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麥積山石窟科學搶救修復6個病害洞窟

麥積山石窟科學搶救修復6個病害洞窟

7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的第128窟,專業技術人員對壁畫地仗層破損處進行添泥加固。今年以來,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對麥積山石窟的第50窟、第90窟、第100窟、第128窟、第155窟、第163窟,共6個洞窟進行科學搶救修復保護,目前修復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受自然、人為等因素影響,麥積山石窟塑像和壁畫存在傾斜、鬆動、裂縫、空鼓、起甲等病害,且部分發展性病害變化劇烈,影響到文物保存,為此麥積山石窟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獲專項資金後,同時啟動了6個洞窟的科學搶救修復。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50公里處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現存窟龕221個。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並於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麥積山石窟科學搶救修復6個病害洞窟


7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的第90窟,專業技術人員對壁畫地仗層破損處進行添泥加固。今年以來,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對麥積山石窟的第50窟、第90窟、第100窟、第128窟、第155窟、第163窟,共6個洞窟進行科學搶救修復保護,目前修復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受自然、人為等因素影響,麥積山石窟塑像和壁畫存在傾斜、鬆動、裂縫、空鼓、起甲等病害,且部分發展性病害變化劇烈,影響到文物保存,為此麥積山石窟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獲專項資金後,同時啟動了6個洞窟的科學搶救修復。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50公里處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現存窟龕221個。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並於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麥積山石窟科學搶救修復6個病害洞窟



7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的第128窟,專業技術人員對壁畫地仗層破損處進行補水滲透。今年以來,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對麥積山石窟的第50窟、第90窟、第100窟、第128窟、第155窟、第163窟,共6個洞窟進行科學搶救修復保護,目前修復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受自然、人為等因素影響,麥積山石窟塑像和壁畫存在傾斜、鬆動、裂縫、空鼓、起甲等病害,且部分發展性病害變化劇烈,影響到文物保存,為此麥積山石窟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獲專項資金後,同時啟動了6個洞窟的科學搶救修復。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50公里處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現存窟龕221個。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並於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麥積山石窟科學搶救修復6個病害洞窟



7月25日,在麥積山石窟的第128窟,專業技術人員對壁畫地仗層破損處進行修復。今年以來,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對麥積山石窟的第50窟、第90窟、第100窟、第128窟、第155窟、第163窟,共6個洞窟進行科學搶救修復保護,目前修復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受自然、人為等因素影響,麥積山石窟塑像和壁畫存在傾斜、鬆動、裂縫、空鼓、起甲等病害,且部分發展性病害變化劇烈,影響到文物保存,為此麥積山石窟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獲專項資金後,同時啟動了6個洞窟的科學搶救修復。麥積山石窟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50公里處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麥垛而得名,現存窟龕221個。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並於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圖片 的精彩文章:

湖南青年舞蹈團在傑拉什文化藝術節上表演《東方舞韻》
小朋友暑期體驗「當醫生」
重慶:將「兩學一做」融入民間故事會
河南南陽打造「中原玉城」
首屆中非藝術節在埃及開羅開幕

TAG:新華網圖片 |

您可能感興趣

地球險被科學家毀滅?科學家作死試驗製造宇宙黑洞
貴州一座礦山挖掉地球6億年歷史 科學家們急了
五位科學家獲2017生命科學突破獎 分子細胞生物學黑科技最受關注
科學家破解大型鑽石形成之謎
黑洞問題困擾了宇宙科學近40年!
醫學大突破:科學家成功利用人造子宮生長小羊!
最科學的癌症科普:4個方面築就防癌抗癌基石健康大壩永不潰口!
巴西科學家計劃用基因改造蚊子消滅病媒蚊
嚇破膽!科學家火山口自拍 突遇岩漿噴發
為探究學生失蹤案真相,科學家怒燒4頭豬
冰封五千年古屍,有神秘紋身,研究的科學家離奇死亡
醫學界重大突破:科學家成功利用人造子宮生長小羊
羅浮山進入中醫科學時間
如何科學地挖牆腳
《中醫兒科學》脾胃病症:食積
貴州深山600年古佛塔嵌入絕壁 成最新科學之謎
科學辨
吸煙機器人助陣科學家探索肺部疾病之謎
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