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黛玉——他人屋檐下的成長

黛玉——他人屋檐下的成長

作者 後海的歌 原發於紅樓夢學刊微信訂閱號

黛玉——他人屋檐下的成長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糾結很久終不知怎樣開篇才不算俗了黛玉。她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上的絳珠仙草,因受赤霞宮神瑛侍者露水灌溉而得身心滋潤,後幻化為絳珠仙子,與神瑛侍者萌生感恩並愛慕之情,最終決定下世投胎用畢生之眼淚報答償還。從仙草到仙子,再從仙子到黛玉,這三世三境的轉換亘古著永恆的愛情故事,也純潔著世人心慧。


塵世間的凡胎對黛玉是殘酷的。她出生在姑蘇揚州,父親林如海是探花,官職為鹽政。雖是官宦之家,卻家勢漸凋人丁不旺,只有一個小一歲的弟弟,在自己四歲時夭折,六歲時母親病重去世。期間黛玉「侍湯奉葯,守喪盡哀」,並因哀痛過傷觸犯了舊疾。外祖母因挂念黛玉,遂派人接入賈府親自照料。試想,如若母親弟弟都太平健康,黛玉怎能不會似元春一樣是「孝、德、才、賢」皆聚的女兒與長姊?可是沒有,她最終孤苦一人來到了那「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


初到榮國府她是痛苦而糾結的,也許她心中也有些許對外祖母親情的期盼,但更多的是怯懦。她心中念念故母對賈府的形容,小心翼翼,「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賈母問她讀什麼書,她答「剛念了《四書》」又問姐妹讀什麼書,賈母答:「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她便多了心,再到寶玉問她讀什麼書時,她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在榮禧堂王夫人往東邊讓座時,她「料定這是賈政之位」,便向那搭著半舊彈墨椅袱的椅子上坐了。又在晚飯畢丫鬟端上茶盤時,「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後見丫鬟端上漱盂,方知那茶是用來漱口,險些成為食廁棗的王敦被人恥笑。那時候她還是個七八歲的孩子,如此小心翼翼心思縝密,滿心滿眼都是寄人籬下的悲涼和無奈。

日復一日,黛玉似乎不曾真正快樂,她因寄人籬下而敏感多疑。身像無根浮萍漂浮汪洋之海,孤苦無依。唯一可以慰藉的是外祖母的疼愛和寶玉的深情。外祖母年事已高,唯有寶玉的愛戀是這苦難中的救命稻草。黛玉深知這一點,奈何又有寶釵的「金玉良緣」,她恐懼又無奈,因此她「作」。她不是有意為難寶玉,她一「作」再「作」是為了「心證意證,一證再證」。正如寶玉所說,她因「不放心」才弄得一身的病。她的「作」讓廣受詬病,被人誤解為「小心眼,行動愛惱人」。可是,通部書里我們只見他人背地裡編派黛玉,哪裡見過黛玉背後論人長短?襲人可謂「賢」,卻背地裡與湘雲議論黛玉懶惰「舊年裡只做了個香袋,今年還沒見拿針線」,黛玉卻實心實意地稱襲人「嫂子」,又因寶玉奶母辱罵襲人而替襲人不公,道:「那襲人也罷了,你媽媽再要認真排場他,可見老背晦了」。又有晴雯因煩了寶釵而遷怒他人不給黛玉開門,黛玉也只是哀嘆自己寄人籬下傷心而去,不曾記恨丫鬟。

黛玉——他人屋檐下的成長



她的「刻薄」因「不放心」而起,而寶釵的安分守時寬容豁達又給了她巨大的壓力。遊戲中她的花讖是「風露清愁」的芙蓉,她骨子裡是清高無塵的,而這種孤苦無依的無助感又賦予她些許傲氣和自負。當周瑞家的將最後兩隻紗制頭花送來時,她先看一眼問「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得到答案後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她的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這種「不放心」又由對寶玉的試探延展到對賈府上下的試探。以至於賈妃省親,她「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終不得所願,與寶釵齊平。後賈妃賞賜獨寶釵與寶玉相同,黛玉次一等,怎讓她不傷心。真正是「智慧生魔多象,魔生智慧方深。智慧寂滅萬緣根,不解智魔作甚」。


然而,仙草雖寄人籬下,時光也使其生長。寶釵十五歲生日時,與寶玉講戲文之美,黛玉醋到:「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倒《妝瘋》了。」後黛玉葬花歸去途中,因偶然聽見梨香苑飄來的幽幽戲文「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便認同了寶釵。脂批「非不及釵,系不曾於雜學上用意也」。而「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一回中,黛玉情急中無意將戲文中詞句說出,被寶釵細心聽去,背地裡偷偷叫去黛玉勸誡,黛玉紅了臉,心悅誠服。如我之愚,在讀到寶釵的教導時都要忍不住反問「你若是沒讀過你如何知道」,可是黛玉沒有,她真心實意的接受,並放下自尊,對寶釵吐露心聲: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象你前日的話教導我。怨不得雲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


至此,孟光接了梁鴻案。黛玉十五歲,距那年寶釵生日諷刺寶玉僅三年而已。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後,黛玉不再因多心寶釵而「證」寶玉。寶釵的堂妹寶琴進大觀園,賈母愛之勝過黛玉,黛玉非但沒有醋,反而將寶琴視作同胞姐妹,喚姨媽為母寶釵為姊。再後,王熙鳳同王善保家深夜查抄大觀園。因鳳姐之「能」,故繞過了「親戚」寶釵居住的蘅蕪苑而直接到了黛玉的瀟湘館。寶釵是親戚黛玉就不是親戚嗎?更何況黛玉之羸弱「一年只好睡十夜」。黛玉有足夠的理由氣惱,哭泣,悲傷。可是,並無。即便在王善保家搜出寶玉的東西而洋洋自得的時候,紫鵑也只是笑而釋之。次日,寶釵搬出大觀園再沒回來。


我們無幸看到黛玉最終淚盡而逝的結局。她留在大觀園的絕唱是在賈府最後的月圓之夜與湘雲二人於凹晶館:冷月葬詩魂。


一語成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學刊 的精彩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解析

TAG:紅樓夢學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苑玉先 伴我成長的燈
實拍:鏡頭下女孩成為女人,之間成長的友誼!
和孩子一起成長
好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家庭是成長之源
人像攝影師的自我成長之路
家有兒女初長成,攝影師鏡頭下女孩變女人的成長曆程
雙熊成長記:熊孩子、熊童子的相伴成長!
寶寶成長七: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元素
你不成長,沒人替你成長
滿分家長養成記——別替孩子成長,請陪他一同成長
五寶媽的成長故事——男人的成長第一課
家有兒女初長成,攝影師鏡頭下自家女孩變成女人的成長曆程
建築師的成長之路,不是傻小子君臨天下,就是小姑娘晉陞女王
扒一扒鳴人的成長史 到底是由誰撫養長大的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他的老去與我的成長
孩子成為我圓夢的階梯——記我和兒子共成長
這幾種家長將「毀」了孩子的成長
童書是孩子成長的好老師