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意想不到的生物:由光敏肌細胞驅動的機器黃貂魚

意想不到的生物:由光敏肌細胞驅動的機器黃貂魚


意想不到的生物:由光敏肌細胞驅動的機器黃貂魚



Kevin Kit Parker想創造一個人類心臟,他的小女兒喜歡波士頓的新英格蘭水館族,父親和女兒的痴迷共同創造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生物:鎳幣大小的人工黃貂魚。在光的指引、老鼠心肌細胞的驅動下,能夠遊動。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綜合生物學家Adam Summers說,結合了工程、細胞生物、遺傳學、生物力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這種「活體」機器人「確實是一項科技傑作」。一些人認為,將細胞和人工材料融合到一種脈動結構中,這種設備能夠讓Parker離創造人類心臟的夢想更進一步。中國杭州浙江大學的神經學工程師Xu Ke di 稱,「你能設想某一天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重新創建人體構造。」


Parker是哈佛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家,5年前,他參觀了水館族,水母深深地吸引了他,從那以後,他開始涉足機器學。這種生物有節奏的跳動讓他想到了心臟的跳動。他的團隊之前已經能讓心肌細胞在硅膠薄片上生長,他想,他也許能合成這些細胞,讓它們像水母一樣有節奏地跳動。


結果就出現了一種「類水母體」,這是一種簡單人工生物,由心肌細胞構成,心肌細胞覆蓋在硅膠片上,硅膠片呈淺杯狀,邊緣鑲了鰭片。鹽糖溶液能夠維持這些細胞的生命,小電流能夠讓細胞收縮,改變硅膠杯的形狀,這樣,這種「水母」排出液體,在槽液中前進。Parker回憶,「對我來說,這只是一次訓練,我正努力創建更好的肌肉泵。」


一次參觀水族館的經歷也啟發了他。當他的女兒觸摸了愛畜水槽里的黃貂魚,黃貂魚突然向身體一側擺動,轉向遊走了。Parker 心想,「也許黃貂魚改變方向與心臟跳動有相似之處。」所以,他決定將生命樹從水母變成黃貂魚,使團隊的「類水母體」更為複雜。

再次多虧了他的女兒,他設想了一種簡單方法,利用光控制這個新機器人。當女兒還是個初學走路的小孩時,Parker將激光指示器的光投向地面,讓她踩著光線走,指引她沿著人行道走。也許通過讓肌細胞收縮,對光作出回應,他的團隊能在人工黃貂魚身上做一些類似的事。


他們轉向了光遺傳學,光遺傳學中,基因遺傳讓細胞具有光敏分子,這些光敏分子引發信號連鎖反應。Parker的團隊在這方面沒有經驗,但是,他之前是一名參與過阿富汗戰爭的中校,後來成為了哈佛大學的教員,他故作勇敢,決定大膽往前走,從軍隊、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其他地方拼湊資金。


Parker讓博士後Sung-Jin Park監督這項工作,Parker自信地預測,這項計劃將形成一篇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的封面。Parker回憶,「我當時認為那很瘋狂...不可能。」


Parker花了四年時間實現了他的預言。Park和其他人通過剖析黃貂魚,開始學習它們的肌肉構造;之後,另一個實驗室的同事們分析了肌肉如何驅動鰭片。這些鰭片同步推動黃貂魚向前運動。為了模擬這種動物的基本骨骼,Park使用了許多柔性機器人構造,最終確定了一種多叉的金色骨骼,夾在兩層硅膠片中。


20萬個心臟細胞賦予了黃貂魚生命,這些心臟細胞來自於生長2天的老鼠胚胎,放置在硅膠的頂部。硅膠由細胞外蛋白質和纖維連接蛋白組成,能夠讓細胞放射狀生長, 類似於真正黃貂魚的肌肉。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師Andrew McCulloch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稱,正確創建這種架構很關鍵,這能讓心臟細胞完成骨骼肌肉的工作。

