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氣纏身

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氣纏身

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氣纏身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寒侵襲。人體內寒氣太重,會導致口中無味、胃口差、消化不好。怎麼判斷身體是否有寒氣, 我們如何又該祛除呢?

怎麼判斷體內有沒有寒氣


(1)手腳冰涼、怕風怕冷;


(2)病症以腫脹、疼痛為特徵;


(3)腹痛、腹瀉、分泌物清稀;

(4)口乾渴,面色青白、舌苔白;


(5)背部酸楚不舒;


(6)嘔吐、咳嗽、吐痰、鼻塞、噴嚏;


當然這些只是寒氣的一些表現,每個人體內都或多或少有寒氣,尤其是夏季,特別容易被寒氣入侵:長時間使用空調、冷飲冰水等消暑食品、夜晚著涼等。


你知道寒氣會給人體帶來哪些疾病嗎?常見疾病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風濕免疫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許多疾病,例如慢支、肺氣腫、過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脂肪肝、肩周炎、腫瘤、風濕類風濕等等,大多數都與寒氣有關!

幾個容易受寒的部位


1、頭部


頭為「諸陽之會」,被寒氣多次侵入,容易形成頑固病症。所以保護好頭部使其不受寒氣非常重要。雨天要攜帶雨具,避免被雨水淋濕,如果不可避免淋濕要及時擦乾;空調不能直接對著頭部吹;夏天洗頭後也不能直接用冷風吹乾,可用熱風或自然吹乾。


2、背部


人體背部有膀胱經和督脈循行,也是陽氣旺盛、容易感受寒氣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漸積,引起多種慢性病。在著裝方面,盡量不要露背。

3、口鼻


口是飲食進入的第一關,冰冷的飲料、寒涼的食物都可以通過口把寒氣帶入胃部;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寒氣可以隨呼吸侵入肺部。夏季還是要注意飲食,不要貪涼!在空調房內可以用和風來圍巾/披肩防寒,對口鼻入寒有一定幫助。


4、肚臍


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別是肚臍也是寒氣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間睡覺,不小心腹部受涼,就會引起腹痛、腹瀉。夏季睡覺還是需要著睡衣、蓋薄被,防止寒氣從肚臍進入。

5、毛孔


全身的毛孔張開時,若不注意保護,寒邪會乘虛而入。劇烈活動後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調冷風,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一定要注意大量出汗後的保護。


6、腳底


腳底的湧泉穴也是容易受風寒的地方。在冰冷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鞋襪潮濕後不及時更換、睡覺時腳底正對著空調吹,都可以招致寒氣的入侵。特別是在空調房內穿涼鞋的女性朋友們要注意!


如何去寒


1、耳部按摩


按摩耳朵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而且可以補腎固腎。另外,多梳頭、多搓拍雙臂,亦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的效果。


2、吃薑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3、從腳做起


俗話說:寒從腳起,我們格外要照顧好我們的腳,進行腳部的保暖。陰雨天少穿拖鞋,日常減少穿涼鞋的次數。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15-20分鐘,並對腳底進行適當的按摩,特別是湧泉穴,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寒症,使腳部變得溫暖起來。


4、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5、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觀念,通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貼敷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節疾病、宮寒痛經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夏天真的不能喝冷飲嗎


關於三伏天「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的說法,有些過於絕對。事實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並不存在完全忌諱冷飲的問題,適當吃一些冷飲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注意不要過量。


而且,吃冷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就已經把冬天的冰放到藏冰室里,等第二年夏天再拿出來吃,以便消暑解熱。直到明清時代,北京出現最有名的 「冰鎮酸梅湯」,清代詩人王渙洋曾經寫詩稱讚:「櫻桃已過茶香減,銅碗聲聲喚賣冰」。直到今天,人們依然保留在夏天吃冷飲消暑的習慣。


炎熱的三伏天里適當吃一些新鮮衛生的冷飲,還有助於消暑解熱和增進食慾。


當然,對於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孕婦、經期女性、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牙病、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少吃或不吃冷飲。大量吃冷飲,可能造成頭痛、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可以誘發心梗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康醫生 的精彩文章:

大暑,一年裡最熱的時候來了
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怎麼搭配最營養?餃子怎麼煮才不會破皮?

TAG:聞康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警惕秋天的「燥脾氣」,防秋燥要做好這六點
冬季天氣乾燥寒冷 父母要警惕寶寶上火
【警惕】三伏天不止要防暑,更要注意防濕防寒!
警惕:三伏天這幾種病不趕緊治,又要痛苦一冬天!
二甲雙胍天天用,這種危險需警惕!再忙也要看一眼!
秋老虎時期也要警惕中暑,還要警惕這些疾病
寒冷天氣警惕心梗複發
警惕!天氣熱貪涼容易讓胃很「受傷」
追求頭髮濃密,純天然植物洗髮也要警惕!
患了黴菌性陰道炎竟然都是因為腳氣,一定要警惕了!
警惕!它對你危害那麼大,你卻每天枕著它睡!
警惕!不要碰倒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冬天
警惕!伏天最易被3種疾病纏上!預防就要管住嘴邁開腿
孩子放寒假,更要警惕眼睛受外傷!
天氣忽冷忽熱要警惕!高血壓患者如何安全過冬?
一定要警惕,陽氣少了運氣會變差
一定要警惕,陽氣少了運氣會變差!
嗜睡或是貧血?嗜睡要警惕這些疾病!
警惕這三大奪命疾病竟偽裝成感冒迷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