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系統的講解王陽明心學的內在邏輯!

系統的講解王陽明心學的內在邏輯!

系統的講解王陽明心學的內在邏輯!



古人講讀書之法要循序致精,心學是一門嚴謹而周密的學問。

一.名詞解釋


1.聖人: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之人慾的人!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

2.良知:明白自身念頭是與非的覺知!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 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凡意念之發, 吾心之良知無有不自知者。其善歟,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 歟,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3.天理:就是良知!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過!


(天理即是良知,知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

4.道:就是良知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過!


(曰:「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還他是,非的還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無有不是處,這良知還是你的明師。」)


5.道心:良知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過!

道心者,良知之謂也!


6.至善:此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人慾!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


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

7.私慾:過與不及的慾望!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


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慾逐一追究搜尋出來!


8.人慾:與私慾是一樣的概念,即是過與不及的慾望!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


先生又曰:「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9.人心:與人慾是一樣的概念,即是過與不及的慾望!


先生在傳習錄中有講!


程於謂人心即人慾,道心即天理,語若分析,而意實得之。


10.格物:把不正的念頭(私慾,人心,人慾)扭正。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11.物:意的著涉便是物。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


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


以上十一個名詞定然要搞的清清楚楚這樣對真正學習心學有莫大的好處。


*重點:良知,道心,道,天理這四個詞在心學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重點:私慾,人慾,人心,這三個詞在心學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二.良知與私慾的關係


上面講過良知,天理,道心,道這四個詞是一個意思。


人心,私慾,人慾,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


(良知,天理,道心,道)與(人心,私慾,人慾)關係是什麼樣的呢?


看下先生是怎麼講的:


*先生曰:「然。心一也。


*未雜於人謂之道心,


*雜以人偽謂之人心,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


*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良知,天理,道心,道)如果失其正就是(人心,私慾,人慾)


*(人心,私慾,人慾)如果得其正就是(良知,天理,道心,道)


*這兩個只是同體,同一個東西。


所以格物就是把(人心,私慾,人慾)扭正為(良知,天理,道心,道)


三.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它們之間的關係!


先生講:


A.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B.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C.格物是誠意的工夫,誠意是格物是主意。


D.格物是致知功夫,致知是格物是主意。


E.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格其心之物也(格物是正心的功夫)


格其意之物也 (格物是誠意的功夫)


格其知之物也 (格物是致知的功夫)


*誠意是格物的主意,格物是誠意的功夫。誠意屬知,格物屬行。誠意的同時便已經格物了,而不是誠意後再去格物。反過來講,格物的同時也已經誠意了,知行合一。


*致知是格物的主意,格物是致知的功夫。致知屬知,格物屬行。致知的同時便已經格物了,而不是致知後再去格物。反過來講,格物的同時也已經致知了,知行合一。


*正心是格物的主意,格物是正心的功夫。正心屬知,格物屬行。正心的同時便已經格物了,而不是正心後再去格物。反過來講,格物的同時也已經正心了,知行合一。


***所以講格物完成了,那麼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就同時完成了並不是格物後面還要做致知,誠意,正心!


四.學心學的目的!


先生在示弟立志說這一篇文章中有講過!


(人苟誠有求為聖人之志,則必思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安在。非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私與?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惟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則我之欲為聖人,亦惟在於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慾耳。)


學習心的目的:成為如聖人那樣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私慾的人


立志:讓我們的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之私慾。


五.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之私慾是什麼樣子?


先生講:


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曰:「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


聖人的心就象明鏡一樣,光明磊落,內心只有正的念頭,沒有不正的念頭。


立志:就是要讓我的心光明磊落,內心只有正的念頭,沒有一個不正的念頭。


*立志乃修身第一等事!!!


六.如何做到心純為良知而無一絲私慾?


先生講:格物是致良知的功夫,致良知是格物的主意!


做功夫要從格物入手!格物同時也就致良知了。


格物:


良知知道不正的念頭(人心,私慾,人慾)然後把不正的念頭扭正為正的念頭(良知,天理,道心,道),便是格物,便是致良知。


所以也可以講我們心學只有三個字:致良知!


扭正了以後,那麼我們的心會更加光明一些,如此日日用功,一定會達到只有正的念頭沒有一個不正的念頭(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學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倒背如流的文言文課文,你還能背出幾篇?
將心比心 推己及人 推人及於萬物
王陽明心學精髓盡在《大學問》
王陽明讀書五要,步入心學大境界!
最後的成功屬於真誠的人!

TAG: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一點實用心理學: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講解一
尚易文化陳泓霖老師講解國學熱——《易經》的視野
直播回放:濟群法師講解脫心理學
39元理療課:康妮-精準練習和核心,系統講解生理學和解剖學
69元理療課:康妮-精準練習和核心,系統講解生理學和解剖學
主題講解:楊鍾健與他的龍
濞郎中講解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與區別
用心學習,夯實基礎——愛維艾夫黎雪玲主任講解不明原因性不孕的治療流程
寺廟的講解·學佛入門必讀
音程的概念講解,以及學習技巧整理!
心肺復甦講解後的想法
李立群講解《王宗岳太極拳論》
尚易文化陳泓霖老師講解《易經》之道的三重境界
劍三編輯器講解——講師:未央
很詳細的和服繪製講解,中文字幕哦
通道形態的講解
牛百葉的治病葯膳方講解
張鳳林道長講解《清靜經》——經文解讀
易烊千璽在丹麥直播,全程認真的講解當地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