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軍工企業發展太快 俄憂培養潛在對手有意限制

中國軍工企業發展太快 俄憂培養潛在對手有意限制

自蘇聯時代起,中蘇兩國就在航空方面有著諸多的合作,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空軍也是在蘇聯的幫助下組建起來的。後來,由於意識分歧,蘇聯停止向中國輸送飛機。20世紀90年代,中俄兩國恢復了在航空領域的俄合作。


1991年中俄兩國簽署合同,中國空軍購買了24架戰鬥機,其中20架單座的蘇-27K、4架雙座的蘇-27UBK。1992年6月,第一批蘇-27飛抵中國。1995年,中國簽訂第二批蘇-27的合同,同46架。但是,中國空軍並沒有停下腳步:在1996年12月6日的時候,俄羅斯與中國簽署協議,特許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在5年時間裡裝配200架蘇-27SK戰鬥機。



中國軍工企業發展太快 俄憂培養潛在對手有意限制


中國空軍殲-11B機群


1998年第一架由沈飛組裝的蘇-27首飛成功。進入中國空軍服役的新機被命名為殲-11。到了1999年,中國再次向俄羅斯訂購了蘇-27戰鬥機系列——38架蘇-30MKK雙座戰鬥攻擊機。2002年又進行補充。另外,中國將於今年第四季度獲得首批四架蘇-35戰機,訂單內的其餘20架將於明年或者後年交付中國空軍使用。目前已經履行的合同使得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蘇-30戰鬥機達到了450架,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蘇霍伊戰鬥機使用者。同時,這些蘇霍伊戰鬥機成為了亞洲最好的戰鬥機部隊。


2008年,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代表團團長米哈伊爾·扎瓦里稱,俄羅斯就之前向中國供應伊爾-76運輸機以及伊爾-78加油機一事,恢復與中國的談判。2011年年底,中俄簽訂合同,中方採購俄制3架伊爾-76MD運輸機,2012年11月數量增加至10架,然而訂單的總數量未知。伊爾-76MD可用於各種目的的設備和物資空投,其載重量為48噸,最大載重航程達6700公里。目前,中國解放軍空軍已有早期採購的13架伊爾-76MD運輸機。

俄擔憂中國發展太快有意限制


從目前情況來看,兩國合作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在過去十幾年中,中國一直是進口俄式武器裝備最多的國家,基本實現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逐步建立起一支符合國情的軍事力量。俄羅斯更是受益頗多,不僅借出口裝備所賺的經費幫助國內經濟實現復甦,同時軍工企業也由此拿到了持續的訂單和資金,使其順利渡過難關並著手新式武器的研製。


但隨著合作的深入,俄羅斯方面開始對合作前景呈現憂慮態度,對兩國軍事技術合作,有意限制進行。原因是隨著俄羅斯國力的增強,會擔心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有可能會使俄中兩國在未來可能出現衝突處於一種力量上的劣勢。另一個擔心是中國通過對俄制裝備的技術消化,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武器用於出口,在世紀軍火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中形成於俄羅斯軍工競爭的態勢,損害俄羅斯自己的利益,因此它可能會對正在形成的軍備失衡加以修正。



中國軍工企業發展太快 俄憂培養潛在對手有意限制


珠海航展上,蘇-35大秀機動性


同時,中國俄制武器的進口佔俄武器出口總額的比例處於下降趨勢,這說明兩國的軍事技術合作的依賴程度已經下降。中國開始努力避免關乎國家關鍵利益的軍事技術單一進口的依賴局面,積極尋求歐洲軍民兩用的技術,試圖解決困擾自己多年的問題。


然而,中國很多尖端軍用技術暫時還滿足不了我軍的裝備需要,比如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還在大量進口俄羅斯的產品。另一個方面,國際政治環境中存在的美國一家獨霸局面暫時解決不了,這就決定了兩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就不會就此止步,最大的可能就是轉向雙方新的合作模式。


兩國航空合作可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軍工企業發展太快 俄憂培養潛在對手有意限制


李克強總理訪俄


事實上,加強航空領域的合作已成為中俄兩國政府和業界的共識。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俄羅斯願意結合本國的技術與中國的資本和人才優勢,加強中俄在造船、重型直升機及寬體客機製造等高新技術方面的合作。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總裁米哈伊爾·波戈相在第九屆珠海航展上表示,根據俄方的評估,未來10年中國民航業將保持7%的增長速度,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場。未來15至20年,中國市場支線客機的需求將達到700架,俄羅斯計劃佔領一部分中國市場份額。作為中國直升機產業長期的合作夥伴,俄羅斯直升機公司也準備加大開拓中國市場的力度。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中國是俄羅斯直升機公司的傳統用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市場之一,公司將中國市場視為優先發展方向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中俄兩國加快航空技術領域合作的步伐,有利於兩國改善貿易結構,拓展合作領域,擺脫以能源合作為主的單一模式,實現貿易關係的全面升級。中國軍事專家指出,中俄兩國在航空領域有很好的合作經驗。俄羅斯是航天大國,有技術,在飛機氣動布局設計、發動機製造等領域仍具有較明顯優勢,也有非常好的實踐經驗。兩國在航空領域共同探索空間方面,合作的潛力也非常大。在新的時期,中俄航空技術領域的合作面臨新的機遇,雙方應該探討多種合作方式,以實現互利共贏。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媒說華|中國需關注人口變化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影響
手術環境和思維慣性對術中決策的潛在影響
外國防展中國新型外貿護衛艦吸人眼球 已有潛在客戶
深度:我國支援建設非洲國家鐵路,其潛在經濟意義讓人震撼!
發改委:企業減負取得成效 經濟潛在增長能力增強
業務強勁!BMS或將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潛在收購對象
美國智能玩具市場或有變數,美國FBI警告家長需謹慎潛在風險
沒有人員優化機制時,如何盤活企業潛在人力資源?
中國火箭軍密集曝光「大殺器」令潛在敵人不敢妄動
研究人員發現常見心力衰竭藥物新機制的潛在功效
他醞釀新電視服務 蘋果是潛在合作對象
專家:中國軍方艦機訓練震懾潛在勢力使其不敢妄動
俄在「北方四島」有三大戰略考量,潛在影響其軍力投射
它是我國空中打擊力量的王牌 其強大的攻擊能力令潛在對手不安
美國國會代表要求國土安全局分析恐怖分子使用虛擬貨幣的潛在威脅
軍民融合齊頭並進,強大的軍事潛在能力來自民間
中國這項軍備整頓開始,美日等國抱怨自身軍備製造面臨潛在損失,公開聲稱他們很生氣
呼吸訓練:幫助開發潛在動態肺功能
美國設立特別委員會 旨在抵制「俄羅斯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