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羅馬尼亞導演蒙吉的《畢業會考》講了一個中國人無比熟悉的故事:為了順利送女兒出國讀書而耗盡精力的父親,最後牽扯出政治腐敗、道德困境、親子關係、中年危機、職業操守等等話題,塗抹出平凡人生的最大戲劇性。


採訪、撰文|Muyan、顧草草


克里斯蒂安·蒙吉憑藉《畢業會考》拿下最佳導演,可能是上個月戛納最實至名歸的事兒了。

《畢業會考》講述了一對父女,在面對人生種種突發情況時的情感、關係變化。父親計劃女兒Eliza一滿十八歲就出國留學,只要考完畢業會考拿到畢業證,女兒就可以順利留學去了。但在考試前夕,女兒意外被人襲擊,打破了他的計劃。一方面他要爭取讓Eliza正常參加考試,另一方面他在職場上、政治上也面臨窘境,同時因為情婦的暴露,他自己與妻子的婚姻也岌岌可危。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故事聽上去簡單,但蒙吉將之拍得細緻而有張力。從家中的窗戶被砸破起,父親開車送Eliza上學,差點撞死一隻狗,到達醫院後又迅速去尋找被襲擊受傷的女兒。蒙吉從開頭就用充滿寓意的線索將故事串聯起來,用直接的矛盾砸入父親原本平靜的生活,並以警長的介入、情婦的出現,使得情節延展性更大,銜接更緊密,並由此展現出一片中產階級視角的羅馬尼亞社會圖景。

劇本滴水不漏,不像他2007年獲得金棕櫚的作品《四月三周兩天》那樣濃縮精鍊,也不像後來奪得最佳編劇的《山之外》那樣沉靜平穩,本片以生活化的速率串聯起大量對白,以不可勝數的細枝末節累積情感,涉及政治腐敗、道德困境、親子關係、中年危機、職業操守等等話題,塗抹出平凡人生的最大戲劇性。


開放的社會性使得每個角色都立體豐滿,以父女情感互動為主線,使得本片的內核更為柔軟溫情。絕大多數場景都使用極具真實感的自然光,手持鏡頭充滿人文關切。雖然以蒙吉的一貫水準來說,人們會有更高的期待,但確實已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曾被不少影評人認為劍指金棕櫚,場刊也給出了3.0的高分。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B=外灘

CM=克里絲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


B:在您的電影中,做到保持道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CM:我當然不認為。比如,禮貌待人就是某種自我妥協,你需要掌控平衡,控制自己不跨越道德底線。當然,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做出決定,這正是困難所在。我很喜歡影片中那個病人的角色,他在故事結尾去世了。要知道,這是生而為人必須承擔的「重負」,你必須分辨是非,划下道德的界線。


B:而您的電影講述的也是在自己的國家中,曾經的變動留下來的痕迹直到今天,但未來的希望似乎只是離開而已。


CM:說實話,我也不清楚。我自己並沒有在西歐國家生活的經歷,因此影片中所表現的只是一種映射。而僅僅在倫敦和巴黎觀光旅遊,並不能讓人真正理解這一切。只有花費時間去觀察各種關係,才能領會這種社會系統。我認為對於西歐國家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它描繪的是一種行為模式,是人們在社會中求生存的模式。通過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人們懂得,法律針對的是寬泛的境況,而不是具體的事件,某種程度上只是空話而已。面對任何事情,你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都說在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中——雖然我很不喜歡民主這個詞,社會形態尚未塵埃落定,因而在這樣的過渡時期,人們的價值觀並不確定。我們可以想想看,領導一個國家的或許並不是最有能力,而是最會說話的那些人。或許我們可以從社會的角度來審視這部影片,不過我的本意是探究個人層面的選擇,個人為了孩子採取的對策。只有我們採取措施去改變教育系統的某些環節,才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B:今年是羅馬尼亞電影的所謂大年,官方單元中有三部羅馬尼亞電影,當然你們的作品主題不同,風格不同,但也能讓人隱約感受到一些相似的地方。


CM:我們基本上也都是獨自工作,但也不能否認也有互通有無,比如當我寫了一些東西之後,會給一些朋友比如柯內流·波藍波宇(Corneliu Porumboiu)看,當我剪輯完第一個版本之後,也會放給他們看,反過來,他們也會這麼做,但這不是有組織的或者有約定的,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那種交往而已。因為我在羅馬尼亞也會發行一些電影,所以比如當波藍波宇製作了一部電影時,也會希望讓我在國內發行他製作的電影。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所謂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開始時並不是那種內部統一、步伐協調的美學流派,但最終卻也達成了對待電影的某種共同準則。但這麼說,我還是希望我們拍攝、製作不同的電影,而且要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導演在我們之後推出新的作品,這樣他們也可以受益於因為我們的電影而帶來的人們對羅馬尼亞電影的關注。

B:所謂這種共同準則,是什麼呢?


CM:是某種對電影的共同認識,或者說某種電影觀的共享。比如對於其中某些人來說,那就是不使用配樂,使用最簡單的剪輯方式、甚至說不對作品進行剪輯,等等。這些都是某些關於電影的想法,它們在劇本寫作之前都已經被考慮到了。「導演」這個詞說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大部分人都並不知道這其中意味著什麼,比如我從最開始就看著別人拍片,接著自己也從很早時就嘗試拍片,但到了一定的時期,仔細思考一下,就發現電影可以是很有欺騙性的,甚至可以變得極其有欺騙性。


