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千載以來,回元觀和它的銅鐘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柳公權的精美書法藝術珍品亦長埋地下一千多年,如今這沉默的石碑向我們娓娓訴說著一座皇家宮觀的興衰往事。


文/劉康樂


1986年11月西安市和平門外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唐代道觀的碑銘——《大唐回元觀鐘樓銘並序》,題為令狐楚撰、柳公權楷書,唐文宗開成元年(836)立,然歷代金石著作未曾著錄。

此碑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館,保存完好,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對於研究唐代長安道教,也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千載以來,回元觀和它的銅鐘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柳公權的精美書法藝術珍品亦長埋地下一千多年,如今這沉默的石碑向我們娓娓訴說著一座皇家宮觀的興衰往事。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西安市和平門外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唐代道觀的碑銘——《大唐回元觀鐘樓銘並序》

一、安祿山舊宅改建回元觀


據出土的回元觀鐘樓銘所記,唐代回元觀之創建,與叛臣安祿山卻有著某種淵源關係:


「京師萬年縣所置回元觀者,按乎其地,在親仁里之巽;維考乎其時,當在至德元年之正月前。此天寶初玄宗皇帝創開甲第,寵錫燕戎。無何,貪狼睢盱,豶豕唐突,亦既梟戮,將為污瀦。肅宗皇帝若曰:『其人是惡,其地何罪?改作洞宮,謚曰回元。』」


從這段記載可知,回元觀位於親仁坊的東南角(在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本部校園內),原為玄宗皇帝賜給安祿山的一處府第,安史之亂後,安祿山宅邸亦充公,肅宗至德二年(757)正月,敕改此宅為道觀,並賜名為回元觀。觀名取為「回元」,大概是希望重回開元盛世的美好期望罷。


宋宋敏求的《長安志》和元駱天驤所編的《類編長安志》都提到了回元觀曾為安祿山的舊宅,「回元觀在咸寧縣親仁坊,即安祿山舊宅。見津陽門詩。」玄宗朝,胡人安祿山極受恩寵,玄宗為其在親仁坊建造富麗堂皇的新宅。鄭嵎的《津陽門詩》曾對天寶遺事感懷頗深:

「祿山此時侍御側,金雞畫障當罘罳;綉栩衣褓日屓贔,甘言狡計愈嬌痴。詔令上路建甲第,樓通走馬如飛翚。大開內府恣供給,玉缶金筐銀簸箕。異謀潛熾促歸去,臨軒賜帶盈十圍。」


雖然有忠臣諫奏安祿山的逆狀,然而皇帝和貴妃哪裡聽得進去呢?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回元觀之創建與叛臣安祿山有著某種淵源關係(資料圖:圖源網路)

親仁坊比鄰東市和興慶宮,為京城長安的「金盞之地」,名公貴卿多居於此,坊內另有一座著名的道觀,即開元中所建的肅明觀,後改名為咸宜女冠觀,女冠詩人魚玄機就出家於此。


回元觀鐘樓銘中也提到了肅明觀,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敕命將回元觀規劃為皇家園林,太乙天尊像等也將要遷到同坊的肅明觀供奉,然而在搬動神像的那一天,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輦輿既陳,絙紼將引,連牛胸喘而不動。群夫股慄以相視,俄而或紫或黑,非煙非雲,蓬勃牎牖之間,絪縕階砌之上,主者惶恐,即以狀聞。德宗皇帝駭之,遽詔如舊。」天尊顯靈令德宗改建園林的計劃就此作罷,回元觀亦得以倖存下來。


二、郗玄表奏請創建鐘樓


然而此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回元觀似乎就一直處於近乎荒廢的狀態,

「廊廡未立,鼓鍾未鳴,入者不得其門,游者不知其方。」


直到太和初年,道門威儀麟德殿講論大德賜紫郗玄表上奏文宗皇帝,請求崇飾回元觀,內府賜給銅鐘一口,但並沒有款識。太和四年(830)夏,詔女道士侯瓊珍等在內道場大明宮玉晨觀設壇做法事,遂以鎮信、金帛、刀鏡之值並中朝大僚、外舍信士之所施捨,共七十萬錢,於回元觀大殿之前稍東創建鐘樓以懸銅鐘。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鐘不僅在於報時,更重要的是還有禮樂教化的職能和宗教解脫的意義(資料圖:圖源網路)


