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美精準醫療 不是「一回事兒」

中美精準醫療 不是「一回事兒」

中美精準醫療 不是「一回事兒」



OFweek醫療網訊 「精準醫療」持續在全球醫學界、科技界引起震蕩。根據中國「十三五」計劃,其間我國將啟動一項「精準醫療重點科技研發計劃」,旨在把示範中心的成果運用到臨床實踐。

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放射腫瘤中心主任郎錦義教授認為,目前我國醫學界和科學界所做的,與上述目標有較大差距。


2016年5月22日-27日,美國哈佛大學舉辦「全球精準醫療管理」繼續教育項目(Workshop)。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成都、廈門及南京的各領域專家型院長赴美,與哈佛專家面對面進行交流。


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郎錦義教授受邀,參加了此次培訓。他最大的感觸是:「中國的精準醫療太泛了。我們現在做的,是30年前美國就反省、拋棄的套路。」


中國總是在動物身上做「精準醫療」

中美精準醫療 不是「一回事兒」



美國版「精準醫療」的關鍵詞主要有3個,即基因測序、腫瘤、個性化。國情咨文如是說:「我們將我們的遺傳密碼與癌症進行『配型』,並成為切實可行的標準,我們決定藥物的劑量,將如同測量我們的體溫一樣方便--這就是精準醫療給我們帶來的希望。」


郎錦義教授感覺,相對美國,中國「精準醫療」的應用領域和發展路數,不盡如人意。


第一,應用領域泛化。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舉了3個例子,涉及:1. 癌症,列為「重中之重」;2. 罕見病,以歐裔中發病率最高的囊泡纖維化為例;3. 糖尿病,作為常見複雜疾病的例子。


郎錦義教授指出,「精準醫療」建立在分子生物學的突破之上,主要應用於那些有遺傳信息改變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全基因測序問世後,確實解決了很多罕見疾病的治療問題。測序讓醫學界找到了罕見的基因突變靶點,從而研發出相應藥物,並能預測其何時發生效用。以肺癌為例,EGFR、ALK基因的發現,以及針對基因找到治療方法並迅速投入臨床,都是精準醫療的「成果」。


這些都清楚地提醒我們,「精準醫療」並不適用於所有疾病。「中國是全球第二大SCI發表國,但在『精準醫療』領域發表的有影響力的文章,並不多。僅有幾篇發表在SCIENCE等期刊上的重大成果,都是聚焦罕見病、腫瘤等疾病維度。」 郎錦義教授說。


第二,仍在「歧途」。


在美國整個科學研究體制中,「個體化」研究相關工作早就開始了。郎錦義教授解釋:「最初,美國走了很多彎路,把錢花在分子醫學的動物實驗中。30年過去,錢花了不少,並沒有產生革命性的醫學突破。美國人不斷反省,開始轉換思路:從臨床罕見現象出發,一旦發現有特異基因表現,馬上培養細胞、傳代,配套藥物研究,再找到針對該基因的靶藥物,並快速投入臨床。這樣,患者才能真正受益。」

反觀中國,我們還停留在先假設、再做動物實驗的階段。而且,我們沒有堅持自己的東西,總是跟在美國人後面,他們研究什麼,我們也在實驗室跟著干。「美國人理解不了,中國為什麼總在動物身上做『精準醫療』。幸而,2015年年底,國家科技部調整部署,提出要以臨床為主推廣『精準醫療』。這是個好勢頭。」郎錦義教授說。


外科、放療「個體化」進展明顯


作為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放射腫瘤中心主任,郎錦義教授認為,腫瘤外科和放療技術的「個體化」,已經取得諸多進展。


在外科手術領域,腸道腫瘤機器人手術的精準性之高,已經做到納米精度,即10個納米內的腫瘤都能摘除。在成像、導航技術進步的輔助下,腫瘤放療能夠實現精確定位。如通過CT確定腫瘤和周邊組織位置,進行立體三維的近距離精準放射治療。

