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肛腸科常見輔助檢查—直腸腔內超聲

肛腸科常見輔助檢查—直腸腔內超聲

>內超聲檢查,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的Wild將小型的超聲探頭插入直腸,試圖探查直腸病變的情況,後經不斷改進,現已製成了棒式直腸腔內探頭,目前一些醫院已將直腸內超聲作為檢查直腸、肛管疾病的一種較常用的方法,直腸內超聲不但可以了解肛管直腸病變的大小,與臨近臟器的關係,而且還可得知是實質性,還是囊性病變等,為肛管、直腸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目前常用的直腸內超聲是棒式單面或雙面的超聲探頭,頻率5.0~7.5MHz,單面式探頭換能器的晶體在棒的前端一側,長8~250px,寬lcm,可以顯示直腸長軸相應切面的組織結構。檢查中用順或逆時鐘方向轉動探頭,而獲得直腸各個方位的切面圖像。雙面超聲探頭前端換能器的晶體呈弧形,可顯示腸管橫切面的圖像,並在棒的近端另有一晶體顯示腸管縱軸的圖像。兩種顯示交替應用,可獲得更大範圍的圖像。


(1)檢查前準備


1)檢查前向患者說明檢查中出現的肛門墜脹不適,以使患者配合。

2)檢查前4小時口服25%硫酸鎂100ml後,2小時內口服5%葡萄糖鹽水或溫開水1000~1500ml,服後約45秒開始排便,一般4~6次就可將糞便排盡。或不用上法準備,而在檢查前灌腸,將乙狀結腸、直腸的糞便排盡後,即可做直腸>檢查。


3)直腸指檢:超聲探頭插入直腸前應作直腸指檢,了解直腸有無狹窄、瘢痕、腫塊、有無出血、觸痛等。


(2)直腸腔內超聲的方法


在棒式探頭上套一乳膠套,用絲線或橡皮筋紮好,經與探頭內孔相通的導管向乳膠套內注入30--50ml生理鹽水使乳膠套內的氣體先排出,然後再抽盡注人的水。使乳膠套的薄膜緊貼於晶體表面。乳膠套外塗超聲耦合劑,準備插入直腸。左側卧位,囑患者放鬆肛門,然後將超聲探頭緩緩插入直腸約lOcm。先使晶體面對恥骨聯合,即前正中線位。探頭頂端可達充盈膀胱的中部,前列腺、精囊或子宮均可顯示。晶體與腸壁直接接觸,隨著超聲探頭手柄的轉動,可探查直腸一周的情況。該法是超聲探頭直接接觸腸壁探查法。另外還有直腸腔內間接探查法,即超聲探頭插入直腸後,再從探頭遠端小孔注入30—50ml生理鹽水充滿乳膠套,使探頭晶體通過水囊顯示直腸壁各層組織結構及病變情況。可獲得更為清晰的圖像。

肛腸科常見輔助檢查—直腸腔內超聲



(3)5個回聲層次


直腸腔內超聲,正常直腸壁可清晰地見到5個回聲層次,由兩條低回聲帶和三條強回聲帶組成,從腔內向腔外依次排列:第一層:強回聲帶,由腔內液體和腸粘膜表層構成的界面回聲;第二層:低回聲帶,是粘膜層的回聲帶;第三層:強回聲帶,是粘膜下層的回聲帶,該回聲帶最明顯;第四層:低回聲帶,為直腸肌的回聲帶,其回聲均勻略寬;第五層;強回聲帶,是直腸漿膜層或外膜層,以及纖維組織的回聲帶,其回聲亮,線較光滑。

肛腸科常見輔助檢查—直腸腔內超聲


(4)肛管直腸疾病的診斷


①直腸癌:可探及腫瘤的大小,侵犯腸壁的深度,有無潰瘍形成,其臨近淋巴結有無腫大,腫瘤是否侵犯到前列腺、陰道等。


②直腸良性腫瘤:如平滑肌瘤,超聲顯示為腸壁肌層內的低回聲結節,其粘膜下層和漿膜層連續完整。


③直腸外腫塊壓迫腸腔:超聲顯示腸壁各層正常,如腫塊侵犯到直腸,超聲才顯示漿膜或外膜層受累等,而粘膜層正常。

④潰瘍性結腸炎:顯示直腸粘膜毛糙,直腸壁增厚,層次清晰度差等。直腸內超聲為辨別骶前間隙的囊腫,畸胎瘤等均有重要作用。


⑤膿腫:對確定是否成膿及膿腫範圍、走向、內口位置有重要意義。


⑥肛瘺:對確定肛瘺位置、走向及確定內口位置等有重要意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醫訊 的精彩文章:

經會陰盆底超聲在臨床的初步應用
現在才知道,菊花茶可不能隨便喝!
胎兒足畸形的超聲檢查方法
產後不下床,血栓把命奪!
懷了多胞胎的孕婦去醫院做B超檢查,怎樣收費?

TAG:掌上醫訊 |

您可能感興趣

超聲檢查可輔助診斷炎症性肌病
胃腸疾病超聲檢查介紹
婦科超聲檢查 為何需要憋尿
腹痛懷疑胃腸道腫瘤咳喲紅超聲內鏡檢查
結腸直腸癌病因及檢查
腎內科常見的那些檢查之「內生肌酐清除率」
肝硬化的輔助檢查
腸鏡檢查需做的腸道準備
胎兒足畸形的超聲檢查方法
產前胎兒超聲檢查科普大全
超聲檢查如何正確診斷肝癌
解讀胎兒頸部透明帶超聲波檢查
胃癌檢查五大常見誤區
做婦科超聲檢查為何一定要憋尿
腸息肉結腸鏡檢查不可替代
肝癌的檢查之肝功能檢查!
兒科大夫檢驗課堂——尿常規及其相關檢查
胃腸道間質瘤如何檢查預防
急性乳腺炎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