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史為鑒,看「三觀」的毀與建

以史為鑒,看「三觀」的毀與建

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主講人:關建人(嶺南文化學者)


中華文明史浩瀚五千年,對我們來說,既是悠久的文化傳承,也是豐富的思想寶庫。那些展示民族智慧和個人才華的賢人智者的經典故事,每每使人在生活中遇到複雜難解的問題時,能從中尋求先例或佐證。以史為鑒也能成為智者行為的標杆和思想的捷徑。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到「三觀盡毀」,其實觀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種變數,是因時而變的。我今天要提到的「三觀」是特指,指生命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陳寅恪先生在說到唐史的時候提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意思是說,要打開一個新的社會局面,首先要消除過去舊觀念、舊思想的影響,重塑新觀念。唐代歷289年,經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國勢大增,開元年間達到鼎盛狀態。但隨後的安史之亂是唐朝國力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憲宗即位後,社會局面發生了變化。由於經濟分配不平衡導致的不穩定社會局面,令當時的唐憲宗朝廷有所警覺。憲宗和他的謀臣借鑒了古印度孔雀王朝時期的經驗,阿育王在經過武力統一版圖之後,弘揚佛法重建社會「三觀」,使國民思想得到統一。


公元959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稱帝,國號「宋」。在宋立國之前,民眾飽受戰火之苦,非常希望社會和平穩定發展。而趙匡胤也懂得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不可以治天下的道理。天下初安,為順應民心,趙匡胤從原來的「武得天下」變成「文治天下」,重建了國家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通過「杯酒釋兵權」、「揚文抑武」,把武將的驕橫之氣壓下去,重視文化教育、文人的培養和重用,改變了武夫專權、濫殺的局面。而「誓碑」的確立更是保證「文治天下」得以延續下去,為宋朝319年的統治定下基調。北宋著名思想家張載提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受到北宋朝廷和後世政治家的推崇。


以史為鑒,「三觀」的毀與建,往往是由下而上的漸變。當社會底層百姓、民間感受到社會局面的不好之處,往往會用輿論影響到上層統治階層。通過上層政治層面由上往下的引領,使這種漸變產生良好的效果。這是社會觀念因時而變,是國的政策的積極之變,是值得我們寄予厚望的,能產生社會良效的一種毀與建。上層政治層面的「三觀」毀與建,旨在解困境,破舊局,圖前行,都是為了開創和諧共融的太平盛世。

(本文只代表嘉賓本人觀點,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報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1948年粟裕斗膽向中央建議打哪一仗加速了國民黨崩潰
志願軍老兵憶:一人堅持戰鬥打退美軍1個排 斃敵10餘
解密:後唐庄宗李存勖敗亡只因混「朋友圈」耽誤正事
老知青憶:頂著小雪平整土地 為了禦寒顧不得形象
三星堆祭祀坑發掘30周年:「青銅師」的責任與傳承

TAG:鳳凰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十周年回顧:看看當時的老照片,以史為鑒
以史鑒今,以史鑒己——我只佩服過這三個朝代!
以史為鑒,漫談歷史上的一起著名的醫患關係
以史為鑒?別扯淡了
為何中國的歷史記錄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以史為鑒」真的有用嗎?
以史為鑒丨興於一世 毀於一人:秦朝命運背後的君子小人之辨
以史為鑒: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以史為鑒,閱盡人間興衰事
以史為鑒,可以知進退
以史為鑒│6.袁尚,父親「偏愛」導致的悲劇!
以史為鑒:曾經世界最強大蘇聯軍隊是如何毀滅的
屬辭比事 以史鑒今
以史為據,蒙古帝國為什麼可以輕易的橫掃整個歐洲?
以史為鑒,可正衣冠
解讀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解讀丨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以史為鑒,如果秦始皇和成吉思汗相遇,誰將被征服?
華夏青史浩如煙海,滿目王侯將相,後人以史為鑒卻又慘遭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