在採訪當日,郎錦義教授就接診一例病人:患者已在外院做過手術+放療,如今複發。其他醫院說沒有治療意義。結合兩個功能核磁的波譜、彌散,以及PETCT-FDG的代謝值,郎錦義教授發現患者還有治療價值,且有實現途徑。


記者還了解到,海外已經發現,放射性藥物激發熒光成像(REFI)提高靈敏度到2mm,有利於早期診斷;利用熒光顯微鏡實時觀測活細胞中藥物的作用情況,從而篩選出潛在藥物,能加快藥物研發。


四川省腫瘤醫院是一個以臨床為基礎的醫院。這次學習更堅定了郎錦義教授的信念:不做象牙塔里的學校。一切工作應該圍繞著臨床開展,臨床發現問題,所有研究要跟上,儘快讓病人受益。


據悉,醫院下一步計劃開展「分子生物銀行」,就外科手術、放療方面進行多模態研究等。


打破「合作困局」


郎錦義教授參加了20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今年,他有幸且意外地看到,美國副總統拜登就白宮「登月計劃」發表重要講話。


拜登的發言圍繞數據、合作和個體化展開。其中指出:「『登月』計劃將通過4個方法攻克癌症:增加癌症研究的新聯邦投資、加強研究和患者數據共享、促進多學科合作、開展和招募新的臨床試驗。致力於將各種癌症機構組織集結到一起,共享知識、造福患者。」


美國「精準醫療」是戰略性布局下的團隊作戰——這是此次赴美,郎錦義教授的最大感受。


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它與全美幾十家醫院聯合,形成偌大的一個網路。臨床問題可以快速反饋到實驗室,實驗室一旦有了成果,就和幾十家醫院共同分享。


而在中國,醫院只管看病,學校天天悶在實驗室。圍牆把彼此隔斷,成果限於一隅。很多地方還存在錯誤認知,即「精準醫療不難,我們自己也能幹。」如何將大家團結起來、轉化合作,成為中國「精準醫療」發展的一大難題。


針對這一問題,四川省腫瘤醫院計劃與四川省省人民醫院互補,將彼此的強項結合發展,不做重複建設。


「精準醫療不是萬能的。我們現在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關於這個辭彙有太多的解讀和概念。從醫院領導班子到每個專家,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我相信,隨著答案的統一,精準醫療在我國會有進一步發展。」郎錦義教授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Fweek光電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利用多層石墨烯錐形結構增強太赫茲波的納米聚焦研究
3D列印現消費瓶頸 發展緩慢或將衰退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機器人的進化將改變世界
AlphaGo算什麼鳥 帶你去看十大「遠古」級別機器人

TAG:OFweek光電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佝僂病的中醫療法 你不看下
華人醫生談中美醫療真相:美國不是沒壞醫生,是沒有壞土壤
華人醫生談中美醫療真相:美國不是沒有壞醫生,而是沒有壞土壤
小兒鼻炎不可忽視,全面中醫療法不可不知!
《火影忍者》中擁有最強「忍刀」的竟是醫療忍者!這事不服不行
中醫挑戰不孕不育:中醫療法保養卵巢戰勝「卵巢衰竭」 不孕媽咪喜得貴子
哪些病中醫療效比西醫好
赴美生子 這些醫療問題不可不知!
體質弱易感冒,不想吃西藥,看中醫療法
陝附中院 這就是你們的醫療態度
中醫 | 中醫療效不能只停留在經驗上
小兒疝氣謹慎手術,中醫療法安全又有效
辣眼睛!史上最性感醫療,這才是男人心中醫院樣子 這姿勢沒誰了
性功能不全多沒面子,中醫療法得先知!
美國母親照顧患病女兒的一天:我們負擔不起醫療費用
治療鼻炎方法層出不窮,唯獨中醫療效備受青睞!
治療嬰兒濕疹其實不難 中醫療法及食譜都很有效
中醫療效究竟如何?魯迅因一件事恨透中醫,痛罵:騙子!|淘觀點
「吃」走脂肪肝,中醫療法還你一身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