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辨證介紹慢性結膜炎

中醫辨證介紹慢性結膜炎

慢性結膜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膜慢性炎症。為眼科常見病,其病因複雜,病情遷延,常雙眼發病,無季節性,視力不受影響。


本病屬中醫學「白澀症」範疇,又名乾澀昏花症,部分病例還可歸於「赤絲虯脈」症。


一、病因病理

1.西醫病因病理


(1)感染性:包括急性結膜炎未愈而轉成慢性者,也可為其他毒力不強的菌類感染而表現為慢性炎症。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鏈球菌、變形桿菌、卡他球菌等。

中醫辨證介紹慢性結膜炎


(2)非感染因素:不良的工作或居住環境,如粉塵、化學煙霧刺激;眼局部長期使用刺激性的藥物,如長期滴用抗生素眼液、抗青光眼藥物、滴眼液中的防腐劑刺激等。


(3)其他因素:此病也可繼發於其他疾病,如倒睫、瞼緣炎、慢性淚囊炎、淚道阻塞、慢性鼻炎、眼乾燥症、瞼板腺分泌旺盛,有的也與屈光不正未得到矯正、睡眠不足、煙酒失度及長期使用眼部化妝品有關。


2.中醫病因病機


(1)暴風客熱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底,餘熱未清,隱伏肺脾之絡所致。


(2)久經風沙塵埃侵襲、煙熏光刺激致肺衛氣鬱不宣,化燥傷津,肺陰不足,目失濡潤。

中醫辨證介紹慢性結膜炎


二、中醫辨證分型


(1)邪熱留戀:常見於暴風客熱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底,微感眼乾澀疼痛,發癢,畏光流淚,少許眼眵,白睛遺留少許赤絲細脈,遲遲不退,瞼內輕度紅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2)肺陰不足:眼乾澀不爽,瞬目頻頻,發癢,不耐久視,瞼內紅赤,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脈,黑睛可有細點星翳,反覆難愈;伴乾咳少痰,咽干便秘,舌紅少津,脈細數。


(3)脾胃濕熱:胞瞼重墜,眼內乾澀隱痛,發癢,眥部常有白色泡沫樣眼眵,瞼內紅赤間夾粟樣小泡,白睛稍有赤脈,病情遷延,可伴口黏或口臭,大便不爽,溲赤而短,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中醫辨證介紹慢性結膜炎



(4)肝腎陰虛:眼內乾澀不爽,雙目頻眨,羞明畏光,不耐久視,或有能近怯遠、能遠怯近、視物昏花等症,瞼內紅赤,白睛隱隱淡紅,黑睛可有細點星翳;可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口乾少津,舌紅少苔,脈細數。


三、預防護理

(1)徹底治療眼部相關疾病,矯正屈光不正等。


(2)注意眼部衛生,起居適度,避免熬夜及過用目力。


(3)少食辛辣之品,以免化熱傷陰。


(4)局部用藥不宜時間過長、種類過多。


(5)避免風沙、煙塵刺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醫放血治療腰扭傷
國醫每天吃這個,只花五元錢,從不生病
中風先兆患者如何進行中醫預防保健?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嚴重會致死 如何預防很重要
創意滑板傢具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過敏性鼻炎中醫辨證治療
慢性胃病的中醫辨證與治療(一):臨床判斷與中醫辨證
中醫治病之辨病辨證辨質擇葯
談急慢性腹瀉的中醫辨證
中醫知識學習總結:哮病中醫辨證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中醫辨證治療
肥胖的中醫辨證治療
甲溝炎的中醫病機及辨證
中醫辨證論治之皮膚護理
寶寶愛健康,中醫「胞脈」說 辨病與辨證結合
中醫辨證施護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研究
單純中醫辨證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及生存分析
慢粒白血病的中醫辨證治療及用藥
毛囊角化病的中醫辨證治療
施今墨診療糖尿病:倡導中西醫結合辨病辨證方法
從八綱辨證看腫瘤的中醫治療
如何調理嚴重陽虛體質——中醫辨證論治
中醫辨證治療偏頭痛如下
中醫辨證論治治療皮膚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