B: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電影是「危險」的。


CM:因此為了減少這樣的欺騙性,你只能給自己定一些規則,一些電影觀的理論,比如我認為長鏡頭可以減少這樣的欺騙性,或者說盡量減少剪輯,甚至不使用剪輯,以免對影像進行操縱。我也認為,使用音樂可以更簡單地調動觀眾的情緒,比如,如果你將一部美國電影中的音樂去掉再重看這部電影,就會發現也就變成了另一部電影,因為之前大部分的情緒都是來自音樂的。那我們是否就應該考慮不使用音樂也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些都是導演需要仔細思考做出來的決定,我必須對自己的電影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設計,攝影機如何運動,如何使其跟隨自己的演員,只用情境創造情緒,而不使用其它附加的方法,等等,比如我從來不會讓攝影機做無用的運動。


B:然而從這一點上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和規則。


CM:是的,我並不認為可以將電影觀普遍化和統一化,而需要每個人找到自己的準則,依照自己的想法和規則來做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比如我也不認為根本不能使用音樂,在某些情況下,當然可以。同時我也嘗試去努力不受影史上重要電影的影響,以免自己對於電影的認識和規則受到別人的影響,電影應該受到生活的影響,或者說生活是電影的規則和源泉。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電影中有一些像是毫無意義的「死亡時刻」,因為生活不會只替你選擇那些重要的時刻,電影也該如此,而不是將這些「空」的時刻都剪去。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B:那麼這部電影對於羅馬尼亞的現狀有一些什麼思考呢?


CM:有些關於自由的東西我們確實發展或者開放地慢了一些,因為在之前五十年的政權體制下,我們沒法一下子做出多大的改變,二十五年只是一個很短的時間而已,必須承認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徹底完成從這麼長艱難時期的過渡。比如之前被廣為宣傳的一些思想,我認為其實還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腦海中,並且這樣的記憶甚至是可以遺傳的,我認為這些東西在現在的羅馬尼亞各個階級中仍有表現,也許與之前的方式不同了,但還是很廣泛存在的。


B:那麼電影是否會「幫助」人們改變某一些思維,或者說促進社會的更新?


CM:我希望電影能夠成為社會的聲音,但我也必須同時承認,電影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必須將每個事件放回它們的情境中去思考,去觀察。電影可以創造很多東西,但是對於社會演進的作用,我並不認為它究竟有多大。


首先,電影就無法深深地植入社會核心之中,因為我們已經徹底失去了像以前那樣對電影的尊重;甚至失去了看電影的習慣。因此只能以個人的角度來看,也許對於某個個人,電影可以改變他的某一個決定,某一個想法,在生命的某一刻。但是我很懷疑可以通過電影來對社會做任何更大的事情。藝術本來也許是有這個功能的,但是具體到電影,我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B:具體到這部電影,您的念頭是怎麼來的?或者說是什麼促使您構思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CM:其實說實話,是在公園的椅子上聽到一些家長談論自己也許才更出生,或者至少非常小的孩子的事。然後之後還有一些生活上的細節,或者我觀察到的,被加入了這個電影中;或者是來自於媒體報道,我一直都有對媒體報道很感興趣,我自己也是從記者開始了自己的職業。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關於腐敗或者教育腐敗的媒體報道。於是這各種因素彙集起來,就寫了這樣一部電影。我從社會中搜集元素,然後某一天把這些東西都串聯起來,我認為,這也是與世界連接的方式。


B:某種程度上說,所有的成年人在電影中都無法掌控自己,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他們的子女,因而這也促成了他們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是一種責任。


CM:現實某種程度上就是如此。而且必須要指出的一點就是,他們,這些父母,也許在現實中是很好的人,他們會很好地對待你,但當他們在幫助你的時候,你就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某一天你也要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他,因為你也是這個「互助」體系內的一員。也許有很多觀眾因為他們的善良和客氣而覺得不必報以批評的視角來看這樣的事,我是不同意的,我認為需要在初高中,學生受教育的地方看這樣的電影,當他們踏入社會之後,現實往往有時候是讓人失望的,你需要時時刻刻思考隱藏在表面現實之後的是什麼。我記得自己在拍前兩部的時候就想,社會中的惡是怎麼運作的,也許很有可能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來運作的。

蒙吉:社會中的惡是如何運作的?也許是通過不那麼壞的人,甚至是好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工團 的精彩文章:

羅伯特·索耶:與萊姆、克拉克、薩根和古爾德的科幻對話
為什麼說這一屆戛納挺有看頭?
德斯普里欽深度訪談:法國學生如今已不那麼 「迷影」 了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社會就是缺少重感情的人,但是這些生肖君們都有
是,社會變了?還是,人變了?
現在的社會,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喝酒有什麼危害嗎?
現在這個社會可都是靠顏值的,那麼還有女生是不愛美的嗎
刺死辱母案:我們這個社會,不應總是對壞人太好,對好人太壞
在這個社會,完全不經營人脈的人,會不會死的很慘?
人,活著好累!社會如此殘酷,人們一個比一個現實,虛偽得讓人看不透,心累又說不出!
在窮人眼裡的社會是什麼樣的?
這個世界已經有很多人和事會讓你失望,而最不應該的,就是自己還令自己失望。請記住,社會很殘酷,你要活得有溫度!
這樣和別人聊天,你是混黑社會的嗎?
弗洛姆:當人不適應社會的時候,真的可能是社會錯了
也許,你正狂熱追求的,並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遷就了別人或社會
這隻貓的髮型,還有眼神,讓人一看就是社會喵
社會治安都是讓這樣的女人搞壞的,她們是否該被譴責
使徒2劇情太燒心!人人都是無間道,只有他是個認認真真的黑社會!
不要怪她們以貌取人,這真的是一個看臉的殘酷社會
這麼好的社會還不滿,肯定是精神病
曾幾何時,我自認性格溫和,學識不錯,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夜店,這樣的好男人,應該挺搶手的。 在社會上混了幾年我才明白,
這隻貓的髮型,還有眼神,讓人一看就是社會喵,感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