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解脫痛苦的原理

解脫痛苦的原理

解脫痛苦的原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這段經文在印順法師的《般若經講記》中稱曰標宗,即標明一經的宗旨。那麼,這段經文是本經的關鍵所在。


佛法以為解脫痛苦的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現狀之後,去尋求痛苦的根源。人類的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係,但主要還是根源於有情生命的內在。從般若思想去看,人類的痛苦是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造成的,解脫人生的痛苦,自然是對存在要有正確的認識。


《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是告訴我們要用般若智慧去觀照五蘊。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集聚義。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曰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裡相當物質,因為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稱物質曰色。受:是領納義,當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想:是取象義,在我們接觸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象,然後給它安立名稱。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現象。

解脫痛苦的原理


五蘊,是佛家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簡單歸納和說明。它代表著"有"的一切,世間對"有"的一切,不能正確認識,比如在有情生命體上執有實在的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又對我法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著,於是造成了人類的煩惱及痛苦。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是針對我們對"有"的錯誤認識說的。我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當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並非有如我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空,是破除我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普陀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心經》淺說一——什麼是「般若」?
大德開示 什麼是修行?

TAG:南海普陀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怎樣從痛苦的惡緣中解脫出來?
自我解脫,走出心理困境
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錢穆:如何解脫人生之苦痛
如理思維帶來的當下解脫
怎樣能最快讓眾生解脫痛苦?
苦難輪迴不堪,心靈深處探求解脫
看清四種苦易解脫
動人感悟:我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陷入單相思怎麼辦 從單相思的痛苦中解脫
放下即是解脫,想不開註定痛苦!
從鋒菲張三人戀中我們讀懂:離婚不是解脫而是無盡的痛苦與悲傷
佛陀開示解脫痛苦的方式
失戀了怎麼辦會得抑鬱症嗎 教你如何心理治療早點解脫
豆瓣影評:誰的生活不曾經歷過困惑、顛簸和解脫
正視健康問題!這樣解脫口臭之苦
真正的治病,是從內心解脫開始
如何解脫人生八苦?
口臭難聞?這樣解脫口臭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