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學生吃野生菌死亡、父母重傷,吃菌這幾點一定要記住
近期,有媒體報道,今年高考,雲南曲靖沾益區炎方鄉劉麥地村的杜雙蘭,其大女兒麗麗考取了二本。為了慶祝一下,杜雙蘭上山採摘了生菌回家料理,不料一家3口野生菌中毒,麗麗因搶救無效死亡,杜雙蘭和丈夫重傷。
這個季節,是菌子狂生的季節,美味總讓人垂涎欲滴。然而菌子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能食用的。哪些不能食用?採摘時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10種常見的有毒菌類
如何辨別毒菌?
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艷,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托、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後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毒菌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觀外形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後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野生菌加工烹調注意事項
●只吃自己認識和熟悉的野生菌,不涼拌生吃。
●進食菌子時或食用前後最好不飲酒,有些菌子里的毒素與乙醇會發生化學反應,或促進毒素吸收加重中毒。
●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加工烹調時在沸水中煮上3-5分鐘,撈出再用清水漂洗後炒食,可以減少或避免中毒事故發生。
●不要將多種野生菌混合在一起烹飪,最好每次只炒一種野生菌,也不要將幾種野生菌混在一起吃。
●食用野生菌中毒後,應及時撥打120就醫,來不及就醫時,立即進行「催吐、洗胃、導瀉」處理。
●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搶救時參考。
主編/ 陳旭責編/ 丁力
主辦單位/ 安徽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平台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TAG:搜狐新聞 |
※妊娠糖尿病危害大,甚至胎兒死亡,這兩點一定要做到
※一男子吃死亡帽毒蘑菇死亡,盤點那些最致命生物
※這裡的窮人生孩子,死亡風險很大
※花生這樣吃比砒霜還毒,容易導致肝癌嚴重的會死亡!
※這項產檢可造成胎兒死亡!醫生讓做准媽一定心中有數!
※這裡被死亡籠罩著,艾滋病使很多孩子成為孤兒
※它是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並且非常狡猾,要想防住它,記住這幾點
※母親怕留疤拒絕剖腹產,近一天都生不下孩子,導致孩子不幸死亡!
※每兩人就一人死亡,恐怖「癌症」非常罕見,這幾類人一定要注意!
※瀕臨死亡的狗媽媽帶著孩子艱難求生
※衛生間這5個「患癌推手」,一定要注意!錯誤使用等於慢性死亡
※准媽孕期一定小心被傳染上這病!可能導致胎兒死亡!
※一命換一命,這裡的孩子出生很多伴隨著母親的死亡
※一命換一命,這裡的孩子出生大都伴隨著母親的死亡
※生而為奴,直到死亡,這就是大象的一生
※靠吃鬣狗啃死亡牲畜的生猛部落 我們唯一的食物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
※心酸一幕,母親死亡孩子這一舉動讓人淚目
※它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一原因,一定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