銅鐘得以懸於回元觀的鐘樓之上,其清揚的鐘聲回蕩在京城的晨昏之中,


「鯨魚一發,坑谷皆滿。初拗然而怒,徐寥然而清。沉伏既揚,散越皆黜。終峰嶪以振動,觀台廓而開爽。」


在中國古代,鐘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的報時功能,更重要的是還具有禮樂教化的職能和宗教解脫的意義,


「聞其聲者,寢斯興,行斯歸;貪淫由是衰息,昏醉以之醒寤。雖三塗六趣之中,亦當湯火滄寒,拲梏解脫。鍾之功德,可思量乎?」


三、回元觀的高道大德


回元觀作為京城長安的皇家道觀,在唐代道教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道大德雲集於此。碑銘之末披露了當時開成元年(836)立碑的七位回元觀道士的姓名,即觀主太清宮供奉趙冬陽;上座韓諒;監齋任太和;前上座王辯超;大德郭嘉真;道士田令真;直歲田令德。觀主、上座、監齋、直歲乃至大德,都是唐代宮觀管理的主要職位。唐代宮觀的主首稱為觀主,與監齋、上座合稱「三綱」,是宮觀事務管理的主要責任者。


《唐律疏議》就明確規定:


「觀有上座、觀主、監齋,寺有上座、寺主、維那,是為三綱。」


上座原是六朝時對寺觀中德高望重者的尊宿的敬稱,唐代成為寺觀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地位僅次於觀主;監齋原為掌管宮觀齋醮儀式的職位,唐代齋醮事務愈加重要,監齋還負有掌管戒律之責,地位日升,地位僅次於觀主和上座,而掌管經濟事務的職位則稱為「直歲」,至於大德之稱,原為對有名望僧道的尊稱,唐代一度成為掌管實權的道官名號,如前述奏請建造回元觀鐘樓的道門威儀郗玄表就有「講論大德」的名號。


太清宮是長安供奉皇室始祖太上老君的皇家宮觀,唐代皇帝常詔令各地道門大德在此焚修,回元觀觀主趙冬陽也曾受命於太清宮供奉,可知他是當時深得重用的道門領袖人物。(編輯:妙眼)

長安道教訪古:帶你看大唐回元觀的藝術珍品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劉康樂,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神隱天社 第二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蠶蠱
《度人經》到底是「洞玄部」經典還是「洞真部」經典?
古代奢侈品——香爐始祖:博山博山爐
沒錯,宋朝以前關公還未成神:從關公信仰之興起,看道教教義如何走向世俗化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回大唐—賈平凹提名藝術家鍾國康掀起古長安又一波熱浪
逍遙飄逸——道教壁畫藝術
聽溪齋夢話:藝術品論:「抱琴看鶴去,枕石待雲歸」 ——感悟劉格林教授的書法藝術
法國藍帶大廚麥彥:舌尖上的藝術品
古老的玉雕藝術源遠流長
藝術無國界!請欣賞澳大利亞藝術家《艾瑪·范的剪紙藝術》
美國華人聯合總會李社潮會長蒞臨山水藝術大道、現代彩墨藝術館參觀
書畫藝術品收藏之道傳統中國繪畫觀
走進安陽天寧寺 領略罕見佛教藝術瑰寶
透過古書畫看中國古代插花藝術
透過古書畫看中國古代插花藝術
一門獨特的藝術:中國古典傢具源遠流長!
三位國畫大師親臨巴黎,和你聊聊:中國當代美術藝術!
必看!外國大師教你怎麼玩轉藝術衍生品!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古代造像
古代藝術家畫的畫,讓老外也能看懂中國神話
藝術珍寶 中國十大名窟
磨礪之美:藝術家陳藝軒在石頭看到的藝術價值
唐卡:來自天國的祥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