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遊,警惕「經濟艙綜合征」
暑假到來,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帶著孩子出遊。如今,每天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旅客奔波在旅途中。尤其對於那些因為公務需要而經常出差的商界人士來說,旅行早已成為家常便飯。高鐵的便捷,飛機的舒適,使得說走就走的旅行變得輕而易舉。
可是,幾個小時的旅程下來,有的人一下飛機或高鐵,就發現自己的腿腫了起來,有時甚至脹痛難忍。還有一些經常出差的人會在行程開始前,在自己的肚皮下打一針莫名其妙的「肚皮針」,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其實所有這些,都跟經濟艙綜合征這種病有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經濟艙綜合征的那些事兒。
作者:王飛,首都醫科大學胸外科碩士,血管外科博士
什麼是經濟艙綜合征?
經濟艙綜合征是指在長途飛行中或飛行後發生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或(及)血栓脫落到達肺動脈引起的肺栓塞,以及由它們引起的一系列癥狀的總稱。
因為最初發現的病人大多來自乘坐比較狹窄的經濟艙座位的乘客,故而得名。
經濟艙綜合征有什麼表現?
大部分的癥狀在飛機起飛後的24小時內即可出現,主要為靜脈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腫脹、疼痛。
有些旅者在旅行結束後的幾天才感覺到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這種情況多是由下肢血栓脫落至肺部引起肺栓塞而導致的。
怎麼預防經濟艙綜合征?
在長時間的旅行過程中,要適當的在機艙或車廂內走動、活動雙腿,避免久坐,以促進下肢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
旅行中適當的多飲水,避免脫水造成血液濃縮而引起血栓形成。
對於老年乘客,長途旅行中可穿戴加壓長筒襪以促進血液迴流,防止血液瘀滯;有靜脈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口服或注射藥物預防血栓形成。開頭所說的打「肚皮針」的例子,便是在旅行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形成。
說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經濟艙綜合征的本質是靜脈血栓的形成。事實上,頭等艙、商務艙的乘客也會發生靜脈血栓形成,而且隨著高鐵的發展、私家車的普及,長時間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不過,大家萬萬不必因此而提心弔膽。經濟艙綜合征主要發生於本身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乘客,如高齡、肥胖、糖尿病史等,在健康乘客中發生率則很低。
所以,不論選擇哪種方式旅行,只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靜脈血栓的形成,大家盡可以享受旅行帶來的快樂,放心安全的旅行。
題圖來源:123RF.com.cn圖庫





TAG:搜狐新聞 |
※警惕預激綜合征合并房顫
※警惕新形式的「掠奪性」期刊
※工作繁忙的你,要警惕「疲勞綜合征」
※主力資金開始出逃 警惕市場回調風險
※月經失調需警惕 多囊卵巢綜合征
※警惕「秋季乾燥綜合征」,你可能已經中招了!
※非經期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孕期需警惕妊娠中毒症的發生 及時預防
※警惕:習慣性流產的早期癥狀!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5大表現,一定要警惕!
※寶寶春捂要適量,警惕「捂熱綜合征」
※重倉者警惕:防止市場盤中單邊的急跌行情出現!
※稅務局出面打假:警惕假冒稅務機關的郵件
※孕期腹痛需警惕,各階段腹痛癥狀及應急辦法
※快過年了,須警惕假日心臟綜合征!
※警惕胃癌早期四大法寶來防
※警惕戒色厭倦期!
※警惕「出境游保證金」陷阱
※出現這幾種狀況的時候及時去醫院檢查,警惕癌症晚期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