但是,Parker的團隊沒有完全模仿黃貂魚的肌肉。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大學Frank Fish說,「他們走了一條捷徑。」真正的黃貂魚每個胸鰭內有兩塊肌肉,肌肉在相反的方向拉伸,向上推動鰭片,然後又向下推動鰭片。黃貂魚機器人只有一塊肌肉,往下推動鰭片;金色骨骼彈跳,往上推回鰭片。


有一種病毒傳遞編碼光遺傳分子開關的基因,受這種病毒的感染,當藍色的光照在它們身上時,改良的心臟細胞跳動。但是,將那種效果轉換成連貫的運動,花了幾個月時間;利用光刺激前鰭,讓機器黃貂魚向前運動,僅這就讓Park試了200次。


最終,他創建了100多個機器人,並且證明了他們可以操控水下的障礙訓練。為了操控轉向, Park用兩個光源指引黃貂魚,光源指向每個鰭片。改變光流的頻率,降低或者加速了收縮速率;讓一邊比另一邊跳動得更快,他操控機器人向左或者向右。


黃貂魚每小時僅運動9米,轉向慢,用真正的黃貂魚標準衡量的話,相當可憐了。即使這樣,普林斯頓大學的機械工程師Alexander Smits說,「把它們結合在一起,這是意義非凡的。」Fish用硅膠鰭片幫忙設計了更大的「鰩魚機器人」,電控桿和電纜讓它們擺動,他稱,「就機器人學而言,黃貂魚是向前的大飛躍」,他補充,「我們已經能夠實現生物學和工程學的真正融合了。」


Fish說,然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當營養溶液加熱到大鼠的體溫時,活體肌肉機器人才能運作。讓它們能夠在一個更自然的環境中運行,這將是一個挑戰。

而且,這種方式是否會產生實用機器人,是否會產生讓Park和Parker真正感興趣的東西(生物人工心臟),這是未知的。單是再放置一層肌肉細胞就令人氣餒了,更不用說重新獲得完整複雜的心臟或者完整的動物。馬里蘭貝塞達斯國家心肺血研究院的項目主管Denis Buxton說,黃貂魚機器人「並非真正與心臟里的任何東西特別相關,」尤其因為人們正以一種不自然的方式使用心臟細胞。


但是,對Parker和其他人,那種「不自然的方式」是有益的。「心臟是中空的肌肉,」瑞士蘇黎世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心血管外科醫生Simon Hoerstrup解釋,「你在這條黃貂魚看到的許多特徵,你能在心臟里找到。」



意想不到的生物:由光敏肌細胞驅動的機器黃貂魚


Parker認為團隊的微型黃貂魚機器人既是一項技術,也是一件藝術品。在黃貂魚身上,「每個人都將看到不同的東西」,他說,「我看著它,努力理解心臟,給我7歲的女兒留下印象。」


1號機器人網(www.1hjqr.com)機器人行業最權威媒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號機器人網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外觀設計前瞻——窺視未來
把大腦上傳給計算機?專家揭秘如何實現數字化永生
RoCo機器人可感知你的溫度,為你自動調溫
人工智慧帶來的巨變,也許正好滿足了人類的需求
人工智慧系統Robert能尋找系外行星的生命跡象

TAG:1號機器人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利用老鼠心肌細胞,造刺魟機器人,游起來像真的
從幹細胞到微型心肌細胞
用心肌細胞做一條「人造魚」
骨骼肌細胞也能感應血糖?糖尿病治療又添新方案!
麥康森院士:大菱鮃肌細胞對蛋氨酸丰度的感知與營養代謝反應
Nature:心肌細胞為何不能再生?科學家找到關鍵通路
實驗小站:原代培養系列 小鼠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分離與純化
美國科學家發現可以修復心肌細胞的化學物質 心力衰竭有望被治癒
未止科技:Nature超詳細解析!帶你探索心肌細胞再生的奧秘
血清HMGB2水平與支架植入術後再狹窄的關係HMGB2促進股動脈損傷小鼠新生內膜增生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Cell Rep:發現製造成熟的人心肌細胞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