意思其實是「你做錯了」(你該內疚)。


生理上,內疚會使人覺得自己渺小、無用,身體能量緊繃、受到壓縮。羞愧則會開啟身體的能量,使自我充滿溫暖、開闊的感覺,覺得無處躲藏。由於內疚會關閉與否認自我,所以不利於親密;羞愧包括對自我的認識、向別人真誠地坦露自己,這正是親密的基礎。


假使我和你跳舞時踩到你的腳,我自動說「對不起」以得到你的原諒,好使我不會內疚。其實這是表示我通常不會踩到別人的腳,這次可能只是意外。可是,當我以負責的態度看待這件事,就會承認自己正是會踩到別人的腳的人,因為我才剛發生這種事!體認這一點,我會充滿羞愧(以及尷尬,這是羞愧的特殊形式),知道你無法以原諒的方式使我變成另一種人,我確實是笨手笨腳的人,和我跳舞就要冒著被踩到腳的風險!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就無法要求你的原諒,只能請你了解和接納。這種接納的態度使我更靠近你(和我自己),而內疚的反應只會使我們注意誰對誰錯而拉遠彼此的距離。


一般人會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寬恕,在這種觀點中,我會評斷你做了某件錯事,要你離我遠一點。我寬恕你時,就允許你再度靠近我,這是一種包含階級高低、上下尊卑的觀點,認為其中一人是對的,是犯錯者行為下的受害者。


以更負責的方式來看寬恕時,就會體認沒有人是錯的。我不喜歡你的所作所為時,可能覺得受傷、生氣,然後離開你。寬恕的行為則是讓生氣轉成與你同在,並不是接受你回到我身邊(你可能並沒有離開),而是我回到你身邊。


熟悉不是親密


當彼此知道更多對方的資料時,就會產生熟悉感,好比間諜了解敵人,拳擊手深知對手的特性;在戰爭中,將軍知道敵人會如何行動,戰壕里的軍人非常注意敵軍的一舉一動。長時間同住的人也知道彼此的習慣。所有這些例子中,人與人之間都知道許多彼此的資料,而建立高度的熟悉感,但不必然很親密。親密還需要高度的脆弱性,這是了解彼此感受的途徑。


電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s)描述劉易斯(C.S.Lewis)晚年對親密與愛的探索,就刻畫出從熟悉到親密的過程。有一幕中,劉易斯的妻子喬伊已經知道自己將死於癌症:


喬伊: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劉易斯:我將一點一滴地縮小成一位丈夫。


喬伊:而我將越來越胖,就像一位妻子。我聽得出你的腳步聲,在你離家還很遠時,我就知道是你回來了。我知道走在路上的正是你。


劉易斯:我不曾想過自己會如此快樂,而且是一大把年紀之後。每一天,我回到家,就看到你。


喬伊:從你回家說的第一句話,我就知道你的心情如何,光聽你的聲音就知道了。即使你不說話,從你臉上的線條,我還是看得出來。我看著你坐在書桌前工作,研究你、了解你。


劉易斯:每一天,我回到家,就看到你。我還不習慣這種情形,每一天都令我驚喜,你在家裡!這種純然的快樂令我目瞪口呆,我回來就能看到你,我擁抱你、親吻你,我需要做的只是回來,你就在家裡。你使整個世界都變美了,令我如此感激,為所有普通的居家快樂而感激。


親密的等級


我們不可能和許多人都有相同程度的親密,由於時間有限,只能和少數人分享大量的私事。人在不同關係中會有不同的位置和遠景,有些關係會比其他關係更重要。在家庭中,每個人都在彼此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位置;有些關係比較親密,有些關係的性質本來就不同於其他關係,例如,夫妻間的親密不同於親子間的親近分享,即使父母和各個小孩的親密程度相同,但分享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各人的親密程度會形成許多距離不等的同心圓,最靠近中心的人會與你建立主要關係,你願意分享最多自己的事,也預期能從對方得到最多的回饋。這種關係的發展和維持需要彼此坦率、誠實,你在這份關係中會覺得自己最脆弱,可以探索最深的感受,並激發真我的最多成長。


親密同心圓中第二親近的關係,包括許多不同的人,可能是你的小孩、朋友、家人,各人會把這些對象放在不同的位置,並沒有標準做法。當牽涉到小孩時,我們建議夫妻要堅定地把主要關係放在夫妻彼此身上。如果父母把主要關係放在小孩身上,會使小孩覺得自己要為父母的健康快樂負責,而逐漸滋生內疚和怨恨。此外,這種小孩容易發展出理所當然的感覺,這是不切實際的,有可能使小孩將來無法主動積極地發展自己的情感和職業。


雖然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親密程度的同心圓,但主要關係產生的滋養可以運用到所有其他層次的關係;彼此坦露的過程所建立的共同創造模式,可以使人得到啟發,影響所有層次的關係。對一種關係有益的方式,也對所有關係都有益處。


親密關係:最深刻的關係如何發展?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學人都在這裡


心理FM:我們已經過了耳聽識人的年紀


打卡學習:你那麼傲嬌給誰看?


這個不說髒話不談臟事兒就被認為是裝X的時代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原來你心中的男神長這樣!
謹願世人,溫柔相待
不要去奮鬥, 而是要去熱愛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親密關係》丨親密關係里最重要的,不是我愛你
如何打破親密關係的魔咒?
《親密關係》回顧丨親密的是關係,更是人心
如何應對親密關係中的焦慮?
如何吸引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里,最重要的是什麼?
如何在親密關係里恰當的表達情緒
親密關係中,沒有秘密才是真的親密?
親密關係中,如何準確表達你的訴求?
金火結盟對親密關係的頗深影響
如何擺脫親密關係中的創傷
《親密關係》丨你的溝通方式是什麼樣,你的親密關係就是什麼樣
《情感攻略》你們是真正的親密關係嗎?
親密關係中,如何準確表達你的訴求
親密關係中,如何避免誤讀?
親密關係……
如何保持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中的溝通
兩個人的親密關係,翻版的母嬰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