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方術」的來歷與內容

「方術」的來歷與內容

「方術」的來歷與內容



「方術」是中國古代用自然的變異現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凶禍福、氣數命運的醫卜星相、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等的總稱。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方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巫術。較早的文獻記載中,《史記·秦始皇本紀》:「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淄人也,姓淳于,名意。少而喜醫方術。」至《後漢書》,始為《方術列傳》,為數十名方士作傳,有「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藝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之類的話語。

「方術」的來歷與內容



方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術科目,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漢書·藝文志》中最早談及了這一內容,將其分為四類,分別命名為「醫經」、「經方」、「房中」和「神仙」,認為它們「皆生生之具」,這前一個「生」是動詞,後一個「生」是名詞,「生生」即延長生命之意。《漢書·藝文志》還將數術之屬分為六類,分別命名為「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和「形法」。之後,方術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辟穀、服食、導引、行氣、房中術、存想、煉丹等為主要內容的系統結構;而且在文化上確立了「別樣」的意義和價值:消解世人對綿長時間和廣闊空間的恐懼,代表世人反抗虛無、對抗命運的積極姿態,彰顯世人對終極問題和彼岸世界的追求和熱衷。可以說,方術是「科學思維的萌芽同宗教、神話之類幻想的一種聯繫」。

「方術」的來歷與內容


「方術士」、「方士」、「術士」各自是指什麼?他們與「巫師」有何關係?


方術士、方士、術士,很多人常常認為他們是一樣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方術士一詞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未記載其具體職能;方士的職能是以醫經、經方、房中和神仙為己任,負責治病救人,乃至讓人長生成仙;術士則以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及形法為己任,負責預測吉凶禍福,並提供化解之道。由此可見,三者是不同的,卻又同出一宗——古代巫師。


漫漫歷史長河中,方士、術士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戰國,方士及巫覡,專事服食與祭祀,他們只有術而沒有理論,與諸子百家相比較,黯然失色。秦漢時期,方士多是皇帝求長生的一種工具。及至唐代,方士的各種方術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方士重視外服丹藥,內鍊形神,逐漸形成了內丹修鍊術。總體來看,方士是游離於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或潛心修鍊或荒誕怪迂的一類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中醫告訴您:強身健體先養氣
道德經第三章 清心寡欲
道德經第二章 對立統一
葯補食補 四季分明更顯效
莊子三棵樹,一樹一逍遙

TAG:道行天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滿洲大醬的來歷和製作方法
袁大頭的來歷和鑒定方法
太妃糖的來歷以及製作方法
成語「言猶在耳」的來歷
魏碑的來歷、分類與學習方案
雙「囍」的來歷
火影中超強瞳術「輪迴眼」的來歷!
大清朝是如何貼對聯的,以及「倒」福的來歷
此和尚對順治「妖言惑眾」被打板子!後來歷史卻驗證了和尚的說法
馬伊琍解釋舊衣服的來歷,更像是她和文章的愛情
中國特有的騎兵破甲武器:追溯鞭與鐧的來歷
瓷器上的幾何紋飾的來歷
中元節的來歷和習俗
為你講解《古錢幣》的來歷與鑒定方法
寒食節的來歷和飲食習俗
考拉的來歷及名字的由來
金石的的故事:「玉吅」的來歷
動漫「番劇」的來歷
追溯翡翠如意的來歷,在古代竟然是用來撓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