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泥塑歷史傳統 技藝朔熟 圖為泥塑羅漢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民間藝人用天然的或廉價的材料,能夠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藝品,博得民眾的喜受。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唐代泥塑菩薩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 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中國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陶羊時間約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豬、泥羊頭時間約為7千年前。可以確認是人類早期手工捏制的藝術品。


民間藝人用天然的或廉價的材料,能夠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藝品,博得民眾的喜受。在明清以後,民間彩塑贏得了老百姓的青睞,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人。

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道子學成,惠之不甘落後,毅然焚毀筆硯,奮發專攻塑,終成名家。為當世人稱讚:「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製作,作為商品出售。北宋時東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樂」在七月七日前後出售,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在七夕期間買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著名的產地有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陝西鳳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河南浚縣、淮陽以及北京。


黃陂泥塑的知名度很高,漢陽歸元寺的五百羅漢和木蘭山的神像就是它的傳統代表作。歸元寺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氏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歷史傳統,技藝朔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層沾貼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羅漢滿堂漂,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可見雕塑工藝之高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風雲際會:神奇普陀
慈悲護生也要合理放生
寺院拜佛有次第順序嗎
素食者形象更美氣質更佳
大安法師:修行當避免虛偽心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當藝術遇上科幻……
當藝術遇上手機殼
第二站巴塞爾:當藝術遇上技術
當瓷器遇上一場外科手術
當現代藝術遇上工業風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當美食遇上插畫
當剪紙遇上古詩
當佛像遇上油畫……
當建築遇上園藝,園藝遇上插花
倒霉!當大型裝備遇上泥潭
勛衣草文 當瑜伽遇上茶
當霓虹藝術遇上哲學邏輯
當麻遇上木頭
當瑜珈遇上茶
當園林遇上建築
影像遇上裝置:法國當代藝術登陸中國
當廢棄的塑料瓶遇上藝術家,分分鐘華麗變身藝術品!
當香薰